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师范教育论文 >

供给与需求:高校工程人才培养结构分析

发布时间:2021-03-27 05:24
  工程人才的培养一直是我国高等教育领域关注的主要问题,本文结合当前国家和社会对工程人才的需求以及高校工程人才培养的现状,分析了目前高等工程人才培养在层次结构和专业结构方面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分析问题形成的原因,并结合未来我国对不同层次和类型工程人才的需求,对高等工程人才培养的层次结构和专业结构提出了改进建议。 

【文章来源】: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13,34(01)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7 页

【部分图文】:

供给与需求:高校工程人才培养结构分析


图12001年2010年不同层次工学专业招生数图zzao}年一zoo年不同层次工学专业招生数、在校生数、毕业生数的增幅情况

毕业生,专科,工学,专科层次


其次是硕士层次,再次是本科和博士层次。从2003年开始,专科层次的招生数超过本科,之后专科的招生数始终居于首位,这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进入21世纪后,我们高等教育开始重新重视专科教育的发展。但也应看到,自2006年之后,专业层次的招生数呈现较为平稳的增长,而本科层次的招生数却一直保持直线型的增长趋势。硕士层次招生数的增幅居于第二位,则与工程硕士学位的开设不无关系。图3和图2显示,2001年-2010年,四个层次的在校生数均在增长,其中增幅最大的是专科层次,其次是硕士层次,再次是博士和本科层次。随着专科生的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尤其是自2003年开始超过本科,到2005年,专科层次的在校生数在四个层次中居首,之后一直保持。但随着本科层次的在校生数的直线型增长,到2010年,本科层次和专科层次的在校生数已经基本持平。而硕士层次和博士层次的在校生数,虽然绝对数量少于本科,增幅却超过了本科。从图4和图2可看出,2001年-2010年间,四个层次的毕业生数均在增长,其中增幅最大的是专科层次,其次是硕士层次,再次是本科和博士层次。因为2003年专科层次的招生人数开始超过本科,因此自2005年开始,专科层次的毕业生数也超过本科,在四个层次中居首。截至2010年,专科层次的工学毕业生占高校工学毕业生的58.3%,本科层次的工学毕业生占36.2%,硕士和博士层次的占5.5%,专科与本科及以上层次的人数比为1.4:1。综合上图进行分析,2001年至2010年我国不同层次高等工程人才的招生数、在校生数和毕业生数都在增加。其中,2001、2002年,专科层次的

大类招生,工科,增长情况,交通运输


矿类专业2010年的招生数是2001年的6.9倍,交通运输类专业是6.6倍,测绘类专业和化工制药等专业则增长了5.3倍和4.1倍,机械、土建和轻工纺织食品都在3倍以上。图6则显示了自2010年与2001年相比较,各个专业毕业生的增长情况,所有专业的毕业生规模都有所扩大。其中交通运输、生物工程、武器、地矿和环境与安全专业的毕业生数增长最快,分别增长了13.5倍、12.6倍、9.4倍、8.3倍和7.7倍,另外,测绘、电气信息、机械、化工制药和轻纺食品专业的毕业生规模也增长较快。·122·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3年第1期)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我国高等工程教育转型:历史变迁与当代实践逻辑[J]. 李志峰,陈莉.  高校教育管理. 2019(04)
[2]少数民族高层次工程科技人才的培养路径与政策建议[J]. 康乐.  民族高等教育研究. 2019(01)
[3]“一带一路”战略视角下的城市轨道交通人才培养新思考[J]. 刘杰,胡万欣,李耀南.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7(03)
[4]高等工程人才培养的系统化集成研究[J]. 杨毅,刘威,姜迎.  价值工程. 2016(13)
[5]我国地方高校高等工程教育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改革方向探析[J]. 陈良,张海燕,郭瑞丽,贾鑫.  时代教育. 2015(11)
[6]现代高端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构建——以上海理工大学改革实践为例[J]. 王张琦,孙跃东,姚俭.  研究生教育研究. 2015(02)
[7]浅析工程教育实施探索——以软件工程专业为例[J]. 吕国英,李茹.  工业和信息化教育. 2014(12)

硕士论文
[1]云南高校本科人才培养质量保障QFD模型构建及对策研究[D]. 戴小梅.昆明理工大学 2018
[2]我国高等工程人才供给与制造业发展对接问题研究[D]. 叶如婧.南京工业大学 2016
[3]高等工程教育与新能源产业发展协同与响应机制研究[D]. 陈明月.中国矿业大学 2016



本文编号:31029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hifanjiaoyulunwen/31029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4ce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