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大学生群体的评价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07 11:14
“80后”大学生群体因其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具有的特殊性和重要性而备受关注,通过对相关研究的总体回顾,可以看出“80后”大学生群体的评价问题经历了一个较为复杂、充满争议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社会舆论对“80后”大学生群体的形象定位发生了巨大反差,“80后”大学生从被评价为“垮掉的一代”、“迷茫的一代”演变为“能担当重任的一代”。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对“80后”大学生群体的形成过程与本质规定性进行了阐释,对其评价概况及相关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在系统梳理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基本内容与当代价值的基础上,指出,唯有坚持以马克思主义青年观为指导,牢牢把握历史唯物主义的主要观点,掌握和运用辩证分析的方法,方能对“80后”大学生群体做出合乎历史的正确评价。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经由列宁、斯大林发展,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得到了丰富,形成了较为系统的科学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青年观作为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组成部分,是我们认识和研究青年的理论指南,是培养和教育青年的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青年观中关于青年的地位与作用、青年的特点与需要、青年教育等相关内容的论述,为当代青年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提...
【文章来源】:清华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选题背景及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相关研究
1.2.2 国内相关研究
1.2.3 国内相关研究存在的主要不足
1.3 研究方法
1.3.1 文献研究法
1.3.2 系统分析法
1.3.3 比较研究法
第2章 “80后”大学生群体的形成过程与本质规定性
2.1 “80后”大学生群体的形成过程
2.1.1 “80后”大学生群体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
2.1.2 “80后”大学生群体的形成过程
2.2 “80 后”大学生群体的本质规定性
2.2.1 “80后”大学生群体受“青年”本质的根本限定
2.2.2 “80后”大学生群体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本质规定性
第3章 “80后”大学生群体的评价概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3.1 “80后”大学生群体的评价概况
3.2 “80后”大学生群体评价问题的影响因素分析
3.2.1 媒体立场的对立导致迥然相异的评价
3.2.2 衡量标准的错位导致主观臆断的结论
3.2.3 科学方法的缺失导致以偏盖全的判断
第4章 正确评价“80 后”大学生群体的理论依据
4.1 正确评价“80 后”大学生群体必须以马克思主义青年观为指导
4.2 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基本内容
4.2.1 关于青年的地位与作用
4.2.2 关于青年的特点与需要
4.2.3 关于青年教育
4.3 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当代价值
4.3.1 马克思主义青年观为正确认识当代青年奠定了理论基础
4.3.2 马克思主义青年观为正确认识当代青年提供了方法论原则
4.3.3 马克思主义青年观为当代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指明了方向
第5章 “80 后”大学生群体的评价与启示
5.1 对“80 后”大学生群体的整体评价
5.2 “80 后”大学生群体评价问题的相关启示
5.2.1 认识青年的基本态度
5.2.2 评价青年的基本原则
5.2.3 教育青年的基本要求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发表的学术论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80后”评价问题的争论与演变——兼论认识当代青年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J]. 张瑜,白杨. 思想理论教育. 2010(21)
[2]“80后”大学生思想特点与行为方式:研究现状、问题与对策[J]. 张瑜,白杨.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0(07)
[3]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若干思考[J]. 李家珉. 思想理论教育. 2009(07)
[4]“80后”大学生思想特点调查分析[J]. 田辉,戚家勇.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09(05)
[5]大众流行文化的嬗变对“80后”大学生的影响[J]. 步德胜,李勇. 中国青年研究. 2009(01)
[6]对80后青年学生的再认识和有效引导[J]. 胡树祥,杨直凡.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08(11)
[7]改革开放30年对“80后”特征形成的影响[J]. 李华松. 中国青年研究. 2008(11)
[8]“8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国高等教育发展[J]. 王传中,朱伟. 思想教育研究. 2008(10)
[9]准确把握“80后”的成长特点 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J]. 翁铁慧. 思想理论教育. 2008(19)
[10]用抗震救灾伟大精神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J]. 李卫红. 高校理论战线. 2008(08)
本文编号:2903148
【文章来源】:清华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选题背景及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相关研究
1.2.2 国内相关研究
1.2.3 国内相关研究存在的主要不足
1.3 研究方法
1.3.1 文献研究法
1.3.2 系统分析法
1.3.3 比较研究法
第2章 “80后”大学生群体的形成过程与本质规定性
2.1 “80后”大学生群体的形成过程
2.1.1 “80后”大学生群体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
2.1.2 “80后”大学生群体的形成过程
2.2 “80 后”大学生群体的本质规定性
2.2.1 “80后”大学生群体受“青年”本质的根本限定
2.2.2 “80后”大学生群体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本质规定性
第3章 “80后”大学生群体的评价概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3.1 “80后”大学生群体的评价概况
3.2 “80后”大学生群体评价问题的影响因素分析
3.2.1 媒体立场的对立导致迥然相异的评价
3.2.2 衡量标准的错位导致主观臆断的结论
3.2.3 科学方法的缺失导致以偏盖全的判断
第4章 正确评价“80 后”大学生群体的理论依据
4.1 正确评价“80 后”大学生群体必须以马克思主义青年观为指导
4.2 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基本内容
4.2.1 关于青年的地位与作用
4.2.2 关于青年的特点与需要
4.2.3 关于青年教育
4.3 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当代价值
4.3.1 马克思主义青年观为正确认识当代青年奠定了理论基础
4.3.2 马克思主义青年观为正确认识当代青年提供了方法论原则
4.3.3 马克思主义青年观为当代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指明了方向
第5章 “80 后”大学生群体的评价与启示
5.1 对“80 后”大学生群体的整体评价
5.2 “80 后”大学生群体评价问题的相关启示
5.2.1 认识青年的基本态度
5.2.2 评价青年的基本原则
5.2.3 教育青年的基本要求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发表的学术论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80后”评价问题的争论与演变——兼论认识当代青年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J]. 张瑜,白杨. 思想理论教育. 2010(21)
[2]“80后”大学生思想特点与行为方式:研究现状、问题与对策[J]. 张瑜,白杨.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0(07)
[3]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若干思考[J]. 李家珉. 思想理论教育. 2009(07)
[4]“80后”大学生思想特点调查分析[J]. 田辉,戚家勇.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09(05)
[5]大众流行文化的嬗变对“80后”大学生的影响[J]. 步德胜,李勇. 中国青年研究. 2009(01)
[6]对80后青年学生的再认识和有效引导[J]. 胡树祥,杨直凡.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08(11)
[7]改革开放30年对“80后”特征形成的影响[J]. 李华松. 中国青年研究. 2008(11)
[8]“8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国高等教育发展[J]. 王传中,朱伟. 思想教育研究. 2008(10)
[9]准确把握“80后”的成长特点 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J]. 翁铁慧. 思想理论教育. 2008(19)
[10]用抗震救灾伟大精神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J]. 李卫红. 高校理论战线. 2008(08)
本文编号:290314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hifanjiaoyulunwen/29031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