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高校荣誉教育项目的缘起、现状与借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文显;;美国的社区学院[J];职业技术教育;2001年04期
2 邹文;;美国高等教育迅速发展的社会文化背景[J];世界教育信息;2002年11期
3 李鸿江;;借鉴,吸收,创新,致用──对美国高等教育发展与现状的几点思考[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6年05期
4 高迎爽;王者鹤;;美国大学学分制发展成因探析[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7年03期
5 柴晋芳;;美国高校兼职教师的聘用及其对我们的启示[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6 肖绍聪;;美国高等教育认证政策的发展[J];大学教育科学;2008年04期
7 杨倩;;美国高等教育的捐赠及其启示[J];纺织教育;2009年03期
8 陈京;;试论美国高等教育制度变革及其影响因素[J];江苏高教;2009年05期
9 徐伟;郭素芳;李建楠;;普通高等学校考试管理革新的思考——借鉴美国高等教育考试管理制度[J];中国电力教育;2011年02期
10 杨丽君;;美国大学教师聘任制改革及对我国的启示[J];江苏高教;201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尹超;;美国高等教育行政干预模式对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启示[A];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提高政府执行力”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吉林政报》2009·理论专刊)[C];2009年
2 李真真;;美国高等教育资助制度对我国的启示[A];2010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吴卓平;谢清;;俄罗斯与美国高等教育凭证制度比较分析[A];2010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牛道生;;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8)——外国高等教育史研究[C];2009年
5 单中惠;;美国高等教育发展初探[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8)——外国高等教育史研究[C];2009年
6 杜晓利;;美国高等教育布局的特点与启示[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08年
7 刘法虎;;美国两大高校分类研究的经验与借鉴[A];2009年首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8 林杰;;杰斐逊与美国高等教育现代化[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8)——外国高等教育史研究[C];2009年
9 陈学飞;;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宏观考察[A];第三届中国科学家教育家企业家论坛论文集[C];2004年
10 宋春燕;;美国政府赠地学院的发展历程[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0)——外国教师教育史、职业与成人教育史研究[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厦门大学高教所 李斌琴 廖仲毛;美国高等教育特点及启示[N];中国服饰报;2005年
2 戴正宗 编译;高成本让美国高等教育失去竞争优势[N];中国财经报;2011年
3 薛涌;美国高等教育的现实人生[N];中国会计报;2011年
4 李开复;透视美国高等教育(一)[N];科技日报;2004年
5 李开复;透视美国高等教育(二)[N];科技日报;2004年
6 ;透视美国高等教育(四)[N];科技日报;2004年
7 李开复;透视美国高等教育(三)[N];科技日报;2004年
8 ;百家争鸣 百花齐放[N];国际商报;2007年
9 薛涌;哈佛“富贵病”挑战美国高等教育[N];东方早报;2008年
10 弗兰克·罗兹;一位大学校长眼中的美国高等教育[N];中国教育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永东;美国高等教育认证认可与许可系统的演化机制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2 王保星;南北战争至20世纪初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与变革[D];北京师范大学;1998年
3 杨红霞;营利性高等学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刘宝岐;耶鲁大学人文教育研究[D];河北大学;2010年
5 蔡国春;美国院校研究的性质与功能及其借鉴[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6 徐丹;克拉克·克尔的高等教育实践与思想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7 齐泽旭;新制度经济学视野下美国高等学校教师管理制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8 杨少琳;法国学位制度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9 任钢建;美国社区学院升学与就业双重功能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10 魏小琳;我国高等教育多样化发展的价值和路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银霞;美国社区学院兼职教师队伍发展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7年
2 孔令帅;当前美国研究型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3 苏曼虹;美国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4 罗莉莉;美国高等教育“成人化”现象研究[D];河南大学;2008年
5 王锐英;教育公平理论及其在战后美国高等教育领域的实践[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6 王红艳;美国私立大学筹资模式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7 谢丽梅;殖民地时期美国的高等教育(1636—1769)[D];内蒙古大学;2005年
8 王芳;美国州立大学社会服务功能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8年
9 包敏丹;战后美国高等教育经费来源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10 李艳;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改革探析[D];西南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5820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hifanjiaoyulunwen/25820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