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师范教育论文 >

少数民族大学生和汉族大学生就业期望对比分析

发布时间:2017-09-17 18:31

  本文关键词:少数民族大学生和汉族大学生就业期望对比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乌鲁木齐 汉族大学生 少数民族大学生 就业期望


【摘要】:自我国实行高校扩招政策以来,大学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但现今社会对大学生的需求与供给失衡,现有的工作岗位不足以吸纳所有的大学毕业生。此外,现行的教育体制和高校专业设置与社会的发展脱节,使得大学生的供给与需求不匹配,热门专业供大于求,冷门专业无人问津,造成工作岗位与人才的浪费。国内外对就业问题都非常关注。国外对这个问题研究较早,已经形成了比较系统全面的就业理论。国内学者大多从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心理学的角度研究就业问题。本文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对乌市少数民族大学生和汉族大学生的就业期望进行调查,通过对比分析,发现少数民族大学生和汉族大学生在就业期望、就业规划、就业观念、就业准备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并从社会、高校以及少数民族大学生自身三个方面找出导致这些差异的原因。此外,本文从需求以及供给方面对现行的大学生就业政策进行归纳解析,结合问卷调查中大学生对就业政策的看法及意见,找出政策实施中出现的问题,并结合少数民族与汉族大学生就业期望差异产生的原因,从需求与供给的角度提出促进大学生就业的建议。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本文的选题背景及意义,国内外以及新疆对就业问题的研究现状,研究思路、方法以及本文的特色及可能的创新之处。第二部分主要介绍了就业期望的理论基础。包括就业及就业期望的概念以及国内外就业理论的概述。第三部分主要是对乌市五所高校少数民族与汉族大学生就业期望的调查结果的分析。首先介绍乌市五所高校大学生基本情况以及近年来的就业现状。其次对乌市五所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与汉族大学生就业期望调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第四部分从社会、高校以及少数民族大学生自身提出造成就业期望差异的原因。第五部分从需求与供给的角度归纳分析现行的大学生就业政策。结合问卷调查中学生对就业政策的认知度和意见,分析就业政策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促进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的意见。通过分析发现,导致少数民族大学生与汉族大学生就业期望差异的主观原因有语言原因、就业准备不足、自我期待过高或过低、家庭经济条件较差以及对就业政策的认知度不够;客观原因主要有就业政策实施不到位、高校缺乏就业指导、帮助大学生了解就业政策的渠道不足以及用人单位的偏见。在归纳分析就业政策的基础上,发现就业政策在调节工作岗位的需求与大学生的供给方面均存在问题。需求方面主要有缺乏调整不合理的产业机构以及不充足的就业岗位的政策、缺乏后续保障政策以及创业政策宣传不到位且落实麻烦。供给方面主要有现行教育体制不能适应就业需求、高校就业指导体系不健全以及少数民族大学生综合素质偏低,就业观念落后。结合少数民族与汉族大学生产生就业期望差异的原因以及现行就业政策存在的问题,本文针对如何解决大学生,尤其是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困难提出建议。从需求方面,首先高校应加强就业指导;其次要建立及时、高效的政策发布渠道并完善后续保障政策;第三要加快调整产业机构。从供给方面,首先要改革教育制度、调整专业设置;其次对少数民族大学生从小进行双语教学;再次高校要建立完善的就业指导机制、帮助少数民族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理念。
【关键词】:乌鲁木齐 汉族大学生 少数民族大学生 就业期望
【学位授予单位】:新疆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647.38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9
  • 第一章 绪论9-16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9-10
  • 一 选题背景9
  • 二 选题意义9-10
  • 第二节 研究综述10-14
  • 一 国外研究综述10-11
  • 二 国内研究综述11-12
  • 三 新疆研究综述12-14
  • 第三节 研究思路 方法和创新之处14-16
  • 一 研究思路14
  • 二 研究方法14-15
  • 三 创新之处15-16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16-20
  • 第一节 就业及就业期望的概念16
  • 一 就业的概念16
  • 二 就业期望的概念16
  • 第二节 就业理论概述16-20
  • 一 西方就业理论16-18
  • 二 我国就业理论18-19
  • 三 就业理论的发展趋势19-20
  • 第三章 乌鲁木齐少数民族大学生与汉族大学生就业期望调查与分析20-38
  • 第一节 乌鲁木齐五所高校大学生就业现状20-21
  • 第二节 研究设计21-25
  • 一 问卷设计22
  • 二 问卷结构22-24
  • 三 问卷内容24-25
  • 四 总体及样本的确定25
  • 五 问卷的发放与回收25
  • 六 数据分析方法25
  • 第三节 描述性统计25-27
  • 第四节 信度与效度27-29
  • 一 问卷的信度分析27-28
  • 二 问卷的效度分析28-29
  • 第五节 乌鲁木齐五所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与汉族大学生就业期望对比描述29-38
  • 一 对就业认识的对比描述29-30
  • 二 就业期望的对比描述30-33
  • 三 就业准备的对比描述33-34
  • 四 对政策的了解及评价对比描述34-37
  • 五 本章小结37-38
  • 第四章 少数民族大学生与汉族大学生就业期望差异成因分析38-41
  • 第一节 少数民族大学生自身原因38-40
  • 一 语言 民族特性38
  • 二 就业准备不足38-39
  • 三 自我期待39
  • 四 家庭经济条件39
  • 五 对政策的认知度不够39-40
  • 第二节 社会原因40-41
  • 一 政策实施不到位40
  • 二 大学生了解就业政策的渠道不通40
  • 三 用人单位原因40-41
  • 第五章 大学生就业政策解析与落实建议41-47
  • 第一节 大学生就业政策归纳解析41-42
  • 一 促进大学生就业的需求政策41-42
  • 二 促进大学生就业的供给政策42
  • 三 促进大学生就业的匹配政策42
  • 第二节 大学生就业政策存在的问题42-44
  • 一 就业需求方面42-43
  • 二 就业供给方面43-44
  • 第三节 促进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的建议44-47
  • 一 增加大学生就业需求的建议44-45
  • 二 改善大学生就业供给的建议45-47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47-48
  • 参考文献48-52
  • 附录52-54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5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格日勒图,青格勒图;关于做好少数民族大学生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J];思想工作论坛;2003年03期

