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师范教育论文 >

马克思主义人学视域下的中国高校素质教育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30 05:36

  本文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人学视域下的中国高校素质教育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马克思主义人学 素质教育 高校素质教育 问题 对策


【摘要】:随着我国高校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不断深入,高校素质教育中对人发展的忽视显得越来越严重。在新的历史时期,加强高校素质教育改革,一方面可以推动高校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另一方面可以推动当代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加强高校素质教育改革,是实现我国素质教育目标的根本途径。在马克思人学思想的指导下,进行高校素质教育改革,可以将人的发展需要和社会对人才的需要结合起来,解决高校素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本文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点介绍的是素质教育的内涵以及素质教育与传统教育的重要区别,高校素质教育与中学素质教育的不同。第二点讲的是我国素质教育发展的历程,我国高校素质教育在发展的过程中取得的一系列成果。第三点介绍的是高校素质教育的马克思人学思想基础。本文第二部分主要介绍了目前我国高校素质教育过程中存在的严重影响主体人的发展。首先,在高校素质教育中,无论是在教育的过程中还是教学目的设计上,都忽视了人的主体性。其次,在高校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人的需要被片面的理解了,在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缺乏人文关怀。再次,在进行高校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共性而忽视了对学生个性的培养,导致了教学形式化,培养学生商品化。最后,在学生的全面发展过程中,教育对学生的发展的作用是片面的。本文第三部分主要论述了导致高校素质教育出现问题的原因。首先,在高校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教育理念工具化,素质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满足社会主义现代建设需求的工具。其次,在教学方法的设计和采用上,高校素质教育并不是从满足学生发展的角度出发。再次,教育体制存在着严重问题,教育应该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改进以适应时代要求,促进学生的发展。最后,高校素质教育考核机制存在着不足。高校素质教育面向的对象是人,但是,在各种因素的制约下,高校素质教育改革成为了产品检验机,测试学校产品是否符合社会需求。本文第四部分就如何解决高校素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理论与实践上的设想。在高校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在教育的过程中要清除应试教育对我国高校素质教育的不利影响;推行素质教育要实现学生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要注重对学生个性和创造性的培养;在素质教育的发展过程中,要根据时代的特点和发展要求,对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进行合理改革,同时,要对教育体制进行合理调整,以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人学 素质教育 高校素质教育 问题 对策
【学位授予单位】:延安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641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8
  • 引言8-10
  • (一)选题意义8
  • (二)研究现状概述8-10
  • (三)研究方法10
  • 一、高校素质教育的人学基础10-21
  • (一)高校素质教育的含义与特点10-13
  • (二)高校素质教育的提出和发展13-16
  • (三)高校素质教育的人学理论基础16-21
  • 二、高校素质教育问题的人学检讨21-26
  • (一)高校素质教育未能有效发挥人的主体性21-22
  • (二)高校素质教育中人的需要的片面发展22-24
  • (三)高校素质教育忽视了对人的个性的培养24-25
  • (四)高校素质教育中人的全面发展被打折25-26
  • 三、高校素质教育问题原因的人学分析26-30
  • (一)工具化的教育理念26-27
  • (二)模式化的教学方法27-28
  • (三)迫切需要改革的教育体制28-29
  • (四)缺乏人文关怀的考核体系29-30
  • 四、走出高校素质教育困境的人学对策30-37
  • (一)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30-32
  • (二)彻底消除应试教育的影响32-33
  • (三)真正实现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33-34
  • (四)高度重视学生个性和创造性的培育34-35
  • (五)不断深化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教育改革35-37
  • 注释37-38
  • 参考文献38-41
  • 致谢41-42
  • 读研期间科研成果4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张劲;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对大学素质教育的启示[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2 孟天财;;高校人文素质课的误区及其对策[J];江苏高教;2008年01期

3 张淑明;;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及其教育意义[J];理论月刊;2007年07期

4 延永生 ,魏江辉;对新形势下高校素质教育的几点思考[J];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S1期



本文编号:75755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hifanjiaoyulunwen/75755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5db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