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教育视阈中的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研究
本文关键词:道德教育视阈中的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人们在日常生活、生产、学习中所面临的人际交往问题层出不穷,这与时代的变迁、地点的变化有着莫大的关联。时代与地点的变化都会直接影响到人们的心理和思想的变化,从而会影响一个人的行为表现。如果一个人只是独来独往缺少与人交往或者与世隔绝,那么这个人就不能得到全面发展,就不能与时代相融合。因而,对大学生人际交往进行道德教育不仅有其理论意义还有其现实意义:一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题中之意;二是满足丰富大学生道德教育内容的理论诉求;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推进器;四是大学生成长过程中的自身需要。人际交往是人类历史长河中亘古不变的一个话题,当前社会处于信息爆炸的年代,网络普及范围较广,各种形式的电子产品更新较快,人性化突出,致使人们更倾向于虚拟网络交往,随之逐渐远离了现实生活,这种趋势使我们的交往突破了时空的限制,也不断挑战着道德底线和法制约束。大学生作为社会优秀成员群体也深受这种趋势的影响,使大学生人际交往存在着很多问题。在以往的关于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文献中,多从社会学、心理学角度去研究。因而,本文把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放置于道德教育领域中来阐释,并以此来作为本论文的创新点加以研究。论文首先深入分析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国内国外现状,并对道德教育与人际交往分别加以概述。接下来,对大学生人际交往中所存在的道德问题进行深层挖掘,主要有以自我为中心、缺乏真诚沟通等问题并从中找出产生的原因。最后从学校、家庭、社会等层面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如重视家庭对大学生人际交往道德教育、强化德育引导对大学生的人际交往的作用、有效改善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社会环境等。人际交往的顺畅与否对大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和现实意义。党的十八大报告中第一次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那么如何改善大学生人际交往现状,如何利用道德教育来解决大学生人际交往中的道德问题,提高与人交往的能力从而促进大学生全面而健康的发展,是我国教育的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
【关键词】:大学生 人际交往 道德教育
【学位授予单位】:沈阳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641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一章 引言9-15
- 一、选题的目的和研究意义9-11
- (一)选题的目的9
- (二)研究意义9-11
- 二、研究综述11-14
- (一)国内研究现状11-13
- (二)国外研究现状13-14
- 三、研究方法及创新点14-15
- (一)研究方法14
- (二)创新点14-15
- 第二章 相关概念释义15-26
- 一、道德及道德教育15-17
- (一)道德及道德教育的含义15-16
- (二)道德教育主要内容及其重要性16-17
- 二、大学生人际交往17-22
- (一)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内涵及特点17-20
- (二)大学生人际交往的作用20-21
- (三)大学生人际交往研究的理论借鉴21-22
- 三、道德教育与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关联22-26
- (一)道德教育是大学生进行良好人际交往的重要前提与行为保障23-24
- (二)大学生人际交往是道德教育的理论源泉与实践24-26
- 第三章 道德教育视阈中的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及成因分析26-33
- 一、道德教育视域中大学生人际交往存在的主要问题26-29
- (一)以自我为中心26-27
- (二)缺乏真诚沟通27-28
- (三)缺少责任心和使命感28
- (四)盲目攀比28-29
- (五)网络交往中自我道德调节能力较弱29
- 二、道德教育视域中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的原因分析29-33
- (一)家庭忽视大学生人际交往中的道德教育30
- (二)学校道德教育与大学生人际交往现实脱节30-31
- (三)社会不良道德风气对大学生人际交往产生的负面影响31
- (四)网络交往鱼龙混杂模糊大学生人际交往的道德底线31-32
- (五)大学生自我认知偏差与性格缺欠32-33
- 第四章 道德教育视阈中的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解决对策33-48
- 一、努力提升大学生自身素质33-35
- (一)大学生应增强自身人际认知能力33
- (二)大学生要激发自身道德品质33-34
- (三)大学生需提高自身文化素养34-35
- 二、重视家庭对大学生人际交往道德教育35-38
- (一)克服重智轻德的教育观念35-36
- (二)发挥长辈交往道德榜样作用36-37
- (三)更新传统家庭教育模式37-38
- 三、强化学校道德教育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引导38-45
- (一)加强大学生人际交往道德情怀的熏陶39
- (二)促进大学生人际交往道德主体能力的培养39-40
- (三)突出学校德育实践环节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40-41
- (四)彰显师德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示范性41-42
- (五)消解网络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不良影响42-45
- 四、优化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社会环境45-48
- (一)端正政府自身形象、构建公正平等的社会环境45-46
- (二)弘扬传统优秀文化、营造社会道德氛围46-47
- (三)加强网络舆论监督、创建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47-48
- 结语48-49
- 致谢49-50
- 参考文献50-53
- 个人简历5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智茹;王景文;李东;;解决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的探索与实践[J];校园心理;2012年01期
2 张晶;韩双;;高中生人际交往问题的成因与对策[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3年08期
3 陈孝友;徐琳;;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的个案分析及对策研究[J];江苏科技信息;2013年21期
4 郭秀华;;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的干预措施[J];文教资料;2008年04期
5 翁丽华;专科学校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分析[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5年15期
6 李冬霞;姜忠华;;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与应对[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精选;2007年06期
7 胡国芬;;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初探[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8年02期
8 徐广荣;;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及对策研究[J];皖西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9 王志玲;;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探析[J];中州学刊;2010年05期
10 边帅;;一例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的咨询案例报告[J];才智;2011年17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通讯员 施科协 本报记者 浦宏 实习生 姚宇;心理“感冒”别害怕[N];南京日报;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周衍;中学生人际交往问题浅探[D];辽宁师范大学;2007年
2 王文平;女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及教育对策研究[D];沈阳航空航天大学;2013年
3 李昊远;农村生源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王薇;手机成瘾大学生的人际交往问题[D];浙江师范大学;2012年
5 刘小玮;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4年
6 徐雁;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人际交往问题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4年
7 王沙;攻击型轻度智力障碍儿童人际交往问题解决认知技能的训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8 高颖;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研究[D];辽宁大学;2012年
9 连方圆;道德教育视阈中的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关键词:道德教育视阈中的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255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hifanjiaoyulunwen/4255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