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教育目的_论素质教育与人本教育 燕国材

发布时间:2016-09-16 10:00

  本文关键词:论素质教育与人本教育,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论素质教育与人本教育  燕国材

    

        内容摘要 当代中国教育应注意三个问题,即素质教育理论、人本教育思想、素质教育与人本教育的关系。从这三者而言,其理论是正确的,思想是科学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其中特别要注重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学说、我国古代“以人为本”的传统教育思想,以及现代西方人本教育思想,并融汇于素质教育实践中。
        关 键 词   素质教育理论 人本教育思想 应试教育 考试 素质教育与人本教育的关系
        作  者 燕国材,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全国非智力因素研究会会长。(上海:200234)


        有学者曾强调指出,“近几年中国通过政府行为用素质教育猛攻应试教育,却久攻不下,应试教育仍巍然不动。究其所以,源于素质教育致命的理论缺陷。挽救的办法应是用人本教育取代素质教育。”[1]这段话引起了我探讨素质教育与人本教育的兴趣。
        关于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确实是为了反对应试教育而提出的,但应试教育只是提出素质教育的导火线,而决不是产生素质教育的唯一条件;素质教育反对应试教育也确实是“久攻不下”,但这是由教育内外部的许多因素综合造成的,而决不是因为“素质教育致命的理论缺陷”所产生的恶果。
        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提出素质教育之后,经过教育界的探讨与实践,确实形成了有一定影响的素质教育理论。这一理论包括:素质的性质与分类。长时期来,素质这一概念为心理学所独有,指人的感知器官、运动器官、神经系统和大脑在结构上与机能上一系列特点的综合。现在一般都认为,素质乃是人们一系列先天具有的特点(生理的和心理的)与后天获得的品质的有机结合。它可以分为基本的三类八种,即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素质(又可派生出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业务素质、审美素质、劳技素质6种)。还有一类创新素质为三类素质得到很好发展的集中体现,而不是与三类素质平列的另一类素质。
        素质教育的性质与分类。顾名思义,素质教育就是全面培养与提高受教育者素质的教育。这里的“全面”有两方面的涵义,一是三类八种素质都要得到一定程度的培养和提高,一是所有受教育者的各种素质都要得到培养和提高。既然有三类八种素质,当然也就有三类八种素质教育。三类是:身体素质教育、心理素质教育、社会素质教育。八种是:政治素质教育、思想素质教育、道德素质教育、业务素质教育、审美素质教育、劳技素质教育、身体素质教育、心理素质教育。另外还有一种创新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的目的与任务。素质教育的唯一目的,就是为了培养与提高学生(国民、民族、人类)的素质。其真谛可以概括为“一提四发”:“一提”,就是教育要提升人的地位。“四发”,,一是发现人的价值。即素质教育必须帮助人们获得其应有的地位,享受其应有的尊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二是发掘人的潜能。即将潜能这种发展的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乃是素质教育的应有之义。三是发展人的个性。每个人都必须有自己的个性,素质教育应当使受教育者的个性得到全面、充分和自由的发展。四是发挥人的力量。任何人都有身体的力量(体力)与心理的力量(心力)之分,只有通过素质教育,才能使人的力量得到应有的培养与充分的发挥。
        素质教育与全面发展教育的关系。现在一般的共识是,古今中外的教育都是素质教育,因为都旨在培养受教育者的素质,只不过是没有明确提出而已,对全面发展教育也应当如此看待。素质教育却明确地提出了这一点,即把教育所要培养的东西用“素质”一词来加以概括。全面发展什么?全面发展教育未能予以简炼的回答,而素质教育却能简炼地回答说:全面发展素质。这就不难看出,素质教育与全面发展教育是基本一致的,可以用全面发展补充素质教育,用发展素质补充全面发展教育,甚至二者在目的、内容与方法上也是完全可以互补的。
