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师范教育论文 >

中国大学的文化性格—历史的视角

发布时间:2020-07-09 15:58
【摘要】:从文化的角度看,中国大学在本质上并非只是横向移植西方大学模式的一类集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职能于一体的社会机构,而是以中国文化为根基区别于任何其他国家大学机构的文化实体。以此为据,可将“中国大学文化性格”界定为以中国文化为根基,以“文化传承者”为实践主体,所形成的使中国大学之为中国大学的根本性特征。以中国大学文化性格的形成机制——“中国文化——‘文化传承者’——中国大学”为分析框架,植根于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以及近代特殊的社会文化背景,通过对“文化传承者”文化性格的历史考察,以捕捉中国大学文化性格的外在表征及其得以延绵至今的内在因素,是本研究的基本思路。站在历史的视角,本文梳理、分析和归纳了自近代以来中国大学文化性格在社会变迁中的发展脉络,不仅注重对各历史时期中国文化在社会变迁中的命运,即中国大学文化性格形成与发展的社会背景的描述;更注重对“活”着的中国文化,即中国大学文化性格的“文化传承者”所持有的文化观念与大学观念的分析,以及在他们影响下中国大学文化性格典型特征的归纳;还涉及对各历史时期几所具体中国大学的文化解释。所研究内容涵盖了晚清、民国、建国头十七年以及改革开放以来四个时期中国大学文化性格形成的社会背景、具体表征以及形成机制。以中国大学文化性格的历史特征为基本依据,本文对中国大学发展阶段大致归纳如下:从中国大学诞生到清朝灭亡是“中国式大学”阶段,此时期的中国大学主要为维护晚清政权而设,受晚清士大夫控制,文化性格最为浓厚,主要以“忠君尊孔”、“学仕一体”以及“经学为本”为鲜明特征;整个民国时期是“中国的大学”阶段,在民国大学校长的主导下,此时期中国大学的文化性格在中西文化的冲突与融合中呈现出一种比较“好”的发展态势,表现出“厚德载物”、“有容纳大”、“文实并包”以及“天下为公”等典型特征;建国头十七年是“中国特色的大学”阶段,由于政治权力的强行介入,中国大学的革命性与政治性尤强,主要特征是“以民为本”、“以党治校”以及“思想革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学正在酝酿与形成一种理想的可能性模式——“大学的中国模式”,并且初步呈现出了“以人为本”、“人文立身”以及“宁静致远”等较好的文化发展趋向。目前中国大学正处于由“中国特色的大学”到“大学的中国模式”的过渡性阶段。通过历史性论证,足以证明中国大学的文化性格“内发”而“人为”,自晚清以来大体未有中断,虽则其间屡有“转折”与“变通”。中国大学文化性格的形成与发展是特定历史时代的产物,时代合理性与历史局限性兼具。对于中国大学文化性格的历史研究,除却“同情之理解”更有必要进行价值澄清,以拨正裹挟于历史浪涛中的各种扭曲特征或其偏激倾向。通过历史性省思:中国大学文化性格在形成过程中主要涉及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中国文化中的积极因素与消极因素以及知识分子与政府等特殊矛盾;同时在本质上,各历史时期中国大学的文化特征万变不离其宗,皆可在“道德本位”、“人文精神”以及“士的传统”等中国文化的基本特征中得到诠释。由此而论,中国大学文化性格形成的历史经验在于协调各种特殊矛盾兼以最大可能的坚持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汲取历史的经验并结合现实的需要,中国大学文化性格的理想建构不但必要而且可能。理论上理想的中国大学文化性格就是各种优秀的中国文化特质的集合体;“大学·学者·政府”三位一体构成了中国大学文化性格形成与发展的特殊场域,而如何协调三者之间的关系是决定中国大学文化性格理想建构的关键因素。如果说,“好”的文化信仰是理想的中国大学文化性格的内在灵魂,那么大学、学者与政府之间的独立与协作则是中国大学坚守灵魂的外部工具。当自由的学者主导中国大学,目的就会支配手段,理想的中国大学文化性格可能,大学的中国模式可待;当政府凌驾于学者之上操纵中国大学,所谓的文化性格难免陷入泛政治化的窠臼,距离真正的中国大学愈远。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641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韩晓青;;试论中共八大的外交思想[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2 胡晓;;暖春是怎样变成严冬的:从知识分子问题会议到反右派运动[J];安徽史学;2009年01期

3 尚长风;储著武;;60年代初工业支援农业的历史考察[J];安徽史学;2011年05期

4 李宗楼;“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5 孙显元;;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开辟的社会主义道路[J];安徽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6 付新红;;1957年“百家争鸣”转变为“两家争鸣”的原因探析[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7 李忠杰;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的现代化建设[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8 耿春亮;李会勤;;胡绳对社会主义时期中共党史研究的重要贡献[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9 刘道福;端木婕;;中国共产党思想理论建设的历史经验及启示[J];北京党史;2006年04期

10 王建军;;胡乔木与《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J];北京党史;2007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孙肖远;;“中国模式”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实现现代化为视角[A];全国社科院系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第十六届年会暨理论研讨会论文集——党的领导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上)[C];2009年

2 秦宣;;毛泽东中国现代化赶超战略的反思[A];纪念毛泽东——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1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3 李涛;张德友;;论科学发展观对毛泽东社会统筹发展思想的继承与发展[A];马克思主义中国化60年——北京市政治学行政学学会理论研讨论文集[C];2009年

4 马文静;;文革教育经验口述[A];第二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5 刁其武;;毛泽东提出的“双百”方针对新中国出版事业的指导意义[A];毛泽东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探索:第六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李正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研究述评[A];国史研究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研究述评:第七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李成瑞;尚长风;;三年困难时期非正常死亡人口数研究述评[A];国史研究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研究述评:第七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屈波;;共识未完全达成:一个缘起于“冯建吴国画写生画展意见簿”的考察[A];2010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C];2010年

9 刘勉玉;;彭德怀与庐山会议[A];功昭千秋的彭大将军——彭德怀生平与思想研究文集[C];1998年

10 崔久衡;;“文革”中的周恩来与中国现代化的命运[A];五十年社会变迁与中国现代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慧勇;周恩来与“文革”后期中央行政体制的重新整合[D];南开大学;2010年

2 韩奇;市场化改革背景下的中国国家治理变迁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成林萍;毛泽东民主政治思想及实践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4 尹海燕;马克思主义当代价值科学实现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5 谢忠文;从革命到治理[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1年

6 逯原;中共第一代领导人对我国社会性质和发展阶段问题的认识[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7 李政敏;邓小平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8 岳奎;革命与执政之间:中共第八届中央委员会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9 董树彬;当代中国和谐政党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10 曾令勋;1954年至1965年底中国人民解放军建设史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百爽;马克思主义哲学视野下的“中国模式”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2 郭亚超;建国后毛泽东知识分子思想的内在矛盾性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0年

3 张欢欢;“文革”时期的社会生活状况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4 郭东敏;论毛泽东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先行探索[D];西北大学;2011年

5 石逸文;毛泽东处理群体性事件思想论析[D];河南大学;2011年

6 李凯桐;毛泽东民生思想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7 智香花;从三大历史转变看中共八大[D];河南大学;2011年

8 曹兰锋;论毛泽东对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创新[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9 田博;新世纪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少数民族干部选拔培养工作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李思学;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74767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hifanjiaoyulunwen/274767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5ed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