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影响及对策
发布时间:2020-07-13 09:03
【摘要】: 网络文化是以互联网为载体,它既是国家意志、民族文化、个人文化心理在网络空间的一种文化表达形式,还包括人们通过在网络空间的互动交流所创造的新的精神财富,是包含多种文化内容的复合体。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影响是复杂和深刻的。针对这一影响,要采取切实有效的对策促进大学生的政治社会化。 本文分三个部分研究分析了网络文化背景下的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相关问题。 第一部分:“网络文化及其特征”。本部分首先探讨了网络文化的发展及科学内涵,对网络和网络文化的涵义和实质进行了论述,为整篇文章的论述建立了基点,提供了基础理论支撑。其次阐述了网络文化的基本特征。通过与现实文化的比较,详细分析了网络文化的虚拟性、交互性、开放性、共享性和多样性等特征。 第二部分:“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影响”。该部分从四个方面进行了论述,首先界定了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内涵和特征,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是指大学生在大学时期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主渠道,系统地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接受主流政治文化,并在各种媒介影响下逐步形成社会所期望的政治人格,并能进行初步政治参与的过程。它具有政治社会化过程的自主性、政治社会化渠道的正式性、政治社会化目标的高层次性、政治社会化对象的群体性等特征。其次是对网络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新特征进行分析,一是大学生政治社会化表现出新的方式即人与人普遍交往;二是大学生政治社会化处在多元的政治文化环境之中;三是大学生政治社会化过程中大学生的个性化日益明显。第三个方面论述了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积极影响,认为这些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网络文化所具有的广泛的政治信息资源优势,丰富了大学生的政治认知;(2)网络文化增强了政治文化的可接受性,对于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政治心理有促进作用;(3)网络文化扩展了政治参与的方式,促进了大学生良好政治行为的形成。最后就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消极影响进行分析,认为这种消极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网络文化中的文化强权容易导致大学生政治意识形态西化;(2)网络文化的多元价值倾向冲击大学生的主流政治价值观;(3)网络文化呈现形式的信息性、符号性可能会诱使大学生政治行为失范。 第三部分提出了“网络文化背景下促进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对策”。该部分在前文逻辑起点的基础上展开,针对现实问题的原因从五个方面提出对策和建议。一是注重校园网络政治文化建设,构筑网上思想政治教育阵地。二是发挥大学生的主体性,提高大学生对网络政治文化的判断力。三是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政治心理,塑造健康的政治人格。良好的政治心理是健康政治人格的外在表现,健康的政治人格反过来可以校正不良的政治心理。四是引导大学生的理性政治参与,增加大学生社会实践经验。五是加强大学生群体的亚文化建设,引导大学生进行正确的文化选择。 总之,本文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针对网络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所受到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试探性地提出了网络文化背景下促进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对策,希望引起高校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问题的关注,为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提供借鉴与启示,促进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发展。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G641
本文编号:2753246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G641
【引证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韦雅莉;;当代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现状及问题探析[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3年02期
本文编号:275324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hifanjiaoyulunwen/27532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