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仪典教育功能的实现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08 09:02
具有“潜在课程”性质的大学仪典是大学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教育作用。本研究运用文献分析法、个案分析法等方法,对大学仪典教育功能的原型进行了的解析,阐述了其教育功能,在此基础之上,笔者尝试对大学仪典的发生机制进行了解读,并直面我国大学仪典教育功能实现所面临的困境,最后通过对成功个案的分析,对提升我国大学仪典教育功能的功效进行了初步的思考。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本论文之绪论。该部分首先对论文的选题缘由、论文中涉及到的基本概念进行阐述,之后在对已有相关研究进行梳理的基础上指出其不足之处,最后指出了本文的研究方法、研究思路、研究的重难点及创新点。第二部分,大学仪典的原型解析。该部分从人类学的研究视角出发,在借鉴已有研究的基础之上,按照形式与内涵的差异,将纷繁复杂的大学仪典分为:通过性仪典、祭祀性仪典、欢庆仪典、战争仪典等四类,并结合大学中大的具体仪典活动对之进行了简要的注释。第三部分,大学仪典的教育功能及其发生机制。本部分通过深入分析得出大学仪典的教育功能主要为:“象征”与“诠释”、“通过”与“秩序”、“传承”与“融合”、“潜在”与“渗透”,并尝试以潜认...
【文章来源】:西南大学重庆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中山大学2008界毕业典礼
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于仪典参与者意义非凡。(二)祭祀性仪典我国著名的民俗学家钟敬文指出“祭祀在传统上驱避灾祸的一种行为惯制,它世代传承,具有相应谢神、拜神等活动形式,可以强化氏族、部落、家大学仪典中的祭祀行为保留并因地因时作出了对祭调整,使得祭祀仪典的结构意义得以彰显。国旗、是耀眼的具有的神圣感召力精神符号,入党等仪式使命,奏乐、齐颂等祭祀活动增强了仪典的集体性典引导参与者步入人类精英分子的精神世界,感受中的精神符号在给仪式参与者鼓舞和心理呵护的同聚力。
图3.西南大学2009年国防生迎新晚会,在特定的时的缓解和长期积蓄的情感的及时释放。(四)战争仪典战争仪典是既定群体旨在维持成员竞领袖而模拟战争行为的活动。通过模仿战竞争中包含对己方人员的支持及对英勇利者表示认同和接纳。大学日常生活中动属于此类仪典。在此仪典中,学生通队员的支持,通过颁发奖状证书、奖品此,学生的集体意识和英雄情节得到强化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结构主义视阈下的仪式解读——读《仪式过程:结构与反结构》[J]. 张建军. 社会科学论坛(学术评论卷). 2009(06)
[2]教育中的仪式:演示、模仿、跨文化[J]. 克里斯托弗·乌尔夫,赵雅量.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09(02)
[3]身份的转换:毕业典礼的学校逻辑[J]. 程天君. 教育研究与实验. 2009(01)
[4]仪式文化对群体心态的影响作用[J]. 唐靖.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4)
[5]文化独特的外现形式——仪式[J]. 李育红,杨永燕. 广西社会科学. 2008(05)
[6]学校升旗仪式的社会学分析——关于邯郸市某小学升旗仪式的个案研究[J]. 张双艳,王海燕,岳慧芳. 教育科学研究. 2008(04)
[7]范·根纳普及其《通过仪礼》[J]. 岳永逸. 民俗研究. 2008(01)
[8]对学校生活中仪式的道德审视[J]. 倪辉. 江苏教育研究. 2008(03)
[9]上、下课仪式的观察与思考[J]. 沈斌,陶洁. 上海教育科研. 2007(10)
[10]文化的系统审视[J]. 刘芳君. 系统科学学报. 2007(04)
博士论文
[1]象征与意义:叶青村纳西族宗教仪式研究[D]. 鲍江.中央民族大学 2003
硕士论文
[1]论学校常规活动仪式的育人功能[D]. 李红真.河南大学 2009
[2]18岁成人仪式教育活动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D]. 王彩霞.华东师范大学 2008
