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BBS网络论坛伦理失范问题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1-10-19 21:47
目前,我国各高校基本实现了校园网络化,网络使用人数日益增多。网络已经迅速、多方位地融入了大学生的生活。校园BBS论坛也以其丰富的内容、便捷的操作和自由的氛围,,已经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交流思想、休闲娱乐的重要平台,新型的BBS网络生活方式已逐步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高校BBS论坛就像一把“双刃剑”,给大学生的生活带来很大方便的同时,也引发了许多突出矛盾和问题。由于大学生的健全人格尚未养成,道德修养和行为自律能力尚未定性,易受到网络不良环境的影响,所以大学校园的BBS以其开放的交流环境、隐晦的用户身份,成为了各类网络伦理失范问题的集中区。本文采用了科学的抽象法对BBS伦理失范内涵进行了揭示,利用归纳法概括了它的表现和危害,结合因果分析法分别对BBS伦理失范产生的主观原因、客观原因和制度原因进行了详细分析。笔者还结合了哈贝马斯的商谈伦理学对高校BBS网络论坛伦理问题进行了理论上的分析和探讨。在此基础上,构建了高校BBS网络论坛伦理的原则。在如何应对高校BBS网络论坛伦理失范的问题上,本文阐述了控制的思路,并提出了一些对策措施。
【文章来源】:东北大学辽宁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内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1.2.2 国外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点
第2章 高校BBS网络论坛伦理失范的内涵
2.1 应用伦理学概述
2.1.1 应用伦理学的研究内容
2.1.2 应用伦理学的基本范畴
2.2 网络伦理学概述
2.2.1 网络伦理学的研究内容
2.2.2 网络伦理学的主要特点
2.2.3 网络伦理学的道德要素
2.3 哈贝马斯的商谈伦理学与网络伦理
2.3.1 哈贝马斯的商谈伦理学
2.3.2 商谈伦理学与BBS行为
2.3.3 伦理商谈机制与BBS伦理的构建
2.4 BBS网络伦理失范的界定
2.5 BBS网络伦理的核心要素
2.5.1 道德责任:人的尊严的体现
2.5.2 道德自主:道德选择的自由
2.5.3 公正:基本的道德原则
第3章 高校BBS网络论坛伦理失范的现状
3.1 高校BBS网络论坛伦理失范的问卷调查
3.2 高校BBS网络论坛伦理失范的表现
3.2.1 说谎问题严重,价值评价的淡化
3.2.2 充当“黑客”,侵犯知识产权
3.2.3 侵犯他人隐私,人格观淡化
3.3 高校BBS网络论坛伦理失范的危害
3.3.1 损伤道德情感,造成缺陷人格
3.3.2 产生精神麻木,紊乱价值观取向
3.3.3 心理生理失调,沦为网络奴隶
第4章 高校BBS网络论坛伦理失范的探究
4.1 BBS网络伦理失范的客观原因分析
4.1.1 网络的隐匿性:导致大学生言行的放纵
4.1.2 政治教育功能弱化:致使大学生认知与行为脱节
4.1.3 知识经济的深化:导致全球范围的重智轻德倾向
4.1.4 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引发大学生价值观嬗变
4.2 BBS网络伦理失范的制度原因分析
4.2.1 多元意识形态泛滥导致自律缺乏约束
4.2.2 网络新技术:法律有效界定缺乏
4.3 BBS网络伦理失范的主观原因分析
4.3.1 大学生自身的心理生理发展特点
4.3.2 大学生受BBS影响导致自主意识觉醒
第5章 高校BBS网络论坛伦理的原则和构建措施
5.1 高校BBS网络论坛伦理重建的原则
5.1.1 共享资源的原则
5.1.2 一致同意的原则
5.1.3 自律原则
5.1.4 平等原则
5.2 高校BBS网络论坛伦理的构建措施
5.2.1 强化大学生伦理道德意识
5.2.2 建立监管机制,推广实名制
5.2.3 加强技术研发,完善法律法规
5.2.4 做好伦理劝诫,完善制度约束
5.2.5 注重部门配合,营造和谐气氛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高校公共网络空间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以BBS为中心[J]. 王莉. 时代教育(教育教学). 2010(05)
[2]建立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长效机制探讨[J]. 谢荣华. 卫生职业教育. 2010(08)
[3]高校辅导员应做好大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J]. 李鸿嘉.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0(04)
[4]高校构建大学生诚信伦理的策略[J]. 许辉.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0(04)
[5]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路径浅析[J]. 王璐. 绥化学院学报. 2010(02)
[6]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原因和教育对策[J]. 陈彬,陈冬林,陈钦华. 考试周刊. 2010(15)
[7]青少年网络文化环境分析与探讨[J]. 英昌盛,王军.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0(04)