        八大教育模式。一曰主体教育模式。就是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并将主体作为教育手段,来发展学生主体性的各种特点与品质。二曰愉快教育模式。即愉快是促进发展的手段,发展是愉快教育所追求的目的;愉快与发展是辩证统一的。三曰情境教育模式。这种根据教育目的优化了的环境即所谓情境,能促使学生在现实环境与活动交互作用的统一和谐中获得全面发展。四曰和谐教育模式。它通过内部和谐、外部和谐与内外和谐等三种手段,使学生的身心发展趋于协调一致。五曰人格教育模式。人格是以世界观为核心的多层次人格特征组成的完整结构,可见人格教育就是培养世界观与发展多层次人格特征的教育。六曰创造教育模式。运用创造教育模式于素质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七曰健康教育模式。通过这一教育模式,保持与增进学生身体的、心理的与社会性的健康。八曰成功教育模式。其根本目的是要培养学生在做人、学习、品德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一定的成功。[2]
        如上所述,素质教育理论所包含的内容,应当说基本上是正确的、可取的,只要各级各类学校都能自觉地加以运用,认真地付诸实践,就不仅可以扬弃应试教育,而且还能使所有学生的种种素质都获得一定程度的发展。可是,素质教育为什么没能战胜应试教育呢?我认为,这决不是由于“素质教育致命的理论缺陷”造成的,而是因为存在着历史的、体制的、社会的、家庭的和心理的等多种因素的负面影响。例如,长期以考试定终身的做法根深蒂固,中考与高考的指挥棒威力无穷,社会明显地存在着等级,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单一的学业评价标准,选择人才片面地追求学历而不是真才实学,父母对子女的期望值过高,人们(包括学生自己)对成功的认识与情感存在一定的偏差等,这些因素严重地妨碍了素质教育的有效开展与全面推进。如果采取相应的必要措施,社会、家庭与学校通力合作,就一定能够由素质教育取代应试教育,达到既定的目的。
        关于人本教育
        在我国,不少人把人本教育论看作是“舶来品”,认为就是美国的人本教育思想,并肯定只要贯彻这种教育思想,就一定可以使教育起死回生。但在我看来,我国的人本教育是由如下三个方面的因素构成的:
        一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学说。这是我国当代人本教育论的指导思想。它又是由三个部分组成的:关于人的本性。认为人有三种本性,即自然性、精神性与社会性。因此,要了解或培养一个人,就必须从此“三本性”出发并以之为旨归。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强调在未来的理想社会中,人的体力与心力、才能与品格、个人与社会都能得到和谐协调的发展。关于个性的充分而自由的发展。这里的“充分”表示发展的高度,“自由”表示主体可以主宰自己的发展。一句话,人的真正发展必须是充分、自由与全面的三位一体。
        二是我国古代“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传统。这是我国当代人本教育论之源。早在2000多年前,孔子就实现了我国历史上对人的发现。他看到了人的价值,提出了“有教无类”的进步教育思想。我国古代形成了一种“人贵”论的传统,认为人为万物之灵,有极大的培养可能性。《管子·霸言》还提出了“以人为本”这个短语。它虽是就政治来立论的,但也适用于教育领域。后来,由于历代思想家、教育家的继承与发挥、探讨与实践,就形成了我国古代独特的人本教育传统。
        三是西方现代人本主义教育思想。这是我国当代人本教育论之流。它肯定人是有价值的,教育的真正目的,就在于发现人的价值、提升人的地位。它承认每个人生来都具有一定的甚至优秀的潜能,教育的真正意义,就是要不断地发掘人的潜能,促进人的自我实现。认为每个人都有教育自己的需要与兴趣、独特的智能与性格,教育的重大作用,就在于不断地培养人格、发展个性。强调人是有力量的,包括体力与心力,教育的重大价值,就是要发挥人的力量,使其有英雄用武之地。[3]
        综上所述,我国当代的人本教育思想决不就是西方现代人本教育思想,而是以马克思主义人的学说为指导,以我国古代“以人为本”的传统教育思想为源头,批判吸收西方现代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并通过我国的素质教育实践而形成的。它是一种科学的教育思想。其基本涵义可归结为,以人为本,尊重、关心、理解与信任每一个人。人是一切工作、一切事业的根本,也是一切工作与事业取得成功的决定性因素。对教育来说也莫不如此。概言之,教育的根本目的,就在于培养什么人和怎样培养人。人既然是教育的出发点,又是教育工作的落脚点,因此,教育自始至终都应当是为人着想、为人服务的过程。一句话,教育即人学!
