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高考与应试教育、素质教育关系新论

发布时间:2016-09-16 13:06

  本文关键词:高考与应试教育、素质教育关系新论,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学/心理学 >> 高考与应试教育、素质教育关系新论




题?高考恢复30同年?

教育发展研究2007.7_8A

高考与应试教育、素质教育关系新论
圈郑若玲

摘要:以往教育界对高考与应斌教育和素质教育之关系探讨,多停留在感性层面。高考被看成是造成应试教 育的“罪魁祸首”和推行素质教育的“绊脚石”,并因此承受着不公正对待。实际上,高考既与

应试教育没有天然的“血 缘”。不是应试教育的“罪魁祸首”,也并非素质教育的“绊脚石”。这些关于高考的误解都是由社会竞争和社会矛盾所 引起。 关键词:高考;应试教育;素质教育

高考是进入高等教育的“敲门砖”,既直接关系 到高等教育生源质量,又直接关乎考生的前途命运。 高考自建制伊始便一直为社会所关注。特别是近年 来随着高考规模的迅速增长,高考的社会影响愈来 愈大,加之已实行五十余年,其弊端越来越显现,引 发的争议也越发激烈。然而,许多人除诟病高考自身 弊端外,还情绪化地将诸多与高考无关的教育和社 会弊端也“追根溯源”到其处,高考因此承受着不公 正对待,高考与应试教育、素质教育的关系,便是典 型例子。以往教育界乃至其他各界对这一问题虽议 论颇多,关于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研究甚至还有 相当深度。但对其与高考之关系探讨,却多停留在感 性层面。对高考与素质教育及应试教育之关系的非 理性看法不仅引发了高考这一“举国大考”的生存危 机,而且不利于教育问题的正确解决。笔者认为有必 要理性深思这些问题,还高考以客观评价,使其发挥
出对教育的应然功能。

教育,“应试”源于“片面追求升学率”(即所谓的“片 追”),而“片追”最主要的攀比追逐对象便是高考的 升学率,高考因此被看成是应试教育的“罪魁祸首”。 从人们对应试教育的界定便可看出二者被明显“捆 绑”在一起:应试教育是“在我国基础教育阶段实际 存在的以提高升学率为目的、围绕‘应考’进行教育
教学活动的片面的、淘汰式的教育”;llJ“是以考试得

分为手段,把少数人从多数人中选拔出来送上大学 为唯一目的,片面追求升学的教育”。田 无可否认.应试教育的直接原因是“片追”,是中 小学校为了提高考试(尤其是高考)升学率不得已而 为之的结果。但若追溯“片追”问题的来龙去脉,便不 难发现高考只是导致“片追”和应试教育的表层原因 或“导火线”。“片追”现象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文 革”前十七年,由于高等教育规模尚小,但普通教育 的发展速度却远远超过高等教育,导致高考录取率 逐年下降,1952年录取率高达90.35%,1965年的 46.92%与之相比已下跌将近一半。特别是1962年, 由于国家遭受三年自然灾害导致经济严重滑坡而不 得不大幅度压缩高等教育规模,以及因纠正1958年

一、商考是不是应试教育的“罪魁祸首”? 批评高考的观点认为.高考的弊端造成了应试
郑若玲便门大学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副教授
一14一

(厦门361005)

万   方数据

高考与应试教育、素质教育关系新论

“教育大革命”中“左”的错误对高等教育进行了压缩 性调整,该年度的高考录取率跌至“文革”前的最低 谷,仅为27.43%。刚片追”和应试教育正是在这样一 种竞争状态下开始出现。在高等教育机会极为有限、 社会竞争压力十分强大的情况下,“片追”现象愈演 愈烈,应试教育自然也难以抑止。可见,“片追”所追 逐的实际上是稀缺社会资源,高考竞争或应试教育
都只是社会竞争的一种表象或结果。

