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师范教育论文 >

协同创新环境下研究生联合培养动力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20 23:39
【摘要】:协同创新战略的实施对我国研究生联合培养模式的创新和培养机制的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而现行的动力机制却难以激发各主体参与研究生联合培养的积极性。据此,本文系统分析了影响各主体参与联合培养的相关动力因素,梳理总结出当前研究生联合培养动力机制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完善联合培养动力机制的建议。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李桂春;;产学研合作动力机制及调控方向[J];科技成果纵横;2008年05期

2 郭湛;王洪波;;改革、发展、稳定、和谐的动力机制[J];天津社会科学;2008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贾旭光;宋卫;包晓红;;高职院校产学研合作现状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年35期

2 原毅军;汪之明;;中国装备制造业共性技术的研发体系构建[J];经济论坛;2011年01期

3 王贺元;胡赤弟;;学科—专业—产业链:知识转移视角下的组织与制度[J];江苏高教;2012年02期

4 韩德超,席升阳,张翠;高校与企业在产学研合作中的博弈分析[J];价值工程;2005年11期

5 罗志文;王婧;;产学研视角下的高校科研团队运行机制[J];科技创业月刊;2009年02期

6 王丽萍;孙东川;;政府-大学-企业(GUI)创新网络的合作机制研究评述[J];科技管理研究;2006年06期

7 蒋逊明;;企业合作研发的知识产权风险及其控制[J];科技管理研究;2007年02期

8 杨风;;广东省部产学研合作动力与合作模式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11年03期

9 吴树勤;;基于知识供应链的产学研合作收益分配[J];科技管理研究;2012年02期

10 黄波;孟卫东;李宇雨;;基于道德风险的研发外包利益分配方式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王季;郭媛媛;;第三十七章 中国产学研结合的新模式探究——以北控磁浮为例[A];国际金融危机与中国企业发展: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年度报告(2009~2010)[C];2009年

2 李嘉明;李凤;;产学研合作利益分配方法的新思考[A];第十一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易高峰;邹晓东;;面向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高端产学研用合作平台研究[A];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论坛论文集[C];2012年

4 闻琳;;财经类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保障体系研究——基于协同创新视角[A];科学发展·协同创新·共筑梦想——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十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曹静;区域产学研结合技术创新体系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李东军;基于复杂客户网络的SOC芯片产业化模式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3 马卫华;产学研合作对高校学术团队核心能力作用机理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4 李梅芳;产学研合作成效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5 邱钊;纵向研发联盟控制、信任与联盟风险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6 李成龙;产学研耦合—互动创新机理研究[D];东华大学;2011年

7 黄红发;科学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8 赵京波;我国产学研合作的经济绩效研究与模式、机制分析[D];吉林大学;2012年

9 许华胜;我国纳米材料产业化机制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10 马艳秋;校企共建创新平台的运行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影;研发联盟中企业间博弈关系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汪之明;产学研联盟利益分配机制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3 陈静;高职旅游教育校企合作动力机制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郝骞;校企合作伙伴选择的指标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潘壮盛;胡锦涛的和谐动力观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6 熊懿清;校企合作“双师型”团队建设的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7 彭爱冰;浙江省产学研合作绩效评价研究[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8 赵雅萍;产学研技术协作网络的利益分配与治理[D];暨南大学;2011年

9 马莹莹;高校科研团队产学研合作绩效的影响因素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10 胡大伟;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模式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张力;;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战略意义和政策走向[J];教育研究;2011年07期

2 朱勇;;产学研自平衡运营机制研究——基于大学科技园产学研结合现状的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09年07期

3 熊励;孙友霞;蒋定福;刘文;;协同创新研究综述——基于实现途径视角[J];科技管理研究;2011年14期

4 丁X;产学研合作的动力机制分析[J];科学管理研究;2000年06期

5 游文明,周胜,冷得彤,丛曙,张煜,杨跃峰;产学研合作动力机制优化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4年10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上海市科技创业中心 严雄;[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映儿;赵杰煜;叶善文;林奇凯;;浅析联合培养研究生模式在我院的实践[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年21期

2 方伟;;对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建设的思考[J];甘肃科技;2009年21期

3 段志军;王爱红;贺高红;李晓宁;鞠佳;张文君;;医科和理工科联合培养利于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提高[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9年22期

4 陈厚;曲荣君;王春华;刘军深;张江;刘冰;马松梅;;研究生创新能力平台的构建与实施[J];广州化工;2010年10期

5 高兴武;胡涌;赛江涛;常新华;刘翠琼;;北京市国内外联合培养研究生的现状、问题和对策[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1年12期

6 袁博;黄尚峰;;研究生联合培养机制研究[J];学周刊;2012年04期

7 邢淑玲;;研究生联合培养管理制度问题分析[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12期

8 雷亚萍;研究生校所联合培养模式探讨[J];兰州铁道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9 陈黔,成诗黔,沈毅;浅谈联合培养研究生的临床能力培养[J];西南军医;2005年04期

10 ;空军与我校达成协议 联合培养军队干部[J];高等教育研究;2005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杨新波;陈红艳;耿淼;王建华;;联合培养研究生的一点体会[A];中国成人医药教育论坛(2010)[C];2010年

2 张士宏;;科研院所研究生培养的国际化与企业结合[A];2005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5年

3 马星;陈劲松;张存泉;;高校与研究所联合培养创新型博士研究生的体会[A];制冷空调学科教学研究进展——第四届全国高等院校制冷空调学科发展与教学研讨会[C];2006年

4 陈广汉;;粤港高校合作的现状、问题与对策[A];粤港澳区域合作与发展报告(2010~2011)[C];2011年

5 刘玉芳;肖文芳;;校企合作联合培养技能人才的实践创新研究[A];第十四届中国煤炭经济管理论坛暨2013年中国煤炭学会经济管理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13年

6 王继辉;;MTI+CAT翻译硕士联合培养模式探讨[A];全国首届翻译硕士(MTI)教育与翻译产业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7 姚海波;陈秀亮;王狄;;关于舰艇装备保障部队武备修理人才建设的几点思考[A];武备维修保障理论与应用:中国造船工程学会学术论文集.3[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郝晓红;西安地矿所与地大联合培养研究生[N];地质勘查导报;2007年

2 施琛耀邋罗静;联合培养国际法律人才[N];江苏法制报;2007年

3 记者 李雪林邋通讯员 焦苇;上海推出联合培养研究生四大举措[N];文汇报;2007年

4 记者 李明春 通讯员 于子江 姜旭;北海环境监测中心研究生联合培养范围扩大[N];中国海洋报;2008年

5 李欣瑶;甘肃省新增10个联合培养研究生基地[N];甘肃日报;2008年

6 记者 孟昭丽;闽台高校联合培养高职人才[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9年

7 记者 余荣华;闽台高校联合培养人才[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9年

8 记者 余潇;41个闽台高职联合培养人才项目确定[N];福建日报;2009年

9 记者 王橙澄;鼓励支援与受援高校联合培养本科生[N];人民日报;2010年

10 记者 余潇;闽台高校联合培养人才项目继续实施[N];福建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夏清泉;科研机构与高等院校联合培养研究生的机制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卜洁;北京地区高校国内外联合培养研究生的优化模式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2 范雯;山东省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建设的研究[D];青岛大学;2012年

3 李晓;我国研究生联合培养模式研究[D];青岛大学;2009年

4 赵善玲;山东省校际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教育质量保证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年

5 刘云;地方院校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建设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0年

6 曾秀云;闽台高校联合培养应用型人才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3年

7 宋力沁;高校与科研院所联合培养研究生的教育中心模式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8 刘雅静;北京高校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的优化模式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2年

9 田露;北京高校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的政策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2年

10 郁嘉祺;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模式及其运行机制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7985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hifanjiaoyulunwen/27985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2a2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