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通识教育中的人文课程设计研究
发布时间:2021-06-17 07:23
现代高等教育是启蒙思想的产物,然而随着工具主义在世界范围内的大获全胜,大学精神在技术理性、功利主义的侵蚀下慢慢退化,高等教育逐渐演变成技术教育,大学教育在发展中被不断地“实用化”和“外在化”。大学教育中的人文理念也日益丧失其地位,学生的人文素养降低,丧失本土文化认同感,缺乏对多元文化的理解与文化批判精神。因此如果大学教育还仅仅停留在专业教育,势必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学生的自我追求及教育自身富含的丰富意义。在这种背景下通时教育的开展与研究就显得尤为迫切。本文并没有对通识教育做面面俱到地研究,而是选择通识教育的核心:通识课程作为研究对象。以通时教育中的人文课程设计为视角,依托课程论,对什么是通识教育、什么是通识课程、人文课程设计的理论依据等几个基本问题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对高校通时教育的人文课程目标、人文课程内容、人文课程组织进行深入探讨,试图寻找出适合我国国情,符合时代需要的通识教育人文课程设计范式。通识教育的课程设计问题是一个极具理论价值又有现实意义的研究课题,它不仅可以拓宽通识教育的研究领域,而且可以为我国高校通时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理论支持与实践指导,促进通识教育的建设。本文的创...
【文章来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选题的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概况
1.3.1 国外研究动态
1.3.2 国内研究动态
1.3.3 国内外研究述评
1.4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4.1 研究的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本文研究的可能创新之处和重难点
1.5.1 研究的可能创新之处
1.5.2 研究的重难点
第二章 通识教育的内涵与通识课程
2.1 通识教育的起源及发展
2.1.1 自由教育
2.1.2 自由教育与通识教育的关系
2.2 通识教育的内涵
2.2.1 “字义学”解释
2.2.2 “性质论”解释
2.2.3 “目的论”解释
2.2.4 “课程论”解释
2.3 通识课程
2.3.1 课程
2.3.2 通识课程
2.3.3 通识课程的分类
第三章 通识教育人文课程设计的理论依据
3.1 人文教育的基本界定
3.1.1 人文学科的内涵
3.1.2 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冲突与融合
3.2 人文通识课程的课程设计取向
3.2.1 课程设计取向的分类
3.3 人文通识课程设计的思想基础
3.3.1 哲学基础
3.3.2 社会学基础
3.3.3 心理学基础
第四章 高校通识教育人文课程的课程目标
4.1 课程目标的一般意义
4.1.1 课程目标的含义
4.1.2 课程目标与通识教育的目的
4.1.3 课程目标与高校的培养目标
4.2 课程目标的来源
4.2.1 学生的需要
4.2.2 社会生活的需要
4.2.3 学科的发展
4.3 高校通识教育人文课程课程目标的确立
第五章 高校通识教育的人文课程内容
5.1 新型通识教育的人文课程知识观
5.2 通识教育人文课程的内容模块
5.2.1 世界文明与文化
5.2.2 哲学与道德
5.2.3 文学与艺术
5.2.4 历史研究
5.2.5 中国传统文化
5.3 通识教育中的潜在人文课程
第六章 高校通识教育的人文课程组织
6.1 人文课程的横向组织
6.1.1 人文通识课程横向组织的范围研究
6.1.2 课程横向组织的均衡性原则
6.2 人文通识课程的纵向组织
6.2.1 人文通识课程的纵向组织要素
6.2.2 人文通识课程的组织形式及心理学原理
6.2.3 人文通识课程纵向组织的具体形式
6.3 人文通识课程横向组织与纵向组织的融合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试析通识教育之潜在通识课程——以台湾中原大学为例[J]. 张寿松,徐辉. 高等农业教育. 2005(02)
[2]加强大学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建设[J]. 张岂之. 中国高教研究. 2004(04)
[3]现代高等教育:绿色·科学·人文[J]. 杨叔子. 中国高教研究. 2002(08)