[3]中华礼文化与大学生礼仪教育研究[D]. 王宗源.首都师范大学 2008
[4]毕业典礼的教育文化研究[D]. 刘丽.华东师范大学 2007
[5]学生学校生活的社会学分析[D]. 赵子涵.首都师范大学 2005
[6]课堂教学仪式的社会学分析[D]. 于鹏飞.曲阜师范大学 2004
[7]文化视野中的环境教育[D]. 苗军.辽宁师范大学 2002
[8]制度文化概论[D]. 钱斌.合肥工业大学 2002
[9]论企业战略重组与企业文化重构[D]. 陈亚军.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02
本文编号:2904829
【文章来源】:西南大学重庆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中山大学2008界毕业典礼
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于仪典参与者意义非凡。(二)祭祀性仪典我国著名的民俗学家钟敬文指出“祭祀在传统上驱避灾祸的一种行为惯制,它世代传承,具有相应谢神、拜神等活动形式,可以强化氏族、部落、家大学仪典中的祭祀行为保留并因地因时作出了对祭调整,使得祭祀仪典的结构意义得以彰显。国旗、是耀眼的具有的神圣感召力精神符号,入党等仪式使命,奏乐、齐颂等祭祀活动增强了仪典的集体性典引导参与者步入人类精英分子的精神世界,感受中的精神符号在给仪式参与者鼓舞和心理呵护的同聚力。
图3.西南大学2009年国防生迎新晚会,在特定的时的缓解和长期积蓄的情感的及时释放。(四)战争仪典战争仪典是既定群体旨在维持成员竞领袖而模拟战争行为的活动。通过模仿战竞争中包含对己方人员的支持及对英勇利者表示认同和接纳。大学日常生活中动属于此类仪典。在此仪典中,学生通队员的支持,通过颁发奖状证书、奖品此,学生的集体意识和英雄情节得到强化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结构主义视阈下的仪式解读——读《仪式过程:结构与反结构》[J]. 张建军. 社会科学论坛(学术评论卷). 2009(06)
[2]教育中的仪式:演示、模仿、跨文化[J]. 克里斯托弗·乌尔夫,赵雅量.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09(02)
[3]身份的转换:毕业典礼的学校逻辑[J]. 程天君. 教育研究与实验. 2009(01)
[4]仪式文化对群体心态的影响作用[J]. 唐靖.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4)
[5]文化独特的外现形式——仪式[J]. 李育红,杨永燕. 广西社会科学. 2008(05)
[6]学校升旗仪式的社会学分析——关于邯郸市某小学升旗仪式的个案研究[J]. 张双艳,王海燕,岳慧芳. 教育科学研究. 2008(04)
[7]范·根纳普及其《通过仪礼》[J]. 岳永逸. 民俗研究. 2008(01)
[8]对学校生活中仪式的道德审视[J]. 倪辉. 江苏教育研究. 2008(03)
[9]上、下课仪式的观察与思考[J]. 沈斌,陶洁. 上海教育科研. 2007(10)
[10]文化的系统审视[J]. 刘芳君. 系统科学学报. 2007(04)
博士论文
[1]象征与意义:叶青村纳西族宗教仪式研究[D]. 鲍江.中央民族大学 2003
硕士论文
[1]论学校常规活动仪式的育人功能[D]. 李红真.河南大学 2009
[2]18岁成人仪式教育活动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D]. 王彩霞.华东师范大学 2008
[3]中华礼文化与大学生礼仪教育研究[D]. 王宗源.首都师范大学 2008
[4]毕业典礼的教育文化研究[D]. 刘丽.华东师范大学 2007
[5]学生学校生活的社会学分析[D]. 赵子涵.首都师范大学 2005
[6]课堂教学仪式的社会学分析[D]. 于鹏飞.曲阜师范大学 2004
[7]文化视野中的环境教育[D]. 苗军.辽宁师范大学 2002
[8]制度文化概论[D]. 钱斌.合肥工业大学 2002
[9]论企业战略重组与企业文化重构[D]. 陈亚军.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02
本文编号:290482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hifanjiaoyulunwen/29048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