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材料人才培养与现代产业融合的探索
发布时间:2021-08-06 17:07
稀土作为稀缺的战略资源,在应对国际贸易摩擦上,是我国与欧美博弈的一张"王牌",但我国稀土领域人才培养薄弱,未成体系和规模。材料是工业现代化的基础,因此稀土材料领域人才培养将是各国博弈的主战场。该文就中国稀土材料人才培养与现代产业融合进行了总结概括,希望能探索出稀土材料领域人才的培养思路。
【文章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2020,(48)
【文章页数】:3 页
【文章目录】:
一、引言
二、稀土材料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7]
三、稀土材料人才培养与现代产业融合的途径[8-9]
1. 稀土材料高端专业人才培养与多学科专业交叉融合的探索。
2. 稀土材料专业特色与现代产业融合的课程体系建设与实践。
3. 稀土材料企业与学校协同开展工程实践培育高端人才。
4. 稀土材料高端人才的国际化教育推进与国际竞争能力培养。
四、总结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产业化路径下高校学科群建筑的设计策略——以南京大学仙林校区人工智能楼和军民融合楼为例[J]. 宁汇霖,谢忠雄,程超. 华中建筑. 2020(08)
[2]资源型经济现代化经济体系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分析——以山西省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改区为例[J]. 李玲娥,王亚丽,王园园,张丽丽.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20(07)
[3]新工科背景下应用化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与实践——以青岛农业大学应用化学专业为例[J]. 王修中,徐鲁斌,龚良玉. 大学化学. 2020(10)
[4]学科交叉融合的创新型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以江科大智能海洋监测、分析与管理团队为例[J]. 丹媛媛,于化龙,田阿利,陈立庄,高尚,郑尚. 高教学刊. 2020(19)
[5]多元、交叉与协同:学科融合背景下对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思考——以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为例[J]. 李华君. 新闻与写作. 2020(07)
[6]“一带一路”背景下高校国际化教育发展的多元主体合作研究——基于弹簧模型的合力分析[J]. 张宁,张澜,左丽,陈延鑫,Michael Reed. 信息与管理研究. 2020(Z1)
[7]新工科建设背景下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的改革与实践——以云南大学制药工程专业为例[J]. 曹秋娥,刘世熙,陆冬梅. 大学化学. 2020(10)
[8]民族文化创意产业现代学徒制模式下银饰刺绣蜡染产业工匠人才培养的探索——以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 王廷荣. 轻纺工业与技术. 2020(06)
[9]企校协同“四跨”式机器人学院双创人才培养——东莞理工学院粤港机器人学院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 丁文霞,胡耀华,任斌,胡亚伟. 东莞理工学院学报. 2020(03)
[10]加强现代共有物观念培育,促进校企共建产业的发展——以重庆现代服务业职教集团校企共建产业平台运行机制为例[J]. 李晨曦.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 2020(06)
本文编号:3326160
【文章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2020,(48)
【文章页数】:3 页
【文章目录】:
一、引言
二、稀土材料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7]
三、稀土材料人才培养与现代产业融合的途径[8-9]
1. 稀土材料高端专业人才培养与多学科专业交叉融合的探索。
2. 稀土材料专业特色与现代产业融合的课程体系建设与实践。
3. 稀土材料企业与学校协同开展工程实践培育高端人才。
4. 稀土材料高端人才的国际化教育推进与国际竞争能力培养。
四、总结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产业化路径下高校学科群建筑的设计策略——以南京大学仙林校区人工智能楼和军民融合楼为例[J]. 宁汇霖,谢忠雄,程超. 华中建筑. 2020(08)
[2]资源型经济现代化经济体系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分析——以山西省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改区为例[J]. 李玲娥,王亚丽,王园园,张丽丽.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20(07)
[3]新工科背景下应用化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与实践——以青岛农业大学应用化学专业为例[J]. 王修中,徐鲁斌,龚良玉. 大学化学. 2020(10)
[4]学科交叉融合的创新型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以江科大智能海洋监测、分析与管理团队为例[J]. 丹媛媛,于化龙,田阿利,陈立庄,高尚,郑尚. 高教学刊. 2020(19)
[5]多元、交叉与协同:学科融合背景下对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思考——以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为例[J]. 李华君. 新闻与写作. 2020(07)
[6]“一带一路”背景下高校国际化教育发展的多元主体合作研究——基于弹簧模型的合力分析[J]. 张宁,张澜,左丽,陈延鑫,Michael Reed. 信息与管理研究. 2020(Z1)
[7]新工科建设背景下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的改革与实践——以云南大学制药工程专业为例[J]. 曹秋娥,刘世熙,陆冬梅. 大学化学. 2020(10)
[8]民族文化创意产业现代学徒制模式下银饰刺绣蜡染产业工匠人才培养的探索——以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 王廷荣. 轻纺工业与技术. 2020(06)
[9]企校协同“四跨”式机器人学院双创人才培养——东莞理工学院粤港机器人学院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 丁文霞,胡耀华,任斌,胡亚伟. 东莞理工学院学报. 2020(03)
[10]加强现代共有物观念培育,促进校企共建产业的发展——以重庆现代服务业职教集团校企共建产业平台运行机制为例[J]. 李晨曦.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 2020(06)
本文编号:332616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hifanjiaoyulunwen/3326160.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