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师范教育论文 >

高校德育管理工作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08 10:07

  本文关键词:高校德育管理工作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高等院校 德育管理 问题分析 原因分析 对策建议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社会价值观、道德观的不断变化和发展,社会和国家对人才的定义和要求也不断发展。传统意义上的人才已经不再完全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德育在教育过程中的作用越发的凸显,德育已经成为衡量高校教育成功的重要标准。因此,我们必须要明确高校德育的工作目标和任务,转变现有的德育工作观念,增强德育的实效性,为实现全面人才的培养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另外,德育也是高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各种时代问题和社会冲击的情况下,德育已经逐渐超越专业知识的培养,也逐渐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和关注。德育管理就是根据时代形势需要和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需要,对德育工作的资源、制度、形式等组织协调和优化管理的过程。高校的德育工作,是现代德育管理的重要内同,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是保障大学生良好思想品德形成和高尚道德情操的重要手段,对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大学生是国家和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保障大学生的德育活动意义重大。 本文将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研究我国高校德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针对性的提出一些建议对策,为德育工作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开展提供帮助。理论方面,在系统总结分析国内外德育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我国的高校德育工作中存在的现象和问题进行理论解读,并提出一些创新性的观点,优化完善了高校的德育工作机制和模式,对丰富我国的教育理论体系,特别是德育体系非常有意义。实践指导方面,高校学生的德育工作是关系到大学生能否健康成长的重要手段。因此,研究分析高校德育工作,有利于高校更有针对性的开展德育工作,有利于深刻了解学生们的思想品德状况,有利于帮助学生的健康成长,为整个德育工作提供指导。 本文认为,德育管理的本质属性就是通过一系列的管理方法和科学手段,优化配置和合理使用德育资源,实现德育效果最佳化的过程。德育管理有其特有的价值和意义,主要可分为物质、精神和人生价值三方面。高校德育管理必须遵循一定的原理原则,现代高校教育的原理包括人本主体性原理、思想导向性原理、系统整体性原理、组织开放性原理和目标效益性原理。德育管理工作的原则就是德育活动者的参与者在德育过程中应该坚持遵循的指导思想和行为准则,包括坚持德育为先原则,坚持科学合理原则,坚持分层管理原则,坚持多管齐下、合力育人原则,坚持重实践,重实效原则。高校德育管理的目标是实现高校德育管理的科学化和实现高校德育管理的社会有效性。高校德育管理的内容包括德育决策管理、过程管理、应急管理和队伍管理等方面。 本文分析了目前我国高校德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了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我国高校德育管理机制本身就存在一定的问题,首先是高校德育管理模式运转困难,其次是目前的体制中信息沟通不畅,信息不对称;再次是德育资源利用不足,最后还有德育工作各部门之间的协调问题,这些都是管理机制问题 我国的高校德育工作主要存在目标不明确、内容不切实际、德育手段单一滞后、德育形式化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是德育工作实效性低下的主要原因。我们的德育观念多数还停留在传统道德和传统教育方法模式之上,没有与飞速发展的社会经济文化变迁相结合,有些德育内容甚至已经不再与社会发展的需要相符,但是高校德育工作并没有对此作出反应。同时德育的方法和手段也较为保守,德育过程忽视了学生了的主体性,只是单纯的灌输,缺少受教育者的主动参与;德育内容空虚不切实际,脱离社会发展,学生了无兴趣,高校的德育工作浮于形式,德育实效无从谈起。这些问题编织了一张德育发展的禁锢网,将教师学生都圈佑其中,只重形式化的行为规范教育,缺乏时代性和深度力度,使得德育工作的实效性与日俱下。 高校的德育工作与社会道德状况密不可分,社会价值形态会影响到高校的德育工作,反之,高校的德育工作也可以对社会产生影响。我国现今社会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社会道德责任感的缺失,这一现象折射出的正是我国民众的道德滑坡,也是高校德育工作的不足。因此,高校德育问题的背后是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的。一是社会转型及市场经济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体现在对利益的过度追求,使得当代大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出现了缺失,,受不良思潮影响较大。二是对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传统的教育观点中更多的关注了专业知识技能的培养,对于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则缺少足够的重视。三是相应的德育管理理论缺乏。