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强基计划”的政策布局与实践审思——基于36所试点高校的文本分析
发布时间:2021-04-14 08:48
2020年开始的"强基计划"是我国探索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新举措。通过分析36所试点高校"强基计划"的政策文本发现:在招生办法上,高校设定的招生对象与条件强调高考成绩,招生专业与计划聚焦基础学科,招生考试与录取程序力求细致规范;在培养方案上,设定灵活与个性化的培养目标与模式,制定集合各类学术资源的配套保障措施;在规范管理上,开辟多渠道信息咨询方式,实行招生考试、录取、培养全过程多主体监督举措。36所试点高校的"强基计划"紧密围绕国家战略需求,政策措施遵循教育部的有关规定,政策目标具备较充分的转化条件;但是,在实践中试点高校还需充分认识"强基计划"的价值导向、进一步规范"强基计划"落地的具体措施、处理好政策实施中的诸多问题。
【文章来源】:中国考试. 2020,(07)CSSCI
【文章页数】:9 页
【部分图文】:
36所试点高校“强基计划”招生考试与录取程序流程图
36所试点高校在“强基计划”招生简章中明确了招生考试与录取程序,包括考生报名、统一高考、确定入围名单、学校考核、综合成绩折算、确定预录取名单等流程,见图3。图3 36所试点高校“强基计划”招生考试与录取程序流程图
对于计划招生人数,除5所高校未在招生简章中明确外(2),在其余31所高校中(见表3):计划招收人数在0~50人之间的有4所,占比12.9%;计划招收人数在51~100人之间的有9所,占比29.0%;计划招收人数在101~150人之间的有11所,占比35.5%;计划招收人数在151~200人之间的有3所,占比9.7%;计划招收人数在200人以上的有4所,占比12.9%。与各高校招生专业设置数量进行对比可见,试点高校“强基计划”招生人数与专业设置数量成正比,即招生专业设置数量越多的高校,相应地计划招生人数也越多。具体到各专业计划招生人数,见图2。文史类专业中,哲学类、历史学类与中国语言文学类专业分别招收271人、224人、173人。理工类专业中,招生人数位列前三的为数学类、物理学类、生物学类专业。由于基础医学类、信息与科学类,以及核科学与技术类专业的开设频次较少,因而计划招生人数也较少。从中可以看出,31所公布招生人数的试点高校各类专业招生人数与各专业设置频次成正比,即专业设置频次越高,招生人数也越多。此外,在统计试点高校各类专业计划招生人数时发现,除个别高校单个专业招生人数在50人以上外,大部分高校单个专业的招生人数在20~35人之间。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教育政策价值分析的三维模式[J]. 刘复兴. 教育研究. 2002(04)
本文编号:3137036
【文章来源】:中国考试. 2020,(07)CSSCI
【文章页数】:9 页
【部分图文】:
36所试点高校“强基计划”招生考试与录取程序流程图
36所试点高校在“强基计划”招生简章中明确了招生考试与录取程序,包括考生报名、统一高考、确定入围名单、学校考核、综合成绩折算、确定预录取名单等流程,见图3。图3 36所试点高校“强基计划”招生考试与录取程序流程图
对于计划招生人数,除5所高校未在招生简章中明确外(2),在其余31所高校中(见表3):计划招收人数在0~50人之间的有4所,占比12.9%;计划招收人数在51~100人之间的有9所,占比29.0%;计划招收人数在101~150人之间的有11所,占比35.5%;计划招收人数在151~200人之间的有3所,占比9.7%;计划招收人数在200人以上的有4所,占比12.9%。与各高校招生专业设置数量进行对比可见,试点高校“强基计划”招生人数与专业设置数量成正比,即招生专业设置数量越多的高校,相应地计划招生人数也越多。具体到各专业计划招生人数,见图2。文史类专业中,哲学类、历史学类与中国语言文学类专业分别招收271人、224人、173人。理工类专业中,招生人数位列前三的为数学类、物理学类、生物学类专业。由于基础医学类、信息与科学类,以及核科学与技术类专业的开设频次较少,因而计划招生人数也较少。从中可以看出,31所公布招生人数的试点高校各类专业招生人数与各专业设置频次成正比,即专业设置频次越高,招生人数也越多。此外,在统计试点高校各类专业计划招生人数时发现,除个别高校单个专业招生人数在50人以上外,大部分高校单个专业的招生人数在20~35人之间。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教育政策价值分析的三维模式[J]. 刘复兴. 教育研究. 2002(04)
本文编号:313703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hifanjiaoyulunwen/31370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