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师范教育论文 >

新媒体背景下高校马克思主义传播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10 08:14

  本文关键词:新媒体背景下高校马克思主义传播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当今社会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武装必须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促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只有让广大的学生更多地接触学习并掌握马克思主义,了解这个科学理论体系,用科学的理论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才能让他们自主地形成马克思主义信仰,进一步地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用科学的信仰和理论指导规范他们的行为。手机和互联网媒体已经成为当今信息传播的主要媒介,尤其在学生群体中,新型信息技术媒体已经成为大学生最喜爱、最关注的媒体途径,也是他们接受新信息的主要来源。因此,对新媒体背景下马克思主义在高校的传播问题系统地研究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鉴于此,本论文选择新媒体背景下高校马克思主义传播这一课题进行研究。“新媒体”是指不同于传统媒体的信息传播形式。21世纪,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推动了数字、网络等载体的迅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和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新媒体的特征主要包括:丰富的交融性、突出的个体性和传播的即时性。其功能有舆论功能、娱乐功能、文化载体功能、教育功能和信息沟通功能。新媒体背景下高校马克思主义传播面临很多新的机遇,使马克思主义传播更加迅速,传播时间和空间的广度进一步拓展,马克思主义传播有了区别于传统媒介的新途径。新媒体对马克思主义在高校的传播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新媒体下信息内容不可控容易动摇大学生的信念,信息环境的复杂性容易导致大学生丧失道德标准,虚拟环境引发大学生各种心理问题。新媒体背景下,高校马克思主义传播存在传播形式单一,方法陈旧,传播主体与受众匹配错位,管理体制僵硬滞后,主流意识受冲击,产生大学生信仰危机等问题。因此,必须构建高校马克思主义传播新载体,建设高校马克思主义教育网站,稳固思想阵地,增添微信等新传播载体,拓宽流行传播渠道,紧抓即时通讯,提升传播实效,培养专业化高校马克思主义传播队伍。加强教育者媒体素质的培养,组建好全方位育人的教育队伍,培育一批网络技术专门人才。丰富传播形式和传播渠道,传播过程由理论知识向实践活动转化,传播方式要符合大学生喜好,传播渠道要实现多途径和新路径。
【关键词】:新媒体 马克思主义 传播
【学位授予单位】:武汉轻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641;G206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1章 绪论9-17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9-11
  • 1.1.1 研究背景9-10
  • 1.1.2 研究意义10-11
  • 1.2 研究现状述评11-15
  • 1.2.1 国外研究现状述评11-13
  • 1.2.2 国内研究现状述评13-15
  • 1.3 研究方法及创新15-17
  • 1.3.1 研究方法15-16
  • 1.3.2 论文创新16-17
  • 第2章 新媒体及相关理论之界定17-27
  • 2.1 新媒体概述17-23
  • 2.1.1 新媒体的内涵及特征17-19
  • 2.1.2 新媒体的功能19-23
  • 2.2 相关理论之界定23-27
  • 2.2.1 传播学理论23-25
  • 2.2.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25-27
  • 第3章 新媒体背景下高校马克思主义传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27-37
  • 3.1 新媒体背景下高校马克思主义传播面临的机遇27-30
  • 3.1.1 增强了高校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时效性27-28
  • 3.1.2 拓展了高校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时空性28
  • 3.1.3 创新了高校马克思主义传播途径28-30
  • 3.1.4 提高了高校马克思主义传播的互动性30
  • 3.2 新媒体背景下高校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挑战30-33
  • 3.2.1 信息内容不可控性容易动摇大学生的信念31
  • 3.2.2 传播环境的虚拟性容易导致大学生丧失道德标准31-32
  • 3.2.3 虚拟环境引发大学生各种心理问题32-33
  • 3.3 新媒体背景下高校马克思传播存在的主要问题33-37
  • 3.3.1 传播形式单一且方法陈旧33-34
  • 3.3.2 传播主体的单向性与受众匹配错位34
  • 3.3.3 管理体制僵硬滞后34-35
  • 3.3.4 非主流意识的冲击易产生大学生信仰危机35-37
  • 第4章 新媒体背景下有效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对策37-42
  • 4.1 构建高校马克思主义传播新载体37-38
  • 4.1.1 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载体37
  • 4.1.2 增添微信等新传播载体以拓宽流行传播渠道37-38
  • 4.2 合理利用传播队伍38-39
  • 4.2.1 加强教育者媒体素质的培养38
  • 4.2.2 组建好全方位育人的教育队伍38-39
  • 4.2.3 培育一批网络技术专门人才39
  • 4.3 完善传播过程39-42
  • 4.3.1 传播过程实践化39-40
  • 4.3.2 传播方式生活化40-41
  • 4.3.3 传播渠道多元化41-42
  • 结语42-43
  • 参考文献43-46
  • 致谢46-47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4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东建;张露璐;;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历史、理论与媒介——“马克思主义之中国传播研究”论坛综述[J];思想教育研究;2013年12期

