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师范教育论文 >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建构主义理论的借鉴和运用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29 12:09

  本文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建构主义理论的借鉴和运用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重要任务。如何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感染力和有效性,是高校亟需解决的现实问题。建构主义理论是在行为主义和认知主义发展基础上产生的教育心理学理论。建构主义理论强调学生是认知的主体,具有对知识的主动建构能力;教师的教学应从学生对知识的主动建构需要出发,利用情境、协作等提供良好的四维空间,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因此,借鉴和运用建构主义理论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有助于更新教育教学观念,进一步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和发展,既符合中央有关文件精神,也是对时代发展需要的积极回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学术价值。全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引言。包括研究的缘起、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的思路与方法、研究的创新之处等内容。第二部分,建构主义理论的相关概述。为下文的深入讨论奠定理论基础。第三部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借鉴和运用建构主义理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从必要性看,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需要,是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吸引力、感染力的需要,是适应教学相长的需要;从可行性看,建构主义理论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创新具有内在一致性,建构主义理论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内容呈现方式上具有相同性。第四部分,建构主义理论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存在的问题。认为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教学理念滞后、实践性不强、教学情境创设不足、评价体系不科学,为第五部分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给予参考。第五部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借鉴和运用建构主义理论的对策。包括:一是更新教学理念;二是全面提高教师素质;三是增强教学实践性;四是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五是建立科学的学习评价体系;六是恰当运用建构主义的三种教学模式,即支架式、抛锚式和随机进入教学模式;七是正确处理建构主义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的关系。一方面,要正确认识建构主义理论存在的缺陷;另一方面,要坚持建构主义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的有机结合。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建构主义理论 借鉴和运用
【学位授予单位】:贵州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641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9
  • 第一章 引言9-17
  • 1.1 研究的缘起9-10
  • 1.1.1 研究的现实意义9-10
  • 1.1.2 研究的学术价值10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10-15
  • 1.2.1 国外研究现状10-12
  • 1.2.2 国内研究现状12-15
  • 1.2.3 研究发展趋势15
  • 1.3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15-16
  • 1.4 研究的创新之处16-17
  • 第二章 建构主义理论的相关概述17-23
  • 2.1 建构主义理论的产生及其发展历程17-18
  • 2.1.1 建构主义理论的哲学渊源17-18
  • 2.1.2 建构主义理论的心理学渊源18
  • 2.2 建构主义理论的基本内容和主要观点18-21
  • 2.2.1 知识观18-19
  • 2.2.2 学生观19
  • 2.2.3 学习观19-20
  • 2.2.4 教师观20
  • 2.2.5 教学观20
  • 2.2.6 评价观20-21
  • 2.3 建构主义理论的基本特征21-23
  • 2.3.1 主体性21
  • 2.3.2 建构性21
  • 2.3.3 互动性21-22
  • 2.3.4 情境性22-23
  • 第三章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借鉴和运用建构主义理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23-26
  • 3.1 必要性23-24
  • 3.1.1 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需要23
  • 3.1.2 是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吸引力、感染力的需要23-24
  • 3.1.3 是适应教学相长的需要24
  • 3.2 可行性24-26
  • 3.2.1 建构主义理论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创新具有内在一致性24-25
  • 3.2.2 建构主义理论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内容呈现方式上具有相同性25-26
  • 第四章 建构主义理论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存在的问题26-30
  • 4.1 教学理念滞后26-27
  • 4.2 实践性不强27
  • 4.3 教学情境创设不足27-28
  • 4.4 评价体系不科学28-30
  • 4.4.1 评价内容狭窄28
  • 4.4.2 评价方式单一28-29
  • 4.4.3 评价主体单一29-30
  • 第五章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借鉴和运用建构主义理论的对策2530-41
  • 5.1 更新教学理念30-31
  • 5.1.1 构建新型师生关系30
  • 5.1.2 尊重学生主体地位30-31
  • 5.2 全面提高教师素质31-32
  • 5.3 增强教学实践性32-33
  • 5.4 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33
  • 5.5 建立科学的学习评价体系33-35
  • 5.5.1 体现学习评价的全面性34
  • 5.5.2 体现评价方式的综合性34-35
  • 5.5.3 体现评价主体的多元性35
  • 5.6 恰当运用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35-39
  • 5.6.1 支架式教学36-37
  • 5.6.2 抛锚式教学37-38
  • 5.6.3 随机进入教学38-39
  • 5.7 正确处理建构主义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的关系39-41
  • 5.7.1 正确认识建构主义理论存在的缺陷39-40
  • 5.7.2 坚持建构主义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的有机结合40-41
  • 结语41-42
  • 参考文献42-47
  • 附录 147-51
  • 附录 251-52
  • 致谢52-53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海波;黄洪雷;;思想政治教育接受问题探析[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4年05期

2 刘冷;;媒介形态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革新发展研究[J];改革与开放;2014年02期

3 刘倩;;伦理道德:现代科学人才观的应有之义[J];创新;2014年02期

4 周昌贵;;关于思想政治教育者解决问题过程的思考[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13年06期

5 吕成祯;钟蓉戎;;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实验班思想政治教育困境及对策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4年01期

6 陶治蓉;王克婴;;新媒体时代大学生人生观教育的挑战及对策[J];时代教育;2013年23期

7 陈薇;;教学反思——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途径[J];时代教育;2013年24期

8 张继龙;;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认同状况调查——以皖西北地区大学生为例[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13年06期

9 黄秋霞;周军;;论新时期西藏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性[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年01期

10 林森;;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自媒体功能创新[J];党政干部学刊;2014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新全;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行为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3年

2 鲁晶;当代大众文化的审美辨识与大学生审美教育[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3 王桂菊;改革开放以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研究[D];南开大学;2013年

4 宋婷;建国以来高校法制教育研究[D];南开大学;2013年

5 戴道昆;美国大众媒介政治社会化功能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2年

6 夏锋;人的文化存在与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4年

7 毛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当代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4年

8 吕丹;信息化视阈下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建设研究[D];苏州大学;2014年

9 卢旭东;论思想政治工作的社会管理功能[D];中共中央党校;2014年

10 霍洪波;基于科学实践观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的应用与建设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2 张丽君;80、90后大学生的思想特征及教育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3 孙娟娟;高校辅导员非权力性影响力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4 刘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谈心艺术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2012年

5 李艺怀;论女大学生性别正义教育[D];中南大学;2011年

6 孙莹;新时期榜样教育问题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2年

7 鄢然;当前湖北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研究[D];武汉工程大学;2012年

8 彭婷;基于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下的青年信徒信教现象分析[D];南京师范大学;2013年

9 李金地;当代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10 卢丽丽;红歌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D];南昌航空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建构主义理论的借鉴和运用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9782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hifanjiaoyulunwen/49782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cd5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