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师范教育论文 >

以高校校训为载体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23 02:19

  本文关键词:以高校校训为载体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在十八大,我党明确了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目标。然而,在新时期,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建设呈现出“新常态”,挑战与机遇并存。如何用核心价值观凝聚民心,汇聚民力,助推伟大复兴中国梦,是我们需要面对的问题。校训是高校的文化灵魂,作为一种隐性的教育资源,融思想性、时代性、导向性、多样性、稳定性、辐射性等特征于一体,承担了相应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以高校校训为载体,将核心价值观与国民教育相结合,寻求校园文化建设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契合点,对于迎接挑战,把握机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搜集有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首先综述了学界关于高校校训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内容;其次,对以高校校训为载体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问题进行了理性思考:从我国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观、西方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观出发,探讨了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深厚渊源,并最终落脚于马克思主义,分析了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理论与实践基础;从我国高校校训的纵向发展历史、横向精神对比以及哲学刍议三大板块入手,阐释了我国高校校训发展演变的文化机理;归纳总结二者的基本关系。再次对高校校训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进行了实证研究。在全面认识现状的基础上,从主体、客体、环体三个主要维度分析了影响因素;最后,基于上述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从方向体系、方法体系、反馈体系三方面构建了培育模式,为解决以高校校训为载体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可行之策,为全面发挥高校校训的载体作用,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吸引力和感染力打下了坚实基础。
【关键词】:高校校训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载体 模式
【学位授予单位】:暨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641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9
  • 绪论9-25
  • 一、选题背景9-10
  • 二、研究意义10-12
  • (一)理论意义10-11
  • (二)现实意义11-12
  • 三、研究综述12-23
  • (一)高校校训研究综述13-16
  • (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载体研究综述16-19
  • (三)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校训载体研究综述19-22
  • (四)总结述评22-23
  • 四、研究思路及创新点23-24
  • (一)研究思路23
  • (二)创新点23-24
  • 五、研究方法24-25
  • 第一章 以高校校训为载体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理分析25-49
  • 一、理论之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载体的深厚渊源25-35
  • (一)中国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观25-27
  • (二)西方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观27-30
  • (三)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观30-35
  • 二、内在依据:高校校训发展演变的文化机理35-45
  • (一)高校校训的纵向演变35-39
  • (二)高校校训的横向解读39-42
  • (三)高校校训的哲学刍议42-45
  • 三、基本关系:高校校训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互通共融45-49
  • (一)内在本质契合45-46
  • (二)文化底蕴互通46-47
  • (三)主要功能共融47-49
  • 第二章 以高校校训为载体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证研究49-66
  • 一、调查概况:以高校校训为载体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证之研究说明49-52
  • (一)调查对象及方法49
  • (二)问卷设计49-50
  • (三)基本数据梳理50-52
  • 二、现状探究:以高校校训为载体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证之分析讨论52-62
  • (一)高校校训的认知现状52-56
  • (二)高校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载体的运用现状56-59
  • (三)高校校训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关系现状59-62
  • 三、问题索因:以高校校训为载体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现状之原因分析62-66
  • (一)主体层面:认同度、关注度、践行度不一62-63
  • (二)客体层面:格式化、雷同化、宽泛化、口号化现象严重63-64
  • (三)环体层面:转型背景下高校校训发展面临困境64-66
  • 第三章 以高校校训为载体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模式构建66-77
  • 一、方向体系:模式构建的立足点66-69
  • (一)目标设定66-67
  • (二)原则遵循67-69
  • 二、方法体系:模式构建的路径选择69-73
  • (一)加强宣传,促进校训可持续发展69-70
  • (二)多方合力,,丰富校训内涵70-72
  • (三)立足氛围,塑造校训文化标杆72-73
  • 三、反馈体系:模式构建的检查评估体系73-77
  • (一)检查评估要求73-74
  • (二)检查评估标准74
  • (三)检查评估指标74-75
  • (四)检查评估方法75-77
  • 结语77-79
  • 参考文献79-82
  • 附录82-86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清单86-87
  • 致谢8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春芳;;大学校训的精神内涵与当代启示——以中山大学校训为例[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09年05期

2 王彩霞;;试探中国近代大学校训的起源[J];高教探索;2006年02期

3 洪庆根;李世改;马天翼;;试论办学理念、办学特色、校风、校训之间的关系[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9年04期

4 杨军奇;张恒道;;大学校训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探微[J];大学教育;2014年07期

5 宁艳艳;肖佩;;关于大学校训在学生心中的影响力的调查与思考[J];才智;2014年18期

6 李云辉;;从大学校训现状论我国大学精神[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0年11期

7 陈万柏;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内涵和特征[J];江汉论坛;2003年07期

8 秦磊;论校训与凝练大学精神[J];现代教育科学;2005年05期

9 曲金华;;利用校园文化载体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教育与职业;2014年18期

10 熊孝梅;;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记者 曹继军 颜维琦;[N];光明日报;2014年

2 北京师范大学国学经典教育研究中心主任 徐梓;[N];光明日报;2014年

3 北京理工大学副校长 赵平 本报记者 靳晓燕 整理;[N];光明日报;2014年

4 北京交通大学党委副书记 高福廷 本报记者 靳晓燕 整理;[N];光明日报;2014年

5 天津大学党委副书记 李义丹 本报记者 靳晓燕 整理;[N];光明日报;2014年

6 南京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 王明生 本报记者 靳晓燕 整理;[N];光明日报;2014年

7 本报记者 赵婀娜;[N];人民日报;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董世军;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论[D];吉林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杨军奇;论大学校训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及其实现[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2 李伟业;我国大学校训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3 王美艳;论大学校训之价值[D];江南大学;2008年

4 聂勇;高校校训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研究[D];安徽大学;2012年

5 颜冰;高校校训与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关系及转化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3年

6 董易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载体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以高校校训为载体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6272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hifanjiaoyulunwen/26272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9a2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