生都在应试。再极而言之,应试和应试教育有什么不 好?”考试固有其局限性,无论怎样改进考试,也不能 完全得到克服。但“在教育领域中,由于教学内容基 本是已经确认的东西,运用以一斑窥全豹的原理,用 考试的办法,来代替实践的检验,它用的时间短,收
效快,结果确定。”嘲

肯定应试教育的远不止教育理论研究者。作家 梁晓声在《一种愿望?一种理想》一文中谈到,“考试 自然不是择优的唯一方式,也不是最好方式,但的确 是最公平的方式。…‘教育的方式,未见得一受‘应试’ 所导向,学生的‘综合素质’一定就差,一定就劣,一 定就大成问题。‘应试’的智力资本和心理基础,难道 不也是‘综合素质’的两个主要方面么?一【-01政协委 员、有46年执教经历的中学校长吴昌顺也曾指出。如 果应试教育没有可取之处,就等于否定了新中国成
立50多年来培养的一切人才。【11J

有学者对高考竞争的本质曾做过深入的研究, 认为当今教育领域的许多弊端从表面上看是高考造 成的,其实问题的根源与本质并不在高考,高考只是
使一些问题突显出来;高考并非万恶之源,而是各种

教育和社会矛盾的集合点,因此备受争议。啊于应
试教育产生的社会背景,不少学者也得出了类似结 论,有人认为,应试教育的机制有着支持它的社会条 件系统,如社会向上流动(升迁)的压力很大,社会所 提供的升迁机会极小等,只要社会还在为高学历者
提供较高的社会经济地位,“应试教育”的社会机制

应该看到,我国的应试教育主要是由教育和社 会竞争所引发,高考只不过为其提供了借口。.事实 上,应试教育并非中国的“特产”,也存在于世界其他 一些国家,甚至可以说是一个全球性问题。联合国教 科文组织发表的《世界教育报告199l》中,就曾把“应 试教学”专门作为一个讨论与分析的项目。f-芝英国学 者蒙哥马利也曾在谈到英国的教育考试时认为。虽
然考试已经被广泛地运用和认可,取得了良好的功

和社会条件就不可能消除;嘲由于高考功能被放大 成超教育化、社会化(政治化、经济化),形成了应试 教育;嘲应试教育现象是教育供求关系失衡(需求远 大于供给所引起的畸形竞争)的结果,只要教育供求 关系的失衡现象依然存在,则应试教育还将继续存
在下去。t7l

笔者认为,作为人类社会一种永恒的竞争手段, 考试本身是中性的。“应试”对于“教育”本无可厚非。 教育学将教育定义为:“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要 求,向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 的影响,以使受教育者发生预期变化的活动”。嘲而
判断受教育者是否发生了“预期的变化”以及发生了

效,但“它扰乱了中等学校的课程设置”,使教学跟着
考试转。嗍
?




事实上,自学校教育开始采行严格的考试并以

分数评定等级,整个教育就转向了所谓的“应试教 育”,也开始成为一种被评分制度所掣肘的教育。“只 要我们不能逃离尊崇科学、注重工具理性的现代社 会去考虑教育问题,只要我们仍在坚持用科学的观 念与方法规彭ll教育,那么学校就或明或暗还得围着 分数转……所谓素质教育对于应试教育而言也只能 是改良品种,谈不上改革。只要素质教育本身的效用
最终也得接受评分制度的评估,这应试教育的根就

怎样的变化,均需借助考试才能了解。因此,考试是 评价教育效果的重要手段。如果考试因为给人们带 来沉重的心理压力和学习负担而被认为是一种“罪
恶”,那也是一种“必需的罪恶”。

有考试即有应试,应试的作用积极与否,取决于 考什么和如何考,正如有学者在评论“由‘应试教育’ 向素质教育转轨”的提法时,针对高考的应试教育成 分所指出的:“(应试教育)有两面性,除了不当的消
极一面,还有正当的积极的一面,尤其在我国社会发 展现阶段更是如此……升学是应试,就业也是应试.

