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师范教育论文 >

基于“站——校模式”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实践

发布时间:2020-10-13 07:39
   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应着重突出其在实践应用层面的特点,"站——校模式"作为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重要途径,越来越受到政府、高校和企业界的重视。企业研究生工作站和高校之间的紧密配合所形成的"站——校模式"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作出了积极而富有成效的探索。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仍存在各种问题,需进一步加以改进。
【文章目录】:
一、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现状分析
    1.社会认同度不高
    2.师生认识存在误区
    3.课程实践性不足
    4.论文选题应用性不够
二、“站——校模式”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的实践
    (一) “站——校模式”的运行管理
        1. 建立健全站——校之间管理协调机构
        2. 建立并完善日常管理规章制度
        3. 建立进站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机制
        4. 建立校企定期交流制度
    (二) “站——校模式”的实际进展
        1. 课程设置突出“站——校模式”
        2. 研究课题突出“站——校模式”
        3. 学生管理突出“站——校模式”
三、“站——校模式”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进一步改革思路
    1.政府加大引导性资金投入
    2.组织多学科研究生进站
    3.加大实践性课程开设力度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敖永胜;;企业研究生工作站培养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探索[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1年03期

2 单晓峰;宫照军;徐隽;;论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历史必然性[J];中国高教研究;2010年1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邓艳;吴蒙;林军;;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校企联合培养模式的思考[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年07期

2 杨玉;;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研究:进展与趋势——基于文献分析视角[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2年11期

3 黄树成;朱霞;;全日制计算机技术专业研究生的工程实践探索[J];时代教育;2013年03期

4 高静;陆涓;;实践教学: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之关键[J];高等农业教育;2013年04期

5 李棕松;张西臣;;兽医专业研究生实践基地建设模式探讨[J];高考(综合版);2013年02期

6 许慈晖;包志华;吴国庆;丁邦东;宋建;;高校产学研合作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3年21期

7 李力;颜勇;王林军;;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高教研究与实践;2013年03期

8 蒋红燕;;强化应用型目标定位: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关键[J];科技信息;2011年14期

9 林桂娟;於朝梅;王恬;;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基地建设模式研究[J];中国农业教育;2012年01期

10 张翔;;企业研究生工作站进站学生管理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12年05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冰玉;中美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比较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2 万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对导师队伍建设的挑战与对策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3 李秀勤;我国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角色认同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4 范雯媛梓;广西高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战略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2年

5 张圆圆;全日制专业学位与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比较研究[D];河南大学;2012年

6 袁燕燕;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过程调查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7 李长维;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实习现状调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8 柴松波;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实践能力培养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9 黄玲云;兰州大学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生专业认同的研究[D];兰州大学;2013年

10 吴玉娇;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认同度提升策略研究[D];湘潭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万宁;试析专业学位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的对接[J];高教探索;2002年04期

2 邹碧金,陈子辰;我国专业学位的产生与发展——兼论专业学位的基本属性[J];高等教育研究;2000年05期

3 别敦荣;陶学文;;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反思与创新[J];高等教育研究;2009年03期

4 苏永勤;论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和办学模式[J];现代技能开发;2000年05期

5 张洪清;;专业学位研究生制度化管理的困境与对策[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11期

6 韩登亮;教育民主化的内源解析[J];当代教育科学;2003年23期

7 吕福源;贯彻“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加快专业学位教育的发展[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2年Z1期

8 洪成文;美国硕士生教育发展的历史考察[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2年Z1期

9 钟尚科;杜朝辉;邵松林;蒋慧;;英国工程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研究[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6年07期

10 黄宝印;;我国专业学位教育发展的回顾与思考(上)[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7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葛敬民;;图情专业学位硕士培养离不开图书馆[J];图书情报工作;2010年21期

2 何刚;陈孝杨;;对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的认识与思考[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5年12期

3 黄德鸿;;关于培养研究生的指导战略问题[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85年03期

4 茅于海;;关于研究生培养如何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一点看法[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88年02期

5 苏青 ,刘恢银 ,郝临华;做一流工作 创一流成绩——杨致禄其人其事[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89年03期

6 王锁梁;在研究生培养中积极开展学术交流活动[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89年02期

7 薛天祥;努力提高高等教育学科研究生培养质量[J];高等教育研究;1997年02期

8 余杨柳,邢泽仁,黄教民;完善研究生学位培养方案提高研究生培养素质[J];教育与现代化;1997年03期

9 王登英;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研究生培养工作[J];交通高教研究;1997年03期

10 宋东霞;面向新世纪的研究生教育——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培养状况的调查报告[J];北京教育(高教版);2000年1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玲琳;我国高校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2 徐亚清;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协同分析与实证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9年

3 孟洁;中国研究生招生制度变革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彭静;我国工科类研究生培养资源重组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5 余峰;基于创新能力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6 杨志宏;高校组织结构测度方法及应用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年

7 陆震;政府视角下的研究生教育质量再造[D];同济大学;2008年

8 彭安臣;中国博士生资助[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9 李世彬;中国高等院校研究生教育发展与对策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10 张国栋;我国贯通式博士生培养模式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国莉;高校科研团队中的研究生激励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2 刘冬海;我国高校研究生激励机制优化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3 朱静然;美国研究生培养与科研一体化研究[D];河北大学;2006年

4 欧杰宁;研究生三助项目规范化管理研究[D];广西大学;2008年

5 吴云天;基于学科交叉研究生培养机制构建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09年

6 刘全菊;我国全日制研究生培养目标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7 张兴春;新形势下研究生思想道德教育对策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7年

8 卢英敏;以人为本的研究生培养过程管理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9 王勇;研究生创新素质教育长效机制构建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10 王博超;基于AHP灰色关联法的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9年



本文编号:283891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hifanjiaoyulunwen/283891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a1c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