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师范教育论文 >

工程师知识结构模型建构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19 09:21
【摘要】:随着工程的发展与工程哲学的兴起,近年来工程师这一群体备受关注,但是学者们的研究更多是关注工程师的起源与发展、工程师的伦理责任等问题,对工程师知识结构的哲学追问与本体阐释却很少见。本文认为工程师的知识结构是支撑工程师从事工程活动的必要条件,是工程师的内在本质。工程师知识结构是工程哲学的一个重要范畴,也是工程师职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本文将工程师知识结构确定为研究对象,以知识论,系统论与建构论为理论基础,运用历史与逻辑相结合的方法探讨工程师知识结构模型的建构问题。本文在界定工程与工程师、知识与知识结构概念的基础上,界定了工程师知识结构。从历史角度考察了前工业社会、工业社会以及后工业社会工程师知识结构的历史演进过程,重点阐明了“集成型”工程师知识结构模型及其建构。 本文首先把工程师知识结构界定为:工程师通过实践,内化在头脑中的各种知识的数量、比例、层次、联系、相互作用,以及由此形成的整体功能;其次,梳理了工程师知识结构的历史演进,即前工业社会“经验主导型”到工业社会的“理论主导型”再到后工业社会“集成型”的历史演进过程;第三,阐释了“集成型”工程师知识结构模型,它由四个层次10大模块组成,四个层次包括基础层、工具层、核心层、延伸层;“集成型”工程师知识结构具有动态适应特征、开放创新特征、核心层次特征;第四,“集成型”工程师知识结构模型是建构主体以一定的知识观为指导,通过工程教育、工程实践以及继续工程教育等途径选择知识,内化知识的过程;基于对“集成型”工程师知识结构模型建构机理的分析,提出了通过“转变建构主体观念,树立符合后工业时代的知识观”、“工程教育”以及“工程实践与继续工程教育协同发展”等多种途径的建构策略。 本文从历史角度系统梳理了工程师知识结构的历史演进,概括了工程师知识结构演进的基本规律,提出了“集成型”工程师知识结构的理论模型,并探讨了“集成型”工程师知识结构的建构机理与建构策略。本研究深化了工程哲学的研究,对我国的工程教育与工程师职业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G642;TB-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潘玉进;建构主义理论及其在教育上的启示[J];东北师大学报;2000年04期

2 刘茂林;论宪法结构的涵义与宪法规范的结构特点[J];法商研究(中南政法学院学报);1995年04期

3 王沛民,孔寒冰;努力培养21世纪的中国工程师[J];中国工程科学;2001年06期

4 吴添祖,鲍健强;现代工程教育思想:从“专业化”到“工程化”──兼论地方工业大学教育模式的选择[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98年01期

5 邬峻;21世纪的高等工程教育──循环创新模型与21世纪大学建构[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2年05期

6 孙平;;“双师型”工程教育教师的知识结构及发展路径[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年05期

7 张大玲;;对合理知识结构的再分析及圆锥体型知识结构的提出[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8 赵锦锴,陈起俊;造价工程师的知识结构与继续教育[J];高等建筑教育;2004年01期

9 袁维新;试论基于建构主义的科学教育理念[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年24期

10 张建设;;试论科技人员继续工程教育的重要性及其对策[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3年05期



本文编号:272059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hifanjiaoyulunwen/272059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d56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