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师范教育论文 >

晚清科技引进与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制度的形成分析

发布时间:2020-06-17 11:34
【摘要】: 严格意义上的中国近代高等教育产生于19世纪60年代,但它却不是中国传统封建教育的自然延伸和发展,而是伴随着西方科学技术地引进,在西学东渐浪潮的冲击下,在近代中国发生深刻变革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纵观整个近代史,每一次大的社会变革都会影响近代高等教育的形成历程并产生质的飞跃。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属于比较典型的“后发外生型”,起步较晚,且由外来因素所诱发,在整个近代高等教育形成过程中就始终以学习西方(包括日本)为主线。基于此,以晚清科技引进为向导,系统地对近代高等教育制度的形成分析对当今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具有较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论文从1862年京师同文馆的设立到癸卯学制的颁布,把高等教育制度的形成分为洋务运动萌芽时期——戊戌维新变法雏形时期——清末新政最终确立时期三个阶段。以科学技术引进为诱因,分别从教育目标、课程内容以及教学方式等方面对近代高等教育制度的形成渐进分析,并对每个阶段的经验教训进行总结。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形成过程中,“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教育指导思想贯穿始成为其一大特点,这也是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相一致的。同时其过程还呈现出由浅入深、缓慢加深的特点以及西方科技引进的多途径和近代高等教育多样性的特点。 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制度经历近半个世纪的发展,从无到有并最终得以确立,在形成过程中产生的经验教训是多方面的,包括: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必须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变革与发展相适应;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必须处理好学习与创新、继承与发展的关系;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应与基础教育的发展和全民文化素质的提高相结合。总结近当代高等教育形成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对当今“科教兴国”战略下我国现阶段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今社会,国际竞争日益激烈,关键在于人才的竞争,这就要求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必须借鉴外国经验与自主创新相结合;注重素质教育,避免教育目的功利性;正确处理高等教育国际化与民族化的关系;纯正高等教育改革目的,杜绝“教育产业化”倾向。
【学位授予单位】:成都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G649.2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均;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研究史略[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年01期

2 谷贤林;百年回眸:外来影响与中国高等教育发展[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3 郭德侠;西学东渐与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培养目标近代化[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4 刘海峰;高等教育史学科建设初探[J];高等教育研究;1993年02期

5 田正平,张彬;模式的转换与传统的调适——关于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的两点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2001年02期

6 叶隽;近代德国大学对中日两国的影响[J];高等教育研究;2002年05期

7 朱国仁;西方高等教育的传播与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形成[J];高等教育研究;1997年04期

8 张斌贤;中外近代高等教育发展动力的比较[J];高等教育研究;1997年06期

9 曲铁华,李娟;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发展演变及反思[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年02期

10 朱宗顺,刘平;中国近代高等教育论纲[J];大学教育科学;2003年01期



本文编号:271754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hifanjiaoyulunwen/271754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a3a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