[4]文化素质教育应确立全人教育理念[J]. 文辅相. 高等教育研究. 2002(01)
[5]是“育人” 非“制器”——再谈人文教育的基础地位[J]. 杨叔子. 高等教育研究. 2001(02)
[6]文化素质教育与创造性培养[J]. 胡显章,李曼丽. 高等教育研究. 2000(01)
[7]现代大学与人文教育[J]. 杨叔子. 高等教育研究. 1999(04)
[8]人文教育:情感、责任感、价值观[J]. 杨叔子. 南京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01)
本文编号:3234751
【文章来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选题的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概况
1.3.1 国外研究动态
1.3.2 国内研究动态
1.3.3 国内外研究述评
1.4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4.1 研究的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本文研究的可能创新之处和重难点
1.5.1 研究的可能创新之处
1.5.2 研究的重难点
第二章 通识教育的内涵与通识课程
2.1 通识教育的起源及发展
2.1.1 自由教育
2.1.2 自由教育与通识教育的关系
2.2 通识教育的内涵
2.2.1 “字义学”解释
2.2.2 “性质论”解释
2.2.3 “目的论”解释
2.2.4 “课程论”解释
2.3 通识课程
2.3.1 课程
2.3.2 通识课程
2.3.3 通识课程的分类
第三章 通识教育人文课程设计的理论依据
3.1 人文教育的基本界定
3.1.1 人文学科的内涵
3.1.2 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冲突与融合
3.2 人文通识课程的课程设计取向
3.2.1 课程设计取向的分类
3.3 人文通识课程设计的思想基础
3.3.1 哲学基础
3.3.2 社会学基础
3.3.3 心理学基础
第四章 高校通识教育人文课程的课程目标
4.1 课程目标的一般意义
4.1.1 课程目标的含义
4.1.2 课程目标与通识教育的目的
4.1.3 课程目标与高校的培养目标
4.2 课程目标的来源
4.2.1 学生的需要
4.2.2 社会生活的需要
4.2.3 学科的发展
4.3 高校通识教育人文课程课程目标的确立
第五章 高校通识教育的人文课程内容
5.1 新型通识教育的人文课程知识观
5.2 通识教育人文课程的内容模块
5.2.1 世界文明与文化
5.2.2 哲学与道德
5.2.3 文学与艺术
5.2.4 历史研究
5.2.5 中国传统文化
5.3 通识教育中的潜在人文课程
第六章 高校通识教育的人文课程组织
6.1 人文课程的横向组织
6.1.1 人文通识课程横向组织的范围研究
6.1.2 课程横向组织的均衡性原则
6.2 人文通识课程的纵向组织
6.2.1 人文通识课程的纵向组织要素
6.2.2 人文通识课程的组织形式及心理学原理
6.2.3 人文通识课程纵向组织的具体形式
6.3 人文通识课程横向组织与纵向组织的融合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试析通识教育之潜在通识课程——以台湾中原大学为例[J]. 张寿松,徐辉. 高等农业教育. 2005(02)
[2]加强大学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建设[J]. 张岂之. 中国高教研究. 2004(04)
[3]现代高等教育:绿色·科学·人文[J]. 杨叔子. 中国高教研究. 2002(08)
[4]文化素质教育应确立全人教育理念[J]. 文辅相. 高等教育研究. 2002(01)
[5]是“育人” 非“制器”——再谈人文教育的基础地位[J]. 杨叔子. 高等教育研究. 2001(02)
[6]文化素质教育与创造性培养[J]. 胡显章,李曼丽. 高等教育研究. 2000(01)
[7]现代大学与人文教育[J]. 杨叔子. 高等教育研究. 1999(04)
[8]人文教育:情感、责任感、价值观[J]. 杨叔子. 南京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01)
本文编号:323475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hifanjiaoyulunwen/3234751.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