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探讨
本文关键词: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探讨
【摘要】:我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面临着人才质量下滑、学生整体素质不高、就业形势严峻等挑战,而经济全球化、建设创新型国家、科技创新能力及创新人才自身能力的提高等对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要求。因此,应从质量保证机制、环境保障机制、校友人文资源开发机制以及评价体系、激励机制四个方面,构建起我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机制。
【作者单位】: 长春师范大学;
【分类号】:G642
【正文快照】: 科技创新,人才为本。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人才强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我国教育行政部门和国”战略,赋予我国高校培养一大批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历史使 各级各类学校的共同责任,是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基础。命,关系到我国能否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与全球产业分工中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军锋;;高校科技创新人才战略实施机制探析[J];中国高校科技;2012年03期
2 薛二勇;;协同创新与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政策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2年12期
3 杨东占;;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的几点认识[J];中国高校科技;2014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成榕;王志宏;;中俄边境高校经管类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难题及破解[J];财经界(学术版);2013年05期
2 方晓明;胡浙平;;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中的思想教育[J];高等农业教育;2014年01期
3 钟年丙;赵明富;肖汉光;宋涛;彭晓;;成才视角下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J];成才之路;2015年02期
4 姜翠翠;戴东燕;邱松山;刘杰凤;;基于工程技术中心的食品生物专业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探讨[J];广东化工;2015年10期
5 刘创;;大学创新力内生性构成要素分析[J];贵州社会科学;2015年06期
6 曾利军;刘卉;;基于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创新型人才培养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3年32期
7 程晓红;徐娟;张利;罗轶超;;基于协同创新的复合型人才培养研究[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4期
8 汪志兵;孙竹梅;;基于协同创新理论的高校创新人才培养[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4年02期
9 赵剑冬;吴天生;;基于区域产业视角的产学研协同创新发展规划[J];价值工程;2014年11期
10 杨春馥;杨栋梁;闵伟红;;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探析[J];科技视界;2014年27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黄正夫;基于协同创新的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模式研究[D];西南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和郁娟;协同创新视阈下云南省高等学校教师教育联盟运行机制构建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张力;;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战略意义和政策走向[J];教育研究;2011年07期
2 梁彤,李驹;美国研究型大学及其基础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5年02期
3 苏竣;薛二勇;;中国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路线图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0年04期
4 叶仕满;;协同创新:高校提升创新能力的战略选择[J];中国高校科技;2012年03期
5 吴绍芬;;协同创新与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J];高校教育管理;2012年06期
6 章熙春;;大力推进协同创新 全面提升高校创新能力[J];中国高等教育;2013年07期
7 薛娇;马海泉;;优化科研队伍结构 提升高校创新能力——访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教授涂传诒[J];中国高校科技;2013年04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记者 陈宝泉;[N];中国教育报;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志刚;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研究[J];职大学报;2004年01期
2 夏丽萍,惠朝旭;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完善高校人才培养机制[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S2期
3 王大发;;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 构建人才工作新格局[J];学习月刊;2006年08期
4 鲁兴勇;;和顺代有人才出[J];保山师专学报;2006年06期
5 朱湘虹;黄生成;;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J];理论前沿;2006年24期
6 居艳;余华凌;;论高校优秀人才的素质要求及其培养模式——以高校优秀教师为例[J];理论导报;2009年10期
7 朱秀民;;创新开展校企“第二校园合作计划”培养创新型人才[J];时代文学(下半月);2009年01期
8 张雷;徐凤兰;;“三区联动”与高校人才培养机制创新[J];教育与职业;2010年02期
9 刘军;李雪艳;;论以就业为导向的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机制的构建——以沈阳建筑大学为例[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10 王竞一;;论如何创新文史哲人才培养机制[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1年1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峰;张建国;姜新;张岩;;创建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为培养创新人才提供保障[A];“高教强省”探索与实践——高教科研2008[C];2009年
2 王德章;;适应龙江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加强和完善人才培养机制[A];“高教强省”探索与实践——高教科研2008[C];2009年
3 李放;;浅谈海南琼剧人才的培养与使用[A];亚洲人才战略与海南人才高地——海南省人才战略论坛文库[C];2001年
4 段荣娟;杜耀文;杨洁;牛钰;申莉;房锦霞;孙海虹;王换青;;山西实施人才战略对策研究——高层次涉外外语人才培养[A];2005—2006山西省统计科研成果汇编[C];2006年
5 高娟;陈晓坤;;建立长效人才培养机制 加大标准化高端人才队伍建设[A];市场践行标准化——第十一届中国标准化论坛论文集[C];2014年
6 ;更新观念 创新机制 推动人才工作新发展[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科技人力资源与区域经济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8年
7 董文栋;魏颖娟;;独立学院会计信息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机制研究——广东海洋大学寸金学院会计信息化课程体系建设的实践[A];第十届全国会计信息化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刘胜角;;海南书法人才的现状与培养刍议[A];亚洲人才战略与海南人才高地——海南省人才战略论坛文库[C];2001年
9 张锦高;;地学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的实践与思考[A];改革开放与地质教育的科学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10 王锁萍;刘陈;殷太平;段昌荣;姚锡林;程景清;;培养电子设计创新人才的教学与实践[A];电子高等教育学会200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作者系中共广平县委常委、组织部长) 侯有民;建立四项机制 做好新时期人才工作[N];河北日报;2006年
2 记者 沈朝晖 通讯员 侯明灿;创新型人才4年后过万[N];宁波日报;2008年
3 大城县委常委、组织部长 刘洪斌;以科学发展观统领人才队伍建设[N];廊坊日报;2008年
4 州委组织部副部长、州人事局局长、州编办主任 商雁鸿;找准人才工作突破口 推动彝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N];楚雄日报(汉);2008年
5 通讯员 高艳玲 赵生兵;奇台县创新机制激活人才兴事业[N];昌吉日报;2008年
6 本报记者 李微;完善多元化人才培养投入机制[N];中国人事报;2010年
7 梅香生;人才优势须转化为发展优势[N];孝感日报;2010年
8 刘建民 小宝 本报记者 王丹云 周军 柳方秀 通讯员 范海;人才兴,则企业兴[N];中国冶金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赵国梁;全省人才工作会议在贵阳举行[N];贵州日报;2010年
10 常青;我盟专项政策全方位保障人才队伍建设[N];锡林郭勒日报;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鲁本录;科技创新与我国人才培养机制的转换[D];广西大学;2006年
2 叶元伟;基于学科建设的创新人才培养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3年
3 杜锋;我国信息领域紧缺人才培养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4 丁丽娜;秦皇岛兴龙广缘商业连锁有限公司人才培养机制研究[D];燕山大学;2014年
5 黄金丹;基于PBL的高校工科人才培养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6 唐莲莲;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7 邹鹏;现当代黄冈人才地理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8 周雪;重庆高等教育对长江上游经济中心建设的人才支撑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9 马春媛;我国本土社工督导人才培养机制研究[D];复旦大学;2013年
10 齐菲;山东职业教育与技能型人才培养机制及政策取向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16154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11615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