拔不掉。竹【阍



既然应试教育在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其“所要 解决的核心问题是人类科学知识的传递问题,通过 这种传递形式,使得人类社会积累起来的对自然的 认识水准得以巩固”【娲,它的存在也就具有相应的合 理性;即使应试教育问题在中国比其他国家更加严
一15—

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充满了考试,人类和每个个人一

万   方数据

高考与应试教育、素质教育关系新论

重●也主要是因中国的教育和社会资源更为稀缺以 及重视考试的传统文化所致:
● 、

试制度大加挞伐之时,美国却对我们的考试制度赞 赏有加。2006年6月,美国公布的一份有关“国际数学 和科学学习趋势”的教育报告指出,美国学生的数学 平均成绩已远远落后于东亚地区的同龄人,报告认 为,东亚教育体系成功的主要原因之一即在于有能
够激励学生的考试。【I田





二、高考是不是推行素质教育的“绊脚石”7

许多人认为,“片追”作为对高考教育评价功能 的一种反应,给教育带来的负面影响是制造应试教
育,阻碍素质教育,并造成中小学“轰轰烈烈开展素

中国推行素质教育,如果不正确引导,难保不像
美国这样出现新的文盲、半文盲现象。正如有中学校

质教育,扎扎实实进行应试教育”的奇怪现象。。在对 “应试”的声讨中,人们最终往往将矛头指向高考,而 且中小学教育中其它的“应试行为”也多半由高考的 激烈竞争所致。许多人因此将高考看成是推行素质 教育的“绊脚石”,认为不废除高考就难以推行素质
教育。

长直言不讳地认为,高考作为一种选拔人才的制度, 是绝对不可取消的。作为中学校长,就该理直气壮抓 “升学率”。“率”绝对是学校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 一个标准。不怕考试,敢于考试(因为今后到社会上 需要应付的考试太多)也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一

.那么,废除了高考果真就能培养出高素质人才 吗?从文化素质看,历史证明,高考促进了社会文化 素质和水平的提升,考分高的人普遍比考分低的人 文化素质要高,高分低能和成绩差但素质好的学生 毕竟只是极少数,在高考题型朝考能力发展的今天 就更如此。不经过考试竞争就升学的做法可能导致
素质更低,甚至会造就出新文盲。中国人往往爱走极

个内容:【-91

’,

从道德素质看,不经过考试竞争而升学,极易导

致弄虚作假,请托送礼等歪风盛行,学生身处其间: 耳濡目染,很难想象能培养出多高的道德素质。关于 高考对素质教育的积极作用,高考至少可以提高考 生的文化素质、学习能力、心理素质,此外,还能在磨 练意志、培养合作精神、面对失败、知恩图报等方面
。。

端,一考试便拼命,不考试则“放羊”,难怪乎有些家 长把孩子们不好好学习的行为都归罪于素质教育。 在被认为学习环境宽松、素质教育成功的美国,
就曾因升学考试太过容易而出现教育质量问题。据

培养考生的品德。嘲 素质教育也并非不要考试。只要考试仍然作为
教育过程的重要环节而存在,则无论何种教育都摆 脱不了考试的“紧箍咒”。问题的关键并非“应试”本

20世纪90年代初的调查,在21—25岁具有高中学历 的人中,只有不到60%的人阅读水平达到高二程度。 即使在有大学学历的人中,也仅有80%的人达到这 一程度。有2,3被调查的大学教师抱怨说,他们越来
越多的是为大学生补中学课程。【-o】2006年3月1日。美

身,而在于如何正确运用考试的教育功能,在于考试 的内容、方法以及对考试结果的使用等。尽管当今中 国确有许多学校一门心思扑在应试教育上,并由此 带来很多问题,但并不能对其成绩尤其是在知识教 育上的成就全盘否定。素质教育之所以难以顺利推 行,“根源并不在高考,而是重视教育和学历、信奉读 书至上的社会传统文化。而且,围绕高考所出现的诸 多问题,根源也不在高考本身,甚至不在教育本身, 而有其深刻的社会、经济和文化根源。”【2-】应试教育 和高考只不过是充当了“替罪羊”的角色。很多时候,
教育的问题并不能仅从教育本身去寻求解决之道,