2 白树震;论李达在早期马克思主义传播中的作用[J];东北师大学报;2000年06期

3 王进;试论我国传统文化对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影响[J];青海社会科学;2005年03期

4 曹金国;王玉贵;;恽代英在早期马克思主义传播中的重要贡献——以利群书社为中心[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07年01期

5 谢加书;;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日常生活理论视阈[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6 谭军;;杨匏安对马克思主义传播的理论与实践探析[J];宜春学院学报;2010年07期

7 徐建飞;;历史与逻辑框架下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基于马克思主义传播视野[J];南方论刊;2011年07期

8 余永跃;刘成松;;危机公关视角下的红军长征与马克思主义传播[J];教育教学论坛;2012年02期

9 王玉;;早期马克思主义传播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启示[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5期

10 程勤华;;马克思主义传播进程中的“中国化”问题研究[J];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谢荫明;;论李大钊的知识准备与马克思主义传播[A];李大钊研究论文集[C];1999年

2 赵立栋;;20年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传播中的恩格斯[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0年卷[C];2000年

3 曹金国;王玉贵;;恽代英在早期马克思主义传播中的重要贡献——以利群书社为中心[A];纪念建党85周年、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孟然;干部培训与马克思主义传播[N];组织人事报;2012年

2 本报记者 王逸吟;用生命浇灌信仰之花[N];光明日报;2014年

3 宋键 中共四川省委党史研究室;四川共产主义组织的创建[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4 本报记者 费士廷 王雁翔 通讯员 谭昌训;心随云水长 公忠不可忘[N];解放军报;2011年

5 江苏省军区政治部 宋修明;用战士的语言讲理论[N];解放军报;2008年

6 念德 中共中央编译局;大革命失败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央苏区和国统区的传播[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7 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副调研员、文学博士 吴海勇;党史解读:中国共产党在上海诞生的必然性与偶然性(上)[N];中国档案报;2011年

8 本报记者 黄纯芳;献身伟业 建党先声[N];湖南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强;基于新媒体技术的马克思主义传播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建柱;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传播主体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2 高宇;瞿秋白的马克思主义传播活动探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

3 陈雪菲;马克思主义传播中的“中国化”问题[D];安徽财经大学;2015年

4 刘理达;新媒体背景下高校马克思主义传播研究[D];武汉轻工大学;2015年

5 李明;五四时期知识分子对马克思主义传播问题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2年

6 王海风;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传播对知识分子革命化的影响[D];浙江农林大学;2012年

7 李诺枫;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传播问题研究[D];长安大学;2009年

8 邢佳;网络条件下马克思主义传播问题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9 宋韧;互联网对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影响研究[D];吉林财经大学;2012年

10 潘昕言;《布尔塞维克》与马克思主义传播[D];江西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关键词:新媒体背景下高校马克思主义传播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5435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hifanjiaoyulunwen/35435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709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