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日公立研究型大学校长遴选制度差异性分析
【图文】:
各个组成单位选出的代表组成,又被称为“单一遴选委员会”;3,同时成立两个委员会,其中一个为寻找委员会,负责找人;另一个为鉴定委员会,负责选人;4,校董会中的委员再加上教授、学生和其他代表组成的咨询委员会来协助遴选工作。『3〕图3.9是遴选委员会的四种组成形式。以上四种形式,以第二种“单一遴选委员会”的形式最为普遍,这种遴选委员会由校董、教授、学生、校友、职员、社区代表等组成。担任遴选委员会的成员通常要具有四个条件:第一,遴选委员要对学校各种计划和问题有深刻的了解。第二,,遴选委员对学校各种事物有广泛的经验。第三,遴选委员有一种谨慎的态度与平衡的判断力。第四,遴选委员要有尊重、认知、容纳他人意见的能力。【引[1」月可听.从哈佛到斯坦福—美国著名大学今昔纵横谈〔M习.北京:东方出版社,1999:97.仁2〕陈伟,吕杰,姜靓伟.英美两国大学校长职能与选聘方式比较已J〕.外国教育研究,2009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G647.1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沈红;研究型大学的基本要素及其体制和组织满足[J];教育研究;2003年01期
2 黄秀兰,闫红;论研究型大学与高科技时代的人才培养[J];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3 朱军文,马晓娜,潘艺林,何仁龙;论本科教育在我国研究型大学建设中的战略地位[J];化工高等教育;2003年04期
4 陈德敏;现代工程师:研究型大学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5年01期
5 许迈进,杜利平;美国研究型大学的学科发展战略及其启示[J];中国高教研究;2005年04期
6 王芳;;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又好又快地建设特色型研究型大学[J];北京教育(高教版);2009年01期
7 张薇;;研究型大学本科人才培养体系浅析[J];网络财富;2009年04期
8 ;面向未来 发扬优势 把同济大学办成一流的研究型大学——吴启迪校长在校长换届和任命大会上的讲话(摘要)[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01期
9 沈红华;中国研究型大学形象探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0年06期
10 潘永华;我国研究型大学战略发展的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01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娄成武;;研究型大学管理模式研究[A];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获奖成果汇编[2005-2006年度][C];2008年
2 姚玲;周星;许爱伟;;试述研究型大学与培养高层次来华留学生[A];北京高校来华留学生教育研究[C];2008年
3 雷玉双;;研究型大学图书馆的建设[A];“高教强省”探索与实践——高教科研2008[C];2009年
4 岳利民;;研究型大学生理学教学的初步探索——细胞生物电活动教学片断实录[A];中国生理学会第九届全国生理学教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5 朱胜军;;论研究型大学核心竞争力[A];北京高校政经、社建教学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潘黎;刘元芳;;研究型大学在创新型国家中的角色定位[A];首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研讨会2005年论文集(上)[C];2005年
7 刘福江;吴信才;郑贵洲;郭际元;;“研究型学习”模式在研究型大学GIS专业人才教育中的探索——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为例[A];中国地理信息系统协会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一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段远源;冯婉玲;;研究型大学教材建设相关问题思考[A];探索的脚步——“十一五”北京高等教育教材建设论文集[C];2010年
9 何勇;裴晶莹;罗圣国;熊楚强;;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教学督导工作信息化管理初探[A];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努力增强高校创新与服务能力——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10 刘向兵;梁敬芝;;本科教育质量与研究型大学核心竞争力的培育[A];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努力增强高校创新与服务能力——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陈敬农 通讯员 赵如江;研究型大学知识经济的发动机[N];科技日报;2000年
2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 朱清时;在研究型大学创建一流学科[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2年
3 赵秀红 翟帆;评估研究型大学还要看产学研结合[N];中国教育报;2007年
4 记者 宋晓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校长施建军:研究型大学应承担起构建国家创新体系的使命[N];光明日报;2009年
5 徐维彬;建立符合研究型大学特点的评估制度[N];中国教育报;2007年
6 记者 刘纯友;我省4亿元资金支持科大[N];安徽日报;2009年
7 ;中国科大探索一流研究型大学办学新模式[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3年
8 南京大学党委书记 洪银兴;研究型大学要发挥建设作用[N];江苏经济报;2007年
9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党委书记 郭传杰;研究型大学要充分发挥文化引领功能[N];中国教育报;2008年
10 本报记者李凝实习生李萌;研究型大学的核心是创新[N];科技日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正;中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质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2 程妍;跨学科研究与研究型大学建设[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3 殷朝晖;论国家科研体制建设与研究型大学发展[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4 武学超;美国研究型大学技术转移政策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5 任喜峰;我国研究型大学核心竞争力评价与培育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年
6 徐平;我国研究型大学博士生培养模式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7 郭树东;研究型大学学科生态系统发展模型及仿真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8 朱军文;基于SCIE论文的我国研究型大学基础研究产出表现研究:1978-2007[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9 邹晓东;研究型大学学科组织创新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10 王雁;创业型大学:美国研究型大学模式变革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双云;中美研究型大学学术组织机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2 王义;我国研究型大学的学院建设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3 吕思为;我国研究型大学形成的教育政策基础及环境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
4 高昀;论我国研究型大学学科建设规划[D];湖南大学;2005年
5 彭正明;研究型大学研究生德育模式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6 李栋;论我国研究型大学社会服务职能[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7 梁敏乐;我国研究型大学教师科研成果评价方法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8 赵博颉;现代大学制度下的大学内部治理结构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5年
9 李俊义;我国西部研究型大学的战略规划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10 李彤;研究型大学科学研究的组织化[D];山西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61414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hifanjiaoyulunwen/26141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