论新时期大学生利他行为
发布时间:2017-03-20 16:11
本文关键词:论新时期大学生利他行为,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随着和谐社会建设的深入发展,新时期在和谐社会的视野下大学生利他行为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一方面我国大学生利他行为的主要表现:助人为乐行为,见义勇为行为,参与爱心活动行为,志愿服务行为,网络利他行为;另一方面大学生利他行为也出现了新问题:大学生好心帮人反被骗,被助者戒备心理增强,出现助人要补偿的问题,出现见义勇为到底值不值的争论,道德量化的捆绑。本文就目前大学生利他行为所表现出来的现状出发,论述了如下主要内容:第一部分描述了研究利他行为的背景,对国内外利他行为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探讨了本课题研究的意义、思路和方法;第二部分是从利他主义的研究理论出发介绍了西方各种利他理论和理论之间的论争;第三部分以大学生利他行为弱化为现实背景,对我国大学生利他行为的状况展开探讨;第四部分运用利他理论分析了社会实践中家庭、学校、社会之间的影响因素,提出培养大学生利他行为、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措施;最后得出的结论是,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构建和谐社会离不开利他行为,利他之心最终有助于大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和谐社会 大学生 利他行为
【学位授予单位】:武汉纺织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641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1 绪论8-19
- 1.1 选题背景8-9
- 1.2 研究意义9-10
- 1.3 文献综述10-17
- 1.3.1 国外研究现状10-13
- 1.3.2 国内研究现状13-16
- 1.3.3 对研究现状的简评16-17
- 1.4 本课题研究的思路和研究方法17-19
- 1.4.1 研究思路17
- 1.4.2 研究方法17-19
- 2 理论基础:利他主义与利他行为19-27
- 2.1 利他主义理论的多学科研究和现实意义19-22
- 2.1.1 利他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19-20
- 2.1.2 利他主义理论的多学科研究20-22
- 2.1.3 利他主义理论的现实意义22
- 2.2 利他行为的多层次分析22-25
- 2.2.1 利他行为的含义22-23
- 2.2.2 利他行为的表现形式23-24
- 2.2.3 利他行为产生的原因24-25
- 2.3 大学生利他行为的概述25-27
- 2.3.1 大学生利他行为的特点25
- 2.3.2 大学生利他行为产生的原因25-26
- 2.3.3 大学生利他行为的表现26-27
- 3 我国大学生利他行为的现状与成因分析27-36
- 3.1 我国大学生利他行为的现状27-29
- 3.1.1 助人为乐行为27
- 3.1.2 见义勇为行为27-28
- 3.1.3 参与爱心活动行为28
- 3.1.4 志愿服务行为28
- 3.1.5 网络利他行为28-29
- 3.2 我国大学生利他行为出现的新问题29-31
- 3.2.1 大学生好心帮人反被骗29
- 3.2.2 被助者戒备心理增强29-30
- 3.2.3 出现助人要补偿的问题30
- 3.2.4 出现见义勇为到底值不值的争论30
- 3.2.5 道德量化30-31
- 3.3 我国大学生利他行为弱化的原因分析31-36
- 3.3.1 个人价值观的偏离是当代大学生利他行为弱化的深层原因31-32
- 3.3.2 社会焦虑突增是当代大学生利他行为弱化的社会原因32
- 3.3.3 中国人独有“施报观”是当代青年利他行为弱化的文化原因32-33
- 3.3.4 不良社会风气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负面影响是当代大学生利他行为弱化的间接原因33
- 3.3.5 社会教育功能的退化是当代大学生利他行为弱化的直接原因33-36
- 4 培养大学生利他行为,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措施36-41
- 4.1 大学生利他行为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有效途径36-37
- 4.1.1 大学生利他行为有利于优化和谐校园里的人文氛围36
- 4.1.2 大学生利他行为有利于强化和谐社会中的自我认知36
- 4.1.3 大学生利他行为有利于增强和谐社会中的人际交往36-37
- 4.2 培养大学生利他行为的学校因素37-38
- 4.2.1 引导大学生利他行为的产生37
- 4.2.2 加强大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37-38
- 4.2.3 增加大学生的责任感教育38
- 4.3 培养大学生利他行为的家庭因素38-39
- 4.3.1 以身作则树立标杆38-39
- 4.3.2 注重大学生利他行为的训练指导39
- 4.3.3 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39
- 4.4 培养大学生利他行为的社会因素39-41
- 4.4.1 加强榜样的示范作用39-40
- 4.4.2 建立公正的激励和惩罚机制40
- 4.4.3 增强大学生在社会中的主体性意识40-41
- 5 结语41-42
- 参考文献42-45
- 附录45-46
- 致谢4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何章艳;;移情的影响因素及其测量概述[J];大众科技;2011年03期
2 叶航,汪丁丁,罗卫东;作为内生偏好的利他行为及其经济学意义[J];经济研究;2005年08期
本文关键词:论新时期大学生利他行为,,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5807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hifanjiaoyulunwen/2580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