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师范教育论文 >

基于大学生人生发展的生命教育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19 07:04

  本文关键词:基于大学生人生发展的生命教育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当代大学生生活在一个复杂、多变的环境中,长期承受着来自社会、学校、家庭的多方压力。忙于应对压力的大学生往往忽视了生命发展及自身发展的需要。随着近年来大学生伤害事件的频发,大学生生命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亦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各项政策及指导性文件中的重要议题。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部分,人们对大学生生命教育有了更多的共识。本文以大学生人生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运用马克思主义生命哲学分析生命的层次,阐释生命教育对大学生人生发展的意义,通过分析大学生发展的现实需要来论述开展关注大学生人生发展的生命教育的迫切性。在此基础上,以大学生生命教育理念创新和载体建设为切入口探索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上改进并加强基于大学生人生发展的生命教育的实践途径。本文主要由四大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对大学生生命教育的概述,其中涉及大学生生命教育这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发展脉络(包括国外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兴起、我国港台大学生生命教育实践情况及近年来我国大陆地区的发展情况)、大学生生命教育的主要内容和着力点以及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原则和目标。第二部分是从马克思生命哲学的视角来探究大学生生命教育的意义。这一部分内容以马克思对生命的理解和对人生的看法为理论基础,结合第一部分所概述的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基本内容、原则来寻找两者的理论契合点,进一步阐释大学生生命教育对于大学生人生发展的重要意义。第三部分聚焦现实层面,从大学生现阶段发展需求的角度来论述高校开展生命教育的紧迫性。笔者分别从大学生生理发展、心理发展及社会发展三个维度阐述了大学生发展现状,通过分析现实不足来凸显创新大学生生命教育对于促进大学生实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的重要作用。第四部分在前三部分的铺垫下,以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理念与载体创新为视角论述大学生生命教育在高校具体实施贯彻过程中的理念和方法。通过载体多元化建设,运用丰富的表现形式,整合学校、家庭、社会资源,顺应时代发展,构建更为多元、更为灵活、更为生活化也更能产生积极效应的大学生生命教育理论传播与受众体悟的平台。
【关键词】:大学生 人生发展 生命教育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641
【目录】:
  • 中文摘要2-4
  • Abstract4-9
  • 绪论9-17
  • 第一节 研究缘起及研究意义9-10
  • 一、研究缘起9-10
  • 二、研究意义10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10-15
  • 一、国外研究现状11-12
  • 二、国内研究现状12-15
  • 三、研究成就与不足15
  • 第三节 研究方法15-17
  • 一、文献研究法15-16
  • 二、比较研究法16-17
  • 第一章 大学生生命教育概述17-28
  • 第一节 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内涵与外延17-21
  • 一、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内涵17-20
  • 二、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外延20-21
  • 第二节 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目标与原则21-24
  • 一、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目标21-23
  • 二、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原则23-24
  • 第三节 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内容与着力点24-28
  • 一、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基础层面——生命意识教育24-25
  • 二、大学生生命关系教育的衍生——生命和谐教育25-27
  • 三、大学生生命教育的核心内容——生命价值教育27-28
  • 第二章 以马克思主义生命哲学看生命教育的科学性28-38
  • 第一节 从生命的自然属性看生命教育的基本层面28-31
  • 一、生命的自然属性29-30
  • 二、通过基于生命的教育来维护人的自然属性30-31
  • 第二节 从生命的社会属性看生命教育的重要价值31-34
  • 一、生命的社会属性31-33
  • 二、通过关于生命的教育来修复社会关系33-34
  • 第三节 从生命的精神属性看生命教育的引领意义34-38
  • 一、生命的精神属性34-36
  • 二、通过为了生命的教育来提升人的价值36-38
  • 第三章 从大学生现实发展需要看生命教育的紧迫性38-49
  • 第一节 大学生生理发展对生命教育的需要38-41
  • 一、身体发展和身体素质水平下降39
  • 二、不良生活方式隐藏健康危机39-41
  • 第二节 大学生心理发展对生命教育的需要41-44
  • 一、生命价值认知偏离41-42
  • 二、生命情感隐含危机42-43
  • 三、生命抗压能力缺乏43-44
  • 第三节 大学生社会发展对生命教育的需要44-49
  • 一、生命适应能力不足45-46
  • 二、生命责任感淡漠46-47
  • 三、生命归属感匮乏47-49
  • 第四章 基于大学生人生发展的生命教育创新49-61
  • 第一节 大学生生命教育理念、模式的创新思考49-53
  • 一、促进大学生生命教育的本土化49-50
  • 二、强化大学生生命的主体意识50-51
  • 三、推进大学生生命教育均衡发展51-52
  • 四、有效利用大学生生命教育三方平台52-53
  • 第二节 大学生生命教育载体创新类型及表现形式53-61
  • 一、建设显性与隐性相互配套的大学生生命教育课堂53-54
  • 二、塑造物质与精神相互支持的大学生生命教育文化54-56
  • 三、实行日常与突发相互结合的大学生生命教育管理56-57
  • 四、开展自主与指导相互渗透的大学生生命教育实践57-58
  • 五、利用传统与现代相互整合的大学生生命教育媒介58-59
  • 六、构建线上与线下相互促进的大学生生命教育模式59-61
  • 总结61-62
  • 参考文献62-66
  • 后记66-67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67-68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枫;;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互动探索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4年10期

2 项建斌;诸玉富;;高职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载体的创新研究[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年01期

3 黄润榕;;微博:微时代下学校德育的新载体[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4年08期

4 滕晓雯;曾长秋;;论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构建[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4年04期

5 胡澜;;用和谐思想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际工作的创新[J];改革与开放;2014年12期

6 侯宁;;“微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选择[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年08期

7 滕晓雯;曾长秋;;论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运用和掌控[J];湖北社会科学;2014年10期

8 郭纯生;顾振华;徐雁华;郭琴;;“微时代”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应对策略——以创新扩散理论为依据[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4期

9 翁穗平;;微博引入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途径浅谈[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4期

10 唐景成;;手机媒体: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新载体[J];传承;2014年1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善勇;政治思想灌输论及其实现规律和时代意义研究[D];上海大学;2013年

2 刘新全;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行为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3年

3 杨志平;思想政治教育信息论[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4 李晓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系统建设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2年

5 毛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当代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4年

6 高星;中美高校道德教育比较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4年

7 褚惠萍;当代大学生生命教育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4年

8 金鹏;高等学校生命教育的德育功能研究[D];辽宁大学;2014年

9 于运国;文化交汇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4年

10 滕晓雯;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探讨[D];中南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帅;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关键词:基于大学生人生发展的生命教育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7799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hifanjiaoyulunwen/37799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173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