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师范教育论文 >

西安大学生网络人际交往现状研究 ——以“校内网”为个案

发布时间:2021-08-19 12:38
  “一个人在成为大学生的同时,也就成为一个标准的网民”,大学生拥有上网的便利条件。限于精力和阅历的不足,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大部分发生在校园。随着上网人数和时间的持续增长,在线活动对大学生人际交往影响不断加深。西安高等院校众多,大多数新校区位于“大学城”(高校园区),密集度很高,为大学生校内以及校际间往来提供了便利的条件。选择以西安大学生网络人际交往为研究个案,以小见大。本研究以互联网的实用性功能为切入点,以实名制下西安大学生基于校内网(xiaonei.com)平台进行的网络人际交往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运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结合文献对大学生网络人际交往行为进行简明扼要地分析。西安大学生网络人际交往现状如下:网络人际交往是现实人际交往的延伸和拓展,线上与线下交往相互融合,规模以10~60人为主,互动多发生在核心圈子中;网络人际交往呈现出趋真化、本地化特征;使用手机上网进行人际交往为数不多但增长潜力很大;少数大学生网络成瘾;在人际关系网中的位置决定了其影响力不同。有别于匿名网络人际交往,网络实名制有助于提升网络人际交往的真实成分,增强网络的实用性,这对大学生诚信行为的养成有着积极... 

【文章来源】:西北大学陕西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西安大学生网络人际交往现状研究 ——以“校内网”为个案


互动关系越多,关系密度越大

人际关系网,关系网,辐射式,群体


位置决定了个体在网络人际关系网中的地位和影响力网络人际关系网有许多模型,在本研究中试举两种,分别是辐射式人际关系网和互锁式人际关系网。在辐射式的网络人际关系网(图4所示)中,在这个人际关系网中,个体处于中间位置,其分别和其好友单独链接,其他好友互不链接。在互锁式人际关系网(图5所示)中,处于核心位置的个体和每个个体都有链接关系,处于边缘地带的个体都和邻近的有链接,不相邻的个体可以通过处于核心位置的个体“链接”起来。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网络互动社区大学生人际交往状况分析——以校内网研究为例[J]. 孙鹤.  科技咨询导报. 2007(24)
[2]探析当代大学生网络家园“校内网”的生存状态[J]. 柏希熙.  继续教育研究. 2007(04)
[3]虚拟网络世界里的真实映象——对“校园SNS”传播的意义分析[J]. 袁立庠,张瑞.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07(04)
[4]校内网现象分析[J]. 张广,肖洪,刘昊翔.  北京教育(高教版). 2007(Z1)
[5]社会传播网络分析——传播学研究的新进路[J]. 吴飞.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07(04)
[6]个人真实身份在网络人际传播中的影响[J]. 石磊.  当代传播. 2007(01)
[7]网络社会学的基本议题[J]. 黄少华.  兰州大学学报. 2005(04)
[8]社会网络分析——一种重要的社会学研究方法[J]. 张存刚,李明,陆德梅.  甘肃社会科学. 2004(02)
[9]网络社会在社会结构中的“位置”[J]. 戚攻.  社会. 2004(02)
[10]网络社会学建构[J]. 夏学銮.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01)

硕士论文
[1]虚拟社区的趋“真”化思考[D]. 高如.吉林大学 2007
[2]圈内人际传播特征及对社会发展影响的研究[D]. 祝胜军.江西师范大学 2007
[3]Web2.0及其典型应用研究[D]. 陈慧.华东师范大学 2006
[4]我国Web2.0发展现状与趋势研究[D]. 郑越.北京邮电大学 2006
[5]大学生校园网互动效应研究[D]. 张露华.华中科技大学 2005
[6]论网络交往与社会公德[D]. 刘洪新.延边大学 2004
[7]论网络交往实践[D]. 陈历.福建师范大学 2003
[8]大学生网络交往问题及教育导向策略研究[D]. 夏俊.西南师范大学 2003



本文编号:335142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hifanjiaoyulunwen/335142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95c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