对德育重视程度的不足使得学术界和管理者对如何开展高校德育缺少深入的理论研究,在实践中缺少理论指导。四是德育工作队伍力量薄弱。现在的德育教师多为其它职能教师客串代理,缺少专业的德育工作队伍。此外,还有高校德育工作不力的原因。 在问题分析的基础上,本文为改善我国的高校德育管理工作、解决相应问题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和建议。研究认为,要重新重视高校的德育工作,将高校的德育工作放在首要位置,树立新的高校德育观念。要针对性的调整当前的高校德育内容,必须根据时代的发展要求,不断调整高校德育的内容,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需要。要积极探索多种德育工作途径方法,选择当代大学生易于接受的德育新方法和新载体,要坚持政治思想理论讨论为主,各种德育活动育人、熏陶、感化共同作用,提高德育内容对学生的吸引力,从而提高德育的实效性。要构建科学的、健全的工作制度,加强和健全领导体制、评估体制、激励体制、保障体制等,从制度上为高校德育工作提供保障;此外,还要不断加强德育工作队伍建设,提高相关人员的职业素质。
【关键词】:高等院校 德育管理 问题分析 原因分析 对策建议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641
【目录】:
  • 中文摘要4-7
  • Abstract7-13
  • 第1章 绪论13-18
  • 1.1 课题研究背景13-14
  • 1.2 研究意义14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14-17
  • 1.3.1 国外有关德育工作的研究回顾14-15
  • 1.3.2 国内有关德育工作的研究回顾15-17
  • 1.4 问题提出及研究方法17-18
  • 第2章 现代高校德育内涵概况18-26
  • 2.1 高校德育管理的概念及本质18-20
  • 2.1.1 高校德育管理的概念界定18-19
  • 2.1.2 高校德育管理的本质属性及价值19-20
  • 2.2 现代高校德育管理的原理原则20-22
  • 2.3 现代高校德育管理的目标与内容22-26
  • 2.3.1 高校德育管理的目标22-23
  • 2.3.1.1 实现高校德育管理的科学化22-23
  • 2.3.1.2 实现高校德育管理的社会有效性23
  • 2.3.2 高校德育管理的内容23-26
  • 第3章 高校德育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26-41
  • 3.1 高校德育管理机制问题26-28
  • 3.2 高校德育管理工作中的突出问题28-34
  • 3.2.1 德育工作实效性较低28-29
  • 3.2.2 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29-31
  • 3.2.3 德育工作方法滞后31-32
  • 3.2.4 德育工作重视程度不够32-33
  • 3.2.5 德育工作队伍素质不高、管理机制不完善33-34
  • 3.3 高校德育管理工作问题的原因分析34-41
  • 3.3.1 社会转型及市场经济的影响35-36
  • 3.3.2 对高校德育工作重要性认识不足36-38
  • 3.3.3 高校德育理论匮乏38-39
  • 3.3.4 高校德育队伍力量薄弱39-40
  • 3.3.5 高校德育工作不力40-41
  • 第4章 解决高校德育管理工作存在问题的对策41-53
  • 4.1 重视德育教育,树立德育新观念41-43
  • 4.2 调整高校德育内容43-45
  • (一)优化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43-44
  • (二)充实高校德育的新内容44-45
  • 4.3 拓宽高校德育工作的途径方法45-48
  • 4.4 完善德育工作机制48-50
  • 4.5 加强政工队伍建设、提升德育教师素质50-53
  • 结论53-54
  • 参考文献54-57
  • 致谢5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续臻;李邢西;余茜;;努力构建高校和谐德育体系[J];北京教育(高教版);2006年01期

2 柴秀波;;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实现机制探析[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年02期

3 孙晓峰;;中国特色道德文化的构建[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8年01期

4 胡剑虹;;基于“人学理论”指导下高校德育评价体系构建的理论与实践探索[J];湖北社会科学;2009年07期

5 刘红兵;赵向军;;高职思政课开展挫折教育的现状与对策[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6 孙晓峰;方晓珍;;高校德育管理机制的构建与程序设计[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年11期

7 张屹;寇洪丽;;关于建设高校思政课数字化资源库的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2008年10期

8 郭耿玉;高校德育评价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思考——兼析高校德育工作低效的缘由[J];理工高教研究;2003年04期

9 李方园;;高校德育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经济研究导刊;2008年03期

10 桑晓丹;;创新和完善大学生德育管理机制[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年02期



本文编号:63941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hifanjiaoyulunwen/63941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7ff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