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师范教育论文 >

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能力培养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04 21:12

  本文关键词: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能力培养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广泛的政治参与是现代民主政治的重要特征。我国现今正处在政治体制改革的关键时期,党的十八大通篇以改革者、发展者的声音唱响了政治体制改革的主旋律。政治体制改革重视人民民主的扩大,建立健全广泛的政治参与体制势在必行。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大学生政治参与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我国未来民主政治质量的好坏,同时,大学生政治参与也是其实现政治社会化的重要途径。作为普通公民的大学生兼具青年公民和知识分子的双重身份,是最敏感、最积极的群体,具有激进与先进、批判与反叛、创造力与破坏力共存的特点,政治态度表现出多元化的趋势,政治参与缺乏理性。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能力的培养,有利于维护政治稳定,推动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有利于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同时也有利于大学生自身的全面发展。文章主要研究当代大学生的政治参与能力培养,对大学生的政治参与能力现状和大学生政治参与能力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发现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能力存在诸多问题,如政治认知能力层次较低、政治鉴别能力理性与偏激共存、政治实践被动并且认知与实践脱节、政治参与功利化等。结合大学生的政治参与现状、影响因素、存在的主要问题,分别从国家层面、学校层面、大学生个体层面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首先,国家要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指导作用;疏通大学生的政治参与渠道,搭建完善的政治参与平台;发挥大众传媒的引导作用;合理利用网络引导大学生政治参与;加强对大学生政治参与的法制保障。其次,学校要夯实思想政治教育,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发展校园政治文化建设,加强校园政治实践活动。最后,大学生自身要树立正确的政治意识,提高自我教育的能力,重视自身政治理论素质的提高,培养成熟的政治参与心理和积极参与政治实践。
【关键词】:大学生 政治参与 能力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林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641
【目录】:
  • 致谢3-4
  • 摘要4-5
  • Abstract5-8
  • 第一章 绪论8-16
  • 一、选题依据与意义8-10
  • (一) 选题依据8-9
  • (二) 选题意义9-10
  • 二、研究现状综述10-14
  • (一) 国内研究现状10-13
  • (二) 国外研究现状13-14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14-16
  • (一) 研究内容14
  • (二) 研究创新点14
  • (三) 研究方法14-16
  • 第二章 大学生政治参与能力培养的必要性16-24
  • 一、基本概念解析16-20
  • (一) 政治参与的内涵与参与方式16-18
  • (二) 政治参与能力的基本概念18-19
  • (三) 新中国成立以来大学生政治参与的发展过程19-20
  • 二、大学生政治参与能力培养的重要意义20-24
  • (一) 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进程和政治体制改革的需要21-22
  • (二) 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需要22-23
  • (三) 抵御各种错误政治思潮的需要23
  • (四) 大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23-24
  • 第三章 大学生政治参与能力现状24-37
  • 一、现状与特征24-26
  • (一) 现实政治参与能力的现状与特征24-25
  • (二) 网络政治参与能力的现状与特征25-26
  • 二、大学生政治参与能力存在的主要问题26-29
  • (一) 政治认知积极向上,但停留在感性认识层面26-27
  • (二) 政治鉴别能力增强,但理性与偏激共存27
  • (三) 政治实践被动多于主动,存在知行脱节现象27-29
  • (四) 政治参与动力不足,务实功利性倾向增强29
  • 三、影响大学生政治参与能力的主要因素29-37
  • (一) 政治因素29-30
  • (二) 经济因素30-31
  • (三) 文化因素31
  • (四) 就业压力因素31-32
  • (五) 同辈群体因素32
  • (六) 家庭因素32
  • (七) 校园因素32-33
  • (八) 大众传媒因素33-35
  • (九) 个体差异因素35-37
  • 第四章 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能力的培养对策思考37-49
  • 一、国家层面37-43
  • (一) 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指导作用37-38
  • (二) 疏通大学生政治参与渠道38
  • (三) 发挥大众传媒的引导作用38-40
  • (四) 加强网络引导,创新实践手段40-42
  • (五) 加强对大学生政治参与的法制保障42-43
  • 二、学校层面43-46
  • (一) 夯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43-44
  • (二) 完善思想政治教育人才队伍素质建设44-45
  • (三) 发展校园政治文化,加强校园政治实践活动45-46
  • 三、大学生个体层面46-49
  • (一) 树立正确的政治意识,端正政治参与动机47
  • (二) 提高政治理论素质,增强政治认知能力47
  • (三) 培养政治参与的成熟心理,理性政治参与47-48
  • (四) 积极参与政治实践,变被动为主动48-49
  • 结语49-51
  • 参考文献51-5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关兴;;转型期我国大学生政治参与问题探析[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04期

2 刘金文;陈腾;;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矛盾性的理性解读[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3 娄淑华;仲伟通;马超;;高校大学生政治参与的价值取向及其转向[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4 辛桐;;社会资本与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5 罗志;探讨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J];高教探索;2003年02期

6 韦如梅;从政治社会化看公民政治素质的培育[J];复旦教育论坛;2005年06期

7 娄淑华;张丽敏;;高校大学生政治参与研究综述[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2年01期

8 沈旭红;论大学生的政治参与[J];江苏石油化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9 郭平;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及其拓展[J];毛泽东思想研究;2005年04期

10 安川;;论“思政课”教学对大学生政治参与意识的影响[J];职业时空;2011年11期


  本文关键词: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能力培养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4581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hifanjiaoyulunwen/34581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128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