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师范教育论文 >

大学生志愿服务激励机制构建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18 00:34

  本文关键词:大学生志愿服务激励机制构建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激励机制 志愿服务 大学生 动机


【摘要】:在中国青年志愿服务发展20周年之际,国家于2013年12月修订了《中国注册志愿者管理办法》,共青团中央也颁布了《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2014—2018)》,对青年志愿服务做出了规划,体现了国家对青年志愿服务的重视。大学生是开展志愿服务的主力军,学校是开展志愿服务教育的主阵地,因此要把志愿服务精神的培育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纳入学校的教育教学,体现到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中。目前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突出特点是大学生有着积极热情参与,但是志愿者流失率较高,即参与率较高而参与频次低、参与时间较短。如何构建比较完善的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激励机制,以提高志愿服务的有效性,便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除了绪论部分之外,本文的框架主要分为以下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大学生志愿服务概述。本文从伦理学、社会学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学等学科角度梳理了对“志愿服务”的不同定义,并与一些相关范畴做了比较分析。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志愿服务与大学生志愿服务的若干特点。然后,从四个阶段揭示了我国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缘起和历史演变过程,并就每个阶段的志愿服务的背景、形式与特点做了深入分析。最后,阐明了目前我国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四种主要形式。第二部分:大学生志愿服务激励机制及其理论基础。首先,对机制与激励机制做了界定,分析了大学生志愿服务激励机制的构成要素。在此基础上,着重从组织行为学中的激励理论出发分析了大学生志愿服务外在激励的主要形式、内容与途径。同时,运用社会责任理论探讨了大学生志愿服务与履行社会责任之间的关系,从而形成大学生自身的内在激励机制。第三部分:我国大学生志愿服务及其激励机制建构的现状分析与解构。介绍了本文通过发放调查问卷以及访谈的情况,以分析目前大学生志愿服务激励的现状,探索我国大学生志愿服务激励机制已取得的成果以及出现的问题和成因。第四部分:大学生志愿服务激励机制的重构与完善。分析了志愿服务的目标、原则。从政府、高校、社会、自我、“组织”五个激励主体在大学生志愿服务机制建构中所发挥的作用,对大学生志愿服务机制的建构提出了方法建议。
【关键词】:激励机制 志愿服务 大学生 动机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632.9;G641
【目录】:
  • 内容摘要6-7
  • Abstract7-11
  • 绪论11-18
  • (一) 选题背景11-12
  • (二) 选题意义12-13
  • 1. 理论价值12
  • 2. 实践意义12-13
  • (三) 文献综述13-18
  • 1.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13-16
  • 2.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16-17
  • 3. 对相关研究的评析17-18
  • 一、大学生志愿服务概述18-31
  • (一) 志愿服务的含义与特点18-23
  • 1. 诸学科对志愿服务的阐释18-21
  • 2. “志愿服务”与相关范畴关系的厘清21-23
  • (二) 我国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缘起与演变历程23-27
  • 1. 雏形阶段(1963-1993)24-25
  • 2. 正式探索阶段(1993-2003)25
  • 3. 全面拓展阶段(2003-2008)25-26
  • 4. 专业发展时期(2008年至今)26-27
  • (三) 当下我国大学生志愿服务的主要形式27-31
  • 1. 为大型活动提供志愿服务27-28
  • 2. 特定服务对象的志愿服务28-29
  • 3. 高校内部组织的志愿服务29-30
  • 4. NGO(非政府组织)组织的活动30-31
  • 二、大学生志愿服务激励机制及其理论基础31-43
  • (一) 大学生志愿服务激励机制概述31-32
  • 1. 机制与激励释义31
  • 2. 激励机制的含义与构成要素31-32
  • (二) 激励理论在大学生志愿服务激励机制构建中的应用32-40
  • 1. “内容型”激励理论及其对大学生志愿者激励的启示33-36
  • (1) “内容型”激励——用什么来激励33-35
  • (2) “内容型”激励理论对于大学生志愿者激励的若干启示35-36
  • 2. “过程型”激励理论及其对大学生志愿者激励的启示36-40
  • (1) “过程型”激励——如何实施激励36-39
  • (2) “过程型”激励理论对大学生志愿服务激励的若干启示39-40
  • (三) 社会责任理论在大学生志愿服务激励机制构建中的应用40-41
  • (四) 自我激励理论在大学生志愿服务激励机制中的应用41-43
  • 三、我国大学生志愿服务激励及其机制建构现状分析与解构43-56
  • (一) 调查基本情况与结果分析43-50
  • 1. 本次调查的基本方式43-45
  • 2. 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基本情况45-50
  • (二) 当下我国大学生志愿服务激励机制构建中的有益探索50-51
  • 1. 志愿服务队伍壮大,志愿服务领域扩大50-51
  • 2. 各级政府层面大力支持大学生志愿服务51
  • 3. 各高校普遍加大扶持力度,激发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热情51
  • 4. 大批学者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激励机制的理论研究51
  • (三) 我国大学生志愿服务激励机制构建中存在的若干问题51-54
  • 1. 激励方法单一,策略运用简单52
  • 2. 激励渠道狭窄,难以扩大影响52-53
  • 3. 服务形式化倾向,难以激发大学生内在动机53-54
  • 4. 激励机制中自我激励缺失54
  • 5. 社会对志愿者认同度有待提高54
  • (四) 大学生志愿服务激励机制构建中存在问题的归因分析54-56
  • 1. 直接因素54-55
  • (1) 对志愿服务激励存在认识误区54-55
  • (2) 大学生自愿奉献意识不足55
  • 2. 间接因素55-56
  • (1) 志愿组织缺乏成熟的志愿者管理团队和管理制度55-56
  • (2) 行政干预色彩浓厚56
  • 四、大学生志愿服务激励机制的重构与完善56-67
  • (一) 大学生志愿服务激励的目标56-58
  • 1. 强化积极性,激发大学生志愿服务参与的热情56-57
  • 2. 减少流失率,增强大学生志愿服务常态化57
  • 3. 增强自主性,促进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内因最大化57
  • 4. 扩大参与面,扩张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群众基础57-58
  • (二) 大学生志愿服务激励的原则58-59
  • 1. 实行“全程激励”58
  • 2. 遵循“按需激励”原则58
  • 3. 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结合58-59
  • (三) 大学生志愿服务激励的方法59-67
  • 1. 自我激励59-60
  • 2. “组织”激励60-62
  • 3. 政府激励62-65
  • 4. 社会激励65
  • 5. 高校激励65-67
  • 结语67-69
  • 参考文献69-71
  • 致谢7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新华;浅析如何开展社区志愿者服务[J];中国民政;2003年07期