国大学入学考试机构ACT在高等教育界影响最广泛 的杂志《高等教育编年》上公布的一项有关高中毕业
生阅读水平的调查报告显示,2005年度参加ACT考

试的120万高中生中,仅有51%的人具备接受大学教
育或职业训练项目所需的阅读水平。调查还发现,学

生在整个高中阶段的阅读水平非升反降。有识之士 忧虑地表示,这将导致一个“沉默的国家”,并呼吁改 进高中的阅读教育,提高中学阅读要求和课本的质

而应将之置于社会大背景下思考。因为教育作为社 会大系统的子系统,必然要受到社会政治、经济、文 化等因素的制约,不能仅“就教育谈教育”,阎素质教 育也一样,它是一项社会工程,教育体制的重大变革 需要一定的社会结构为支撑。推行素质教育的“绊脚 石”,与其说是高考,毋宁说是激烈的社会竞争和社

量。ft,安国大、中学水平低下其实是互为因果的:因
为中学水平低,所以大学生源水乎不高,而大学为了 迁就这一现实降低招生标准,反过来又使中学生不
愿努力学习。值得注意的是,就在中国人对自己的考
一16一

万   方数据

高考与应试教育、素质教育关系新论

会矛盾。

的污点,也被位移到高考身上,高考因此招致了激烈 的社会批评。高考因激烈竞争所招致的同样激烈的 社会批评其实是在“替人受过”。高考既与应试教育
没有天然的“血缘”,不是应试教育的“罪魁祸首”,也

从表面上看,高考只是一项教育考试制度,但其 背后亦兼具政治与社会功能。这一切,使得高考承载 着远远超出自身所必须承载的社会责任。而巨大的 社会责任又造成高考竞争的异常激烈。当社会矛盾 凸显而无法解决时,人们便将矛头指向高考。高考作
为一种考试制度被放置在“社会”这个显微镜下,任

并非素质教育的“天敌”或“绊脚石”。这些关于高考 的误读都是由社会竞争和社会矛盾所引起的。
(责任编辑翁伟斌)

何微小的瑕疵都可能被放大若干倍,甚至周围社会
参考文献 【1】李冀主教育管理词典(第2版)【M】海口:海南出版社。1997.202.

【2】王策三.认真对待“轻视知识”的教育思潮——再评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提法的讨论叨.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7):5—23.
【3】为之.中国高考与社会、经济的关系田.中国考试。1997,(1):42—44. 【4】刘海峰高考竞争的本质与现象田.高等教育研究,2006,(12):27—31. 【5】杨广云.应试教育形成的社会条件及其治理叨福建学刊,1997,(4):8—10. 【6】边星灿.考试与素质教育论田中国考试,1998,(4):8一12. .【7】江峰,林玲.论教育的竞争与应试教育田.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3):72—78. 【8]鲁洁教育学【M】.jE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19.

【9】王策三保证基础教育健康发展——关于有“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提法的讨论叨.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l,
(5):59—84. 【10】梁晓声.一种愿望?一种理想【I叼.文汇报,1999一05.31.

【11】刘万永,原春琳教育:为未来打造竞争力【N】.中国青年报,2002-03—07.
[12】世界教育报告(1991)【明.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70. 【13】【英】罗伯特?蒙哥马利.考试的新探索[M】.黄鸣译.南京:广西人民出版社.1984.76.


【14】钱钢.“可算度的人”——从福柯说刭考试地狱【A】.社会学家茶座(第二辑)【q.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3.18—23.
【15】方展画.论“素质教育”与“传统教育”叽.杭州大学学报(哲社版),1998,(2):23—29.