2 席琳琳;你在北京还好吗?——纵观少数民族大学生在京就业现象[J];中国民族;2004年02期

3 罗勇;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民族观研究[J];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4 刘艳;张玉玲;孙茹;;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的政策建议[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5 刘艳;;以新农村建设为机遇 促进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J];新疆财经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6 李雪静;;略论如何提高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素质[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7 周伟昌;;关于促进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的若干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上半月);2007年11期

8 李志英;郝宇锋;摆小林;李鸿雁;;家庭状况对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认同的影响[J];北京教育(高教版);2008年09期

9 买买提江·依明;;如何激发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年32期

10 九月;赵剑峰;;民族身份对我区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分析[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8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关锋;李灵;;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压力水平状况及其压力源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2 普丽春;;云南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A];中国少数民族教育学会第一次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3 董军明;;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策研究[A];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论丛(2011年)[C];2011年

4 文雅;高乐;;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管理教育探讨[A];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论丛(2011年)[C];2011年

5 刘立新;刘秀艳;;少数民族大学生校园适应性现状及影响因素的探索——以京蒙高校为例[A];第七届全国心理卫生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14年

6 余海波;;大学教育管理者的视角:少数民族大学生和校园文化[A];西部省区市社科联第四次协作会议暨西部发展能力建设论坛论文集[C];2011年

7 黄羽新;;立足学生实际,加强教学管理和改革——少数民族学生培养模式研究之二[A];第三届广西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社会科学篇)[C];2004年

8 李军平;;少数民族大学生科普研究——以中央民族大学为例[A];安徽首届科普产业博士科技论坛——暨社区科技传播体系与平台建构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2年

9 杨泽泉;;论诚信与少数民族大学生的道德教育[A];孔学研究(第九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九次暨海峡两岸第六次孔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10 龙群;潘欣颂;;伊斯兰教对少数民族大学生道德建设影响的调查与分析——以新疆高校为例[A];宗教与民族(第五辑)[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尹晓华 实习生 邓果;海峡两岸少数民族大学生联谊会成立[N];四川日报;2007年

2 周健;我市召开少数民族大学生座谈会[N];安康日报;2008年

3 记者 董乐平 冯树伟;图们重视培养少数民族大学生干部[N];延边日报;2008年

4 傅晓明(作者单位:西安教育学院);少数民族大学生素质现状初探[N];中国民族报;2002年

5 记者 章利新;少数民族大学生访台 演出收入捐灾区[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6 本报记者 纪军 通讯员 张涛;756名优秀少数民族大学生扎根基层[N];阿克苏日报;2010年

7 记者 陈华;宁夏建行350万元资助少数民族大学生[N];宁夏日报;2010年

8 高欣萱;全国首个少数民族大学生创业园落户贵阳[N];中国民族报;2011年

9 国家民委民族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基地 执笔 陈宪章 赵铸 江远;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N];中国民族报;2014年

10 ;民族省区多管齐下助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N];中国民族报;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包永全;“三重认同”为核心的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2 杨萍;西北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适应中的几个突出问题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3 金学官;中国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适应的人类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古娜;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中的政府作用研究[D];新疆大学;2010年

2 包文贤;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综合素质的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3 史莎莎;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民族意识[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4 赵静;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民族意识及其导育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年

5 才让多杰;少数民族大学生成才现状及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13年

6 王宝凤;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困境分析及对策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3年

7 李忠贤;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能力调查与分析[D];中南民族大学;2013年

8 美合日班·图尔荪;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4年

9 刘秀艳;少数民族大学生校园适应性研究[D];北京工商大学;2014年

10 侯悦;在陕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适应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87103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hifanjiaoyulunwen/87103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0bb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