        关于素质教育与人本教育的关系
        前面曾提出,有学者把素质教育与人本教育对立起来,主张“用人本教育取代素质教育”。其实,在我们看来,此两种教育思想非但不对立,反而是相辅相成的。这主要反映在如下两个方面:
        一方面,人本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素质教育是人的活动,是教师以自己的素质去培养学生素质的过程,因此,它必须以人本教育思想为指导。但是,人本教育思想对素质教育的指导不是直接的,它必须通过几次理论形态的转化,才能对素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产生作用。首先,它要转化为学生主体论。人本教育论思想落实到学生身上就是学生主体论。其基本涵义是,学生是教育过程中的唯一主体,必须始终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主体积极性。这一理论是人本教育论的具体化。
        其次,它要转化为心理内化论。学生主体论落实到教育方法上就是心理内化论。这一理论认为,要真正地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其主体积极性和发挥其主体作用,就必须倡导心理内化论。在教育中,主要有三种内化要抓:知识内化,即把知识结构转化为头脑中的认知结构;智力内化,即把实际操作转化为头脑中的智力操作;道德内化,即把社会道德转化为个人品德。教育工作者只要将此三种内化落到了实处,就一定能使素质教育达到预期的目的,收到应有的效果。这一理论是学生主体论的具体化。
        最后,它要转化为IN结合论。心理内化论落实到心理层面上就是IN结合论。这一理论认为,要有效地进行心理内化,就应当既激发智力的积极性,又必须发挥非智力因素的积极性,把二者紧密地结合起来。其基本涵义是,在其他条件大体相同的情况下,A=f (I N)。此处的“其他条件”,即客观的外部条件,如办学条件;“A”表示成就、成功;“f”为函数关系;“I”代表智力;“N”为非智力因素。这就是说,在素质教育过程中,假定办学的硬件与软件都基本一样,那么,学生学习的成功,是由智力与非智力因素共同来决定的。这一理论是心理内化论的具体化。
        总之,上述三条教育理论既是在素质教育的实践中形成的,又是进一步实施与开展素质教育的理论支柱,三者依次推进,又交互制约。
        另一方面,素质教育是人本教育的具体落实。人本教育思想只是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了对人的基本看法,认为人是有价值、有潜能、有个性、有力量的;要求在教育工作中,以人为本,尊重、关心、理解与信任每一个人。这种种观点对实施素质教育显然是必要的、有好处的,但还必须落实到学生身上、落实到素质教育的目的、内容和方法上。也就是说,在人本教育思想的指导下,教育工作必须以学生发展为本,一切为学生,为一切学生,为学生的一切;必须深入了解每个学生的优缺点,反对把学生动物化、机器化或非正常化;必须树立正确的教育功能观,反对教育功能泛化,肯定教育的唯一功能就是全面地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社会素质和创新素质;必须正确地把握办学规律,即按教育规律办学,反对用政治的、经济的或所谓综合的规律办教育。
        在此还应当着重指出,以人本教育思想为指导的素质教育,必须处理好它与考试的关系。前面早已提到,素质教育是以应试教育为导火线而提出的。但必须看到,素质教育虽然反对应试教育,却并不主张否定或淡化考试。这是因为:应试教育已成为一种体制,而考试只是一种方法,二者有着根本的区别。一是在考试目的上,应试教育旨在应付考试,片面追求升学率;考试则旨在通过考试,找出学习上的优缺点,以便巩固成果,改进不足处。二是在考试内容上,应试教育单一化,只是测查知识;而考试应当是多元化的,即既要测查学生掌握的知识,更要测查其综合能力。三是在考试方法上,应试教育也是单一的,即书面测查;而考试则应当是多元的,即除书面测查外,还可以通过学生的讨论、实践、创造、合理作业、查找资料、阅读课外书等方式来进行测查。四是在评价标准上,应试教育也是单一化的,只是打一个分数,以区别等级、评出优劣;而考试则应当是多元化的,即除打分数外,还要针对不同的考试内容有不同的评价标准。如果我们能以多元化的方式改革考试,则考试不会成为学生的负担,反而会使学生体验到快乐。长时期来,素质教育在泼应试教育这盆脏水时,也想把考试这个干净小孩子一起泼掉。此乃素质教育对应试教