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高校公共美术鉴赏课中国画教学探究

发布时间:2017-11-09 10:11

  本文关键词:高校公共美术鉴赏课中国画教学探究


  更多相关文章: 高校 中国画鉴赏 课程设置 传承


【摘要】:2006年教育部办公厅下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把“美术鉴赏”课程列为限定性选修课程之一,并要求高校列入教学计划,从机构设置到师资配备都给予有力保障。自此,全国高校都开设了公共美术鉴赏课程,其中的中国画鉴赏教学是公共美术鉴赏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画是中国文化的重要标志和主要表现形式,也是传承和普及中国文化的重要途径。高校公共美术中国画鉴赏教学课程价值应当体现为传承中国文化精髓,培养和提升高校学生的审美理想。 然而,在公共美术鉴赏课程中的中国画鉴赏教学课程地位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其重要性也在日益消解。教学目标的不明确;在教学过程中缺少对中国画的文化本性以及中国画对当代大学生完美人格塑造的价值的探讨和教育;教学内容的“专业化”和“技法性”,使得不少非美术专业的学生觉得甚是无味,对课程缺少兴趣,课程所追求的意义也就无从实现。中国画鉴赏在公共美术教学中已经变得有名无实,甚至成为西方美术鉴赏课程的附属品,游离于公共美术鉴赏课程体系的边缘,前景堪忧。本文通过对高校公共美术鉴赏课中国画教学的目标与意义以及目前教学现状的分析,找出其问题所在:教学模式和教学目标的偏离是教学出现困境的重要原因;课程教学内容安排不合理,是课程设置问题的具体表现;对中国画鉴赏教学课程价值认识的不足则是阻碍课程发展的根源。针对以上问题,我认为,在高校公共美术鉴赏课中国画教学中,应当把学生“文化”素养的形成,审美理念的提高以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来作为教学终极目标,将中国画的鉴赏与审美作为教学手段,建立开放性的中国画鉴赏教学课程,在教学整体上包含中国传统文化、哲学、美学、绘画理论、学科知识与绘画技艺,,打破传统以简单欣赏为中心的狭隘课程观。注重对学生审美理念的发掘及培养,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传统文化观念,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 本文希望以先进课程理念为借鉴,在理论与研究的关照下,提出对教学有意义的见解。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G642;J212-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高伟;;论高校中国画教学中的文化缺失现象[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2 方楚乔;中国画的欣赏与教学[J];高教探索;1998年02期

3 孟晓凤;;如何通过中国画鉴赏课培养学生优秀品质[J];成才之路;2007年11期

4 谢园园;;论中国画与音乐的艺术关联[J];电影评介;2007年11期

5 罗文中;怎样欣赏中国画——中国画的美学思想和表现特点[J];零陵师专学报;1988年04期

6 张艳平;;受道家精神影响的中国画构图法——穿越时空的散点透视[J];美术界;2013年12期

7 解均;;“六法”与中国画鉴赏[J];中国体卫艺教育;2009年12期

8 张洪彬;;中国画与中国传统文化[J];文艺争鸣;2010年06期

9 冷家荣;;笔墨意象——中国画的造型形式表示[J];艺术教育;2006年12期



本文编号:116139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116139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8e2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