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当代大学生中的新读书无用论现象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11 21:04

  本文关键词:当代大学生中的新读书无用论现象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大学生 读书无用论 教育价值 对策


【摘要】: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以来,大学生数量激增,大学生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也越发凸显,高等教育社会分层功能有所弱化,这导致了读书无用论重新抬头。本文回顾了不同历史时期的读书无用论并做了比较分析,在对杭州市9所高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基础上,试图揭示出新读书无用论对大学生的影响情况并进行理论思考。 研究发现新读书无用论有两种主要类型:一是贫困家庭大学生因无法有效改善家庭处境而对高等教育价值产生怀疑;二是依仗优势先赋性资源的大学生并不看重高等教育的收益。新读书无用论在大学生中有较高的知晓度和较低的认同度。它对大学生的影响较小,仅影响小部分学生,但背后的诸如社会分层的弱化等问题应引起我们的关注。本文还发现,父母受教育水平较高,,子女对读书有用的认同度也较高;家庭经济水平越高,大学生越认可读书的价值;农村与城市大学生在对新读书无用论的认识上存在差异,但不显著;男生受新读书无用论的影响大于女生;专科生受新读书无用论的影响最大;新读书无用论对大学生的影响呈现一定的校际差异,“211工程”大学和公立高职学生受到的影响较小,且不受学科门类的影响;党员学生受到的影响也较小。媒体宣传的负面效应、现实与期望的落差、大学生毕业生就业质量不高、校风不佳、社会流动性减弱等因素促使新读书无用论在大学生传播。受新读书无用论影响的学生对学习、自我和社会的认知更消极,他们忙于社交、打游戏、上网,对未来迷茫,对高等教育失望,影响了自己和同学的生活起居。新读书无用论不完全是对高等教育价值的否定,更多的是对应试教育的抨击,对高校体制的诟病,对社会阶层流动凝滞的不满。基于此,本文提出了三条对策:应该树立正确的教育价值观;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媒体要发挥正向引领作用。
【关键词】:大学生 读书无用论 教育价值 对策
【学位授予单位】: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G645.5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7
  • 目录7-10
  • 第一章 导言10-18
  • 第一节 研究背景10-11
  • 一、 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凸显10
  • 二、 高等教育社会分层功能弱化10-11
  • 三、 新读书无用论开始传播11
  • 第二节 选题的意义11-12
  • 一、 理论意义11-12
  • 二、 现实意义12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过程12-13
  • 一、 研究方法12-13
  • 二、 研究过程13
  • 第四节 研究现状13-18
  • 一、 理论基础与历史研究13-15
  • 二、 内涵与表现研究15-16
  • 三、 原因与对策研究16-18
  • 第二章 读书无用论概述18-24
  • 第一节 读书无用论的历史回顾18-19
  • 一、 古代的读书无用论18
  • 二、 文革中后期的读书无用论18-19
  • 三、 改革开放初期的读书无用论19
  • 第二节 新读书无用论19-22
  • 一、 新读书无用论的兴起19-20
  • 二、 新读书无用论的类型20-21
  • 三、 新读书无用论的含义21
  • 四、 新读书无用论的表现21-22
  • 第三节 历次读书无用论的比较22-24
  • 一、 共性分析22-23
  • 二、 差异探究23-24
  • 第三章 大学生对新读书无用论的认知及受影响的原因24-44
  • 第一节 大学生对新读书无用论的认知26-33
  • 一、 大学生对新读书无用论的认知度26-28
  • 二、 大学生对新读书无用论的认同度28-29
  • 三、 影响大学生对新读书无用论认知的因素29-33
  • 第二节 大学生受新读书无用论影响的原因33-44
  • 一、 现实与期望的落差33-36
  • 二、 就业冰火两重天36-37
  • 三、 学习氛围不浓37-38
  • 四、 社会阶层流动减弱38-41
  • 五、 媒体宣传的负面效应41-44
  • 第四章 新读书无用论影响大学生的特征及表现44-54
  • 第一节 新读书无用论影响大学生的特征44-49
  • 一、 政治面貌和性别特征44-45
  • 二、 校际和学业阶段特征45-46
  • 三、 年级和学科门类特征46
  • 四、 影响力特征46-48
  • 五、 多元价值取向特征48-49
  • 第二节 新读书无用论对大学生影响的表现49-54
  • 一、 学习热情降低动力不足49-50
  • 二、 对未来迷茫对高等教育失望50-51
  • 三、 间接影响到生活起居51-54
  • 第五章 对新读书无用论的理性思考54-60
  • 第一节 树立正确的教育价值观54-56
  • 一、 坚持多元化教育价值观54
  • 二、 摆脱功利教育价值观的束缚54-56
  • 第二节 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56-57
  • 一、 改善学习环境56
  • 二、 加强师生互动56-57
  • 三、 树立学习典型57
  • 第三节 媒体要发挥正向引领作用57-60
  • 一、 提防正面宣传的负面效应57-58
  • 二、 坚守眼球经济时代的媒体责任58-60
  • 结语60-61
  • 致谢61-62
  • 参考文献62-66
  • 附录 166-69
  • 附录 269-70
  • 附录 370-71
  • 附录 471-72
  • 附录 57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文东茅;家庭背景对我国高等教育机会及毕业生就业的影响[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年03期

2 徐鹏;;用教育投资的观点透视新“读书无用论”现象[J];成功(教育);2008年08期

3 胡伟莉;黄华文;;读书无用论的反思:基于大学生就业难的视角[J];成人教育;2010年02期

4 谯欣怡;沈有禄;;试论“新读书无用论”[J];当代教育论坛(学科教育研究);2007年09期

5 金克木;;古"读书无用论"[J];读书;1990年06期

6 刘宇红;程成;;新“读书无用论”的反思[J];高教探索;2012年05期

7 马建青;刘丹;邵一岚;杨书玲;;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生学风问题的个案分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年03期

8 王胜今;赵俊芳;;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十年盘点与省思[J];高等教育研究;2009年04期

9 龙安邦;;教育价值选择的困境与对策——解读新“读书无用论”[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年08期

10 樊星;;当代文化思潮中的“反智主义”[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陶维维;家庭教育消费的阶层差异调查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3年

2 彭丹萍;新中国第三次“读书无用论”表现及析因[D];四川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01472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101472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fdb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