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师范教育论文 >

跨学科研究与研究型大学建设

发布时间:2020-09-28 06:24
   现代科学的发展趋势是高度分化基础上的综合,当代科学技术发展越来越呈现出多学科相互交叉、相互渗透、高度综合以及系统化、整体化的发展态势。而跨学科是科学技术在其自身发展与进化过程的自我选择,因为它提供了一种产生新知识的对话和联系方式,它对激发科研人员产生灵感以及更深刻地理解我们的时空、我们的宇宙做了很多贡献,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跨学科研究填平了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之间的鸿沟,拉近了传统学科部类之间的距离,使得科学知识体系越来越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在其不到一个世纪的发展历程中,跨学科研究引发的澎湃思潮把现代科学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度。学科交叉在推动、促进传统学科发展的同时,已经成为当代科学发展的时代特征和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作为学术中心和智力源泉的研究型大学承担着科学研究与高等人才培养的双重职责,广泛的跨学科研究是研究型大学科研创新的重要动力,研究型大学是自主创新的国家队。在研究型大学的建设历程中,克服跨学科障碍,加强跨学科研究不是一个科技哲学或者高等教育学上的概念,而是其首要任务。跨学科研究已经成为现代科学新的研究范式,跨学科研究与研究型大学建设之间的关系到底如何?学术界却鲜有研究。 本论文共分六章,研究内容主要聚焦在两个方面: 第一,首先介绍了学科、跨学科的概念与历史发展,接着分析了跨学科研究的内涵、特点与模式。在查阅国外大量资料的基础上,从国际跨学科学术会议、跨学科学术刊物、跨学科科研成果、典型的学科交叉项目成果等几个方面展示和分析了欧美发达国家当代跨学科研究的整体发展状况和发展模式。并用案例具体说明了一门新兴交叉学科的产生及发展过程。 第二,密切结合当前研究型大学建设的需要,对跨学科与研究型大学的密切关系展开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对国内外研究型大学的跨学科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和分析,然后总结了研究型大学发展中的跨学科障碍,就如何克服障碍、通过促进跨学科研究加快研究型大学建设提出了对策和建议。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1.论文就我国高等教育的学科专业目录的跨学科改革——“交叉学科”的门类设置提出了系统化、理论化的构建方案。2.论文建议,通过跨学科学术组织和研究团队建设,跨学科结构的矩阵构建,跨学科研究资助体系和高等教育的体制改革等措施促进跨学科研究推动研究型大学建设,并对后续研究做出展望。 本论文主要的创新点如下: 第一,跨学科研究反映了当代科学研究的新趋势,是研究型大学深化发展面临的重要议题。目前国内学术界虽有对研究型大学发展问题的探讨,但却缺乏跨学科与研究型大学发展关系的系统研究。论文在深入分析跨学科研究历史和现状的基础上,在国内首次对跨学科研究与研究型大学建设的关系做了较为系统、深入的探讨。 第二,我国高校科研和教学长期按传统单学科体制设置,缺乏新兴交叉学科“名正言顺”的位置,成为阻碍跨学科深化发展的重要障碍。论文以学科设置为突破口,对我国高等教育学科专业目录的修订、交叉学科门类学位点的设置提出了系统化、理论化的构建方案,包括首创某些概念,比如交叉学科孵化器的概念等。 第三,提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促进跨学科研究加快研究型大学建设的对策、建议。建议研究型大学建设中一场彻底的跨学科范式革命,以学科专业目录的跨学科改革为契机,通过跨学科学术组织体系、组织结构的构建和学科专业目录的跨学科改革,建立起一套有利于建设一流学科、一流人才和一流科研成果的科研教学管理体制。并提出了超越研究型大学办学理念的跨学科大学构想和展望。
【学位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09
【中图分类】:G644
【部分图文】:

跨学科研究,大学理念,学科学,管理体制


制发展交叉学科的困境就可以根本改变。新的横的跨学科管理体制与现有的纵向学科分类管理体制相互协调、互为补充,形成了全新的纵横互补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见图6.5’。在这种创新型的系统中,制订有利于跨学科研究的配套政策法规,赋予二者同等的资源配置和发展权利,二者相互作用互为补充,通过跨学科研究的大发展带动中国研究型大学的大建设。机横管理构向单学科学院跨学科实验室单学科学系单学科教研室跨学科研究中心跨学科研究所机构纵理管向图6.5纵横互补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6.4全新的大学理念一一跨学科大学6.4.1大学理念的内涵,刘仲林.发展中国交叉科学的战略思考明.中国软科学.2007(6).

【引证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周美丽;;美国研究型大学跨学科组织运行及其启示[J];教学研究;2011年04期

2 张晓军;席酉民;;我国高校科研管理的问题与改革建议——基于资源配置的视角[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1年07期

3 程妍;裴旭;;以学科交叉引领高校学科建设——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为例[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3年04期

4 吴磊;朱立涛;方旭;;情报学中的跨学科应用研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3年16期

5 王迎;刘祥;赵瑞松;;城市规划与交通规划协同教学研究[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4年09期

6 王建华;;跨学科性与大学转型[J];教育发展研究;2011年01期

7 张希胜;;大学如何承担引领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任[J];邯郸学院学报;2014年01期

8 朱国政;;体育学学科分类的解读与重建[J];新课程(中旬);2013年09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王燕华;大学科研合作制度及其效应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2 陈艾华;研究型大学跨学科科研生产力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3 魏巍;“跨学科研究”评价方法与资助对策[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4 欧阳忠明;跨溪建屋:学科互涉视阈下人力资源开发学科构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杨雪芹;学科交叉视野下我国大学体育学学科建设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0年

6 史建斌;交叉性新学科孵化器问题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3年

7 李佳敏;跨界与融合[D];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

8 秦立栓;基于知识视角的高校教师激励路径与管理研究[D];天津大学;2013年

9 王军;学科交叉型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与管理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周文娟;基于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的学科交叉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2 陈兰兰;美国研究型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形态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项伟央;高校跨学科组织中的教师聘任制度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4 路丽娜;我国研究型大学课程国际化建设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5 王寿朋;大学研究组织变迁研究——学科的视角[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李霞;档案学跨学科研究的发展[D];安徽大学;2012年

7 王超;基于人才分类培养的研究型大学组织模式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8 罗元云;高校学科壁垒融通的大智慧[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8284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hifanjiaoyulunwen/28284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0bd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