[8]论全民网络伦理教育机制的构建[J]. 裴俊.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0(02)
[9]由崔真实事件看全球信息伦理构建的必要性[J]. 常敏,蒋卫荣. 浙江档案. 2010(03)
[10]高校心理咨询工作方法探讨[J]. 王铮,张波. 现代商贸工业. 2010(06)
硕士论文
[1]网络伦理研究[D]. 李新.西南师范大学 2004
[2]网络中的伦理问题、原因与对策[D]. 朱银端.浙江大学 2002
本文编号:3445653
【文章来源】:东北大学辽宁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内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1.2.2 国外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点
第2章 高校BBS网络论坛伦理失范的内涵
2.1 应用伦理学概述
2.1.1 应用伦理学的研究内容
2.1.2 应用伦理学的基本范畴
2.2 网络伦理学概述
2.2.1 网络伦理学的研究内容
2.2.2 网络伦理学的主要特点
2.2.3 网络伦理学的道德要素
2.3 哈贝马斯的商谈伦理学与网络伦理
2.3.1 哈贝马斯的商谈伦理学
2.3.2 商谈伦理学与BBS行为
2.3.3 伦理商谈机制与BBS伦理的构建
2.4 BBS网络伦理失范的界定
2.5 BBS网络伦理的核心要素
2.5.1 道德责任:人的尊严的体现
2.5.2 道德自主:道德选择的自由
2.5.3 公正:基本的道德原则
第3章 高校BBS网络论坛伦理失范的现状
3.1 高校BBS网络论坛伦理失范的问卷调查
3.2 高校BBS网络论坛伦理失范的表现
3.2.1 说谎问题严重,价值评价的淡化
3.2.2 充当“黑客”,侵犯知识产权
3.2.3 侵犯他人隐私,人格观淡化
3.3 高校BBS网络论坛伦理失范的危害
3.3.1 损伤道德情感,造成缺陷人格
3.3.2 产生精神麻木,紊乱价值观取向
3.3.3 心理生理失调,沦为网络奴隶
第4章 高校BBS网络论坛伦理失范的探究
4.1 BBS网络伦理失范的客观原因分析
4.1.1 网络的隐匿性:导致大学生言行的放纵
4.1.2 政治教育功能弱化:致使大学生认知与行为脱节
4.1.3 知识经济的深化:导致全球范围的重智轻德倾向
4.1.4 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引发大学生价值观嬗变
4.2 BBS网络伦理失范的制度原因分析
4.2.1 多元意识形态泛滥导致自律缺乏约束
4.2.2 网络新技术:法律有效界定缺乏
4.3 BBS网络伦理失范的主观原因分析
4.3.1 大学生自身的心理生理发展特点
4.3.2 大学生受BBS影响导致自主意识觉醒
第5章 高校BBS网络论坛伦理的原则和构建措施
5.1 高校BBS网络论坛伦理重建的原则
5.1.1 共享资源的原则
5.1.2 一致同意的原则
5.1.3 自律原则
5.1.4 平等原则
5.2 高校BBS网络论坛伦理的构建措施
5.2.1 强化大学生伦理道德意识
5.2.2 建立监管机制,推广实名制
5.2.3 加强技术研发,完善法律法规
5.2.4 做好伦理劝诫,完善制度约束
5.2.5 注重部门配合,营造和谐气氛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高校公共网络空间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以BBS为中心[J]. 王莉. 时代教育(教育教学). 2010(05)
[2]建立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长效机制探讨[J]. 谢荣华. 卫生职业教育. 2010(08)
[3]高校辅导员应做好大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J]. 李鸿嘉.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0(04)
[4]高校构建大学生诚信伦理的策略[J]. 许辉.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0(04)
[5]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路径浅析[J]. 王璐. 绥化学院学报. 2010(02)
[6]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原因和教育对策[J]. 陈彬,陈冬林,陈钦华. 考试周刊. 2010(15)
[7]青少年网络文化环境分析与探讨[J]. 英昌盛,王军.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0(04)
[8]论全民网络伦理教育机制的构建[J]. 裴俊.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0(02)
[9]由崔真实事件看全球信息伦理构建的必要性[J]. 常敏,蒋卫荣. 浙江档案. 2010(03)
[10]高校心理咨询工作方法探讨[J]. 王铮,张波. 现代商贸工业. 2010(06)
硕士论文
[1]网络伦理研究[D]. 李新.西南师范大学 2004
[2]网络中的伦理问题、原因与对策[D]. 朱银端.浙江大学 2002
本文编号:34456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hifanjiaoyulunwen/34456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