【16】“升学易”终成祸患一美国学者主张提高升学难度以克服教育恶性循环【N瑶参考消息,1990—06—29.
【17】B耐y
Half of

Hl曲-sch001 Graduate8 Have

Couege—kel

R∞dlng

Skllls【EB,oLl.http执hmicle脚rIl,dad粥006『03/200603010ln htIIL

【18】美国理科教育质量落后于东亚【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6_06一13.

【19Ⅳ颐卫临高考:还有更好的路可走吗阴.了望,1997.(20):4041. 【20】宋晓梦素质教育与高考改革——访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刘海峰教授口叼.光明日报,2005—10-30.
【21】刘海峰坚持统一高考的必要性田中国考试,1997。(5):27—29 【22】潘懋元.潘懋元论高等教育[M】.福建教育出版社,2000.141.。

New DiscussiOn

On

Exan吐naⅡ0n aIld Educa廿On



Zheng

R∞Ung
Ulliverslty,Xiamen 361005)

』Center Abst髓d.ne
been
lack

for Research
on

on

Higher Educatlon

Development,Xi锄en

discussion

relation of coUege
long nme.The
not

rational thinking for



en咖ce examinatlaon,examination educ“on and qual时education had unfair h_{eatment. coUege en咖ce examination tllus h鹊 been endudng
an

ActuaIly,coⅡege entmnce examination is

chlef culpnl of

ex锄manon educatioIl'蚰d

not

tlle

obstacle

t0

quali哆education.

弧le

causes

for misunderstandlng确舀nate from social competltion曲d Bociar contI_adlctions.
en仃ance

Key

words:conege

ex锄ination,examination

education,quality education

—17一

万   方数据

高考与应试教育、素质教育关系新论
作者: 作者单位: 刊名: 英文刊名: 年,卷(期): 被引用次数: 郑若玲, Zheng Ruoling 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厦门,361005 教育发展研究 EXPLORING EDUCATION DEVELOPMENT 2007(13) 3次

参考文献(22条) 1.王策三 保证基础教育健康发展--关于有"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提法的讨论[期刊论文]-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1(05) 2.鲁洁 教育学 1984 3.刘海峰 高考竞争的本质与现象[期刊论文]-高等教育研究 2006(12) 4.为之 中国高考与社会、经济的关系 1997(01) 5.王策三 认真对待"轻视知识"的教育思潮--再评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提法的讨论[期刊论文]-北京大学教 育评论 2004(07) 6.李冀 教育管理词典 1997 7.江峰;林玲 论教育的竞争与应试教育[期刊论文]-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03) 8.边星灿 考试与素质教育论 1998(04) 9.潘懋元 潘懋元论高等教育 2000 10.刘海峰 坚持统一高考的必要性 1997(05) 11.宋晓梦 素质教育与高考改革--访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刘海峰教授 2005 12.顾卫临 高考:还有更好的路可走吗 1997(20) 13.美国理科教育质量落后于东亚 2006 14.Barely Half of High-School Graduates Have College-Level Reading Skills 15."升学易"终成祸患--美国学者主张提高升学难度以克服教育恶性循环 1990 16.方展画 论"素质教育"与"传统教育"[期刊论文]-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与浙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合并 1998(02) 17.钱钢 "可算度的人"--从福柯说到考试地狱 2003 18.罗伯特·蒙哥马利;黄鸣 考试的新探索 1984 19.世界教育报告(1991) 1992 20.刘万永;原春琳 教育:为未来打造竞争力 2002 21.梁晓声 一种愿望·一种理想 1999 22.杨广云 应试教育形成的社会条件及其治理 1997(04)

引证文献(3条) 1.冯文全 关于素质教育的几点思考——基于教育社会学的反思[期刊论文]-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3) 2.李立峰 高考改革:困境、反思与展望[期刊论文]-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9(8) 3.赵敏 试述我国教育目的与素质教育的关系[期刊论文]-文教资料 2009(8)

本文链接:



  本文关键词:高考与应试教育、素质教育关系新论,,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1639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11639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58e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