2 哨井风;;志愿者 城市文明的“精神接力”[J];浦东开发;2005年09期

3 胡蓉;;我国志愿者的激励机制探讨[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4 王泓;;论大学生志愿者行动的社会价值[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5 ;坚守地震灾区的实验室志愿者[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8年06期

6 赵兴建;王红娟;;风雪中的“小红娟”——记新疆志愿者行动十佳团队塔城玛依塔斯防风雪抢险基地[J];今日新疆;2008年06期

7 郑明波;;志愿者故事[J];人民公安;2008年13期

8 叶边;罗洁;丁元竹;贾西津;李煜晖;;中国志愿者:进步与差距[J];世界知识;2008年14期

9 李国荣;;川东大学生志愿者行动的现状与问题探析[J];法制与社会;2008年31期

10 沈小红;;有效整合志愿者资源 大力推进志愿服务常态化[J];北京观察;2009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金普;;志愿者机制在民间保护长城中的意义刍议[A];《中国长城博物馆》2008年第4期 (“首届中国长城论坛”专刊)[C];2008年

2 刘豪兴;徐珂;;探寻第三域的主导力量——上海市社区党员志愿者活动调查报告[A];社会转型与社区发展——社区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3 敖带芽;李萍;;德国应急管理中的志愿者体系[A];“后国际金融危机时代的世界社会主义”学术研讨会暨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陈红卫;徐蓉芳;胡彦;王强;李峰;杨小仪;施雨洁;陈志文;;成都动物园大学生志愿者意愿调查[A];四川省动物学会第九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5 孙红培;;中国人民大学志愿者行动实现“五化”[A];“面向新世纪的青年与青年工作”征文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6 刘凤玉;;论高校科普志愿者队伍的建设与培养[A];全国高校科协发展论坛(2013年)论文集[C];2013年

7 廖仲明;;大学生科普志愿者的组织与成长[A];科普惠民 责任与担当——中国科普理论与实践探索——第二十届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8 颜慧;;奥运志愿者行动与和谐社会的构建[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7年

9 ;感动中国的抗艾志愿者王天明[A];2009传统医药国际科技大会暨全国中医外治论坛会刊[C];2009年

10 刘敏;;加强中国志愿者的常态化建设——“汶川”地震志愿者案例研究[A];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8年全国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栏撰稿:许群 潘一峰;志愿者:爱心的背后有“寒心”[N];新华每日电讯;2004年

2 郭敏;我市掀起注册志愿者活动热潮[N];安阳日报;2007年

3 本报记者 杨颖;让我们都来做志愿者[N];保定日报;2006年

4 史菊红 顾生庚;志愿者今年将开展十大系列活动[N];常州日报;2006年

5 曲强;浅谈学雷锋志愿者行动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N];抚顺日报;2006年

6 通讯员 庄丽 记者 陈玮;1.8万志愿者享受“公益休闲”[N];杭州日报;2006年

7 南京日报记者  王茸 通讯员  唐铭;志愿者:帮助别人,,自己也很快乐[N];南京日报;2006年

8 沈雪梅;江海志愿者 就在你身边[N];南通日报;2007年

9 汝彩 洪海 丹平 立欣;唐海成立廉政文化建设志愿者协会[N];唐山劳动日报;2007年

10 翁巍 陈晓春;百万志愿者同唱爱心一首歌[N];新华日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林燕凌;我国非政府组织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蓉;我国非营利组织志愿者的管理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5年

2 李静;高校志愿者激励问题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1年

3 田昭;心理授权对非营利组织志愿者的激励作用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2年

4 孙齐鹤;高校志愿者在大型活动中组织机制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3年

5 吴信蕾;当前大学生志愿者活动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6 汪进;我国志愿者权益保障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7 刘道香;高校志愿者活动的协调机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8 李兴睿;中国的志愿者行动及其行动研究[D];四川省社会科学院;2009年

9 郭静;助残志愿者志愿行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汪峦;我国非营利组织志愿者忠诚度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55532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hifanjiaoyulunwen/55532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ef4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