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师范教育论文 >

网络信息技术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哲学思考

发布时间:2020-05-17 10:04
【摘要】: 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使人类步入了数字化时代。数字化具有超时空性、虚拟性、符号化和开放性的特点。数字化时代使“数字化生存”成为可能,创造了“虚拟实践”、“网络交往”等新的实践形式和交往方式。 网络信息技术普及,引起了三对哲学关系的反思。一是人与机器的关系。机器使“人的解放”成为可能,但机器不可能代替人的主体地位。其实质是人工智能与自然智能的哲学问题。二是现实社会与虚拟社会的关系,现实社会是虚拟社会的前提和基础,虚拟社会是现实社会的延伸和升华,虚拟社会和现实社会的交织互动共同构成现代人生存发展的领域。三是人文精神与技术理性的关系。技术理性冲击人文精神的建设,但技术理性中又蕴含着人文精神,人才是平衡技术理性和人文精神的主体。 大学生处于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形成的最重要时期。数字化时代对大学生成长成才影响具有鲜明的“二重性”。一方面,提供了先进的学习方式、扩大了虚拟世界人际交往的广度和深度、提供了平等的文化参与机会,有利于大学生个性张扬和自我意识的发展,有利于于主体意识的发挥、激发其感知想象力。另一方面,也使大学生身心健康受到严重挑战、主体性部分丧失、人际交往隔阂和情感淡漠,导致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异化以及价值观倾斜、道德缺失等等。 基于对“三对哲学”的深层思考,建议社会引导大学生树立人—机合作、人—机和谐共生的理性认识,科学对待、正确使用数字化产品;建议教育者应充分利用虚拟社会,鼓励大学生加强与现实社会的联系;建议高校教育应注重人文精神的培养,尤其着重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教育和情感、心理健康教育,推动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图文】:

示意图,示意图,互联网,信息技术产业


互动等新技术推动下,能够实现人与人、人与物乃至物与物之间的随时随地沟通的全新网络环境—泛在网 (Ub1quit。 usNetwork)和普适计算机正在变为现实并逐步走进人们的生活(见图2一2)‘2。网上购物、远程医疗、视频点播、可视电话、电子邮件等已经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电子学习和远程教育已经改变了传统的学习模式,,互联网己经成为百姓生活的日用品。图2一2泛在网示意图Fig.2一2U’ biquitousnetwork2.2.2数字化时代浪潮1969年9月2日,有2台机器第一次转接形成了ARPANET,由分布在美国的10个节点组成,这就是互联网的滥筋。ARPANET与其他网络联结,这个TCP/1P协议于1983年1月1日生效—这一天被称为“互联网的生日”。中国互联网协会理事长胡12江泽民,新时期我国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上海交通大学学报,第42卷第10期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G64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谢文成;国际互联网对大学生影响的二重效应及其对策[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2 乔翔;;近年来虚拟哲学研究综述[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3 王东生;“数字化时代”不能只讲数字——兼论社会科学的人文本质[J];当代思潮;2003年05期

4 吴诗佑;;网络虚拟的哲学思考[J];大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6年07期

5 周成龙;邢云文;;试析人类交往实践的新形态:网络交往实践[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6 陈志良,桑业明;论虚拟思维方式[J];东岳论丛;2004年01期

7 张艺兵;数字化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考[J];高教论坛;2003年01期

8 易启洪;李文;黄维柳;;“数字化生存”与人的全面发展[J];桂海论丛;2006年06期

9 韦成礼,黄春燕,张晓雯;网络环境下高校学生上网状况分析及其对策[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10 周若辉;;数字化时代人的生存方式革命及特征[J];湖湘论坛;2006年03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向昆;[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3年

2 本报记者 温宪;[N];人民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陈秋珠;赛博空间的人际交往[D];吉林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董宏建;论数字化教育的人文反思与建构[D];河南大学;2004年

2 凤蝶;虚拟现实的哲学探讨[D];安徽师范大学;2006年

3 王磊;虚拟思维视野中的网络化生存[D];中共中央党校;2008年



本文编号:266835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hifanjiaoyulunwen/266835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92e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