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师范教育论文 >

我国高校助学金制度的产生与变迁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03 20:16
【摘要】: 高校助学金制度是指为使经济困难的大学生或准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促进教育公平和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由国家建立的对大学生或准大学生进行无偿性经费帮助的资助制度。从高校助学金制度的特性来说,它是最有利于学生无任何负担地顺利完成学业的资助制度,在高校学生资助体系中应处于核心地位,需要我们给予进一步的关注。 我国高校助学金制度自产生以来,经历了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和漫长的变迁过程。1952年,我国确立了人民助学金制度,标志着我国高校助学金制度的产生。这一阶段的助学金制度具有国家承担全部成本、能够满足全部学生等特点,是当时我国计划经济管理体制下的必然产物,也与当时“教育为国家建设服务,教育为工农兵开门”的方针政策和人民生活水平整体较低有关。1955年、1960年和1964年,人民助学金在享受范围、比例及标准上做了三次调整。经过调整后,人民助学金由全部发放改为了部分发放,有了更细的发放标准和分类,地方政府权力也有所扩大。“文化大革命”期间,人民助学金制度是以一种津贴或者生活补贴的形式出现的,而1977年恢复的也是“文革”前的人民助学金制度,我国高校助学金制度处于停滞阶段。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进入改革开放时期,计划经济体制开始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人民助学金制度也由缩小范围到正式被取消,逐渐走向了沉寂。2007年,我国建立了国家助学金制度,高校助学金制度开始复苏。这是我国高等教育学费制度改革的直接产物,也是完善我国高校学生资助体系的需要。 我国高校助学金制度经历了一个从人民助学金到国家助学金的变迁轨迹,变迁过程从无序到有序,属于渐进式的变迁,具有路径依赖性,并兼具诱致性和强制性、客观必然性和现实可能性。影响我国高校助学金制度变迁的原因是复杂的,其中,制度非均衡是引起我国高校助学金制度变迁的内在动力,经济、政治和文化方面的原因则是影响我国高校助学金制度变迁的外在原因。目前,我国高校助学金制度已具备了发展完善的内在动力和外在条件,今后将继续遵循一个渐进的变迁路径,坚持“经济标准性”、“无严格附加条件”和“无偿性”的原则,在发展环境、资助对象及评定办法方面继续得以完善,成为以国家投入为主,其他多种渠道投入为辅的,更能体现助学本质的学生资助制度。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G647

【引证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曾英;高校学生助学金评定公平感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2 任东芳;我国教育救助法的定位与构造[D];宁波大学;2011年

3 张晓凯;贫困大学生教育救助问题探析[D];天津财经大学;2012年

4 张颖康;加拿大高等教育学生资助制度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2年

5 马雁容;新疆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政策实施效果的评价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6480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hifanjiaoyulunwen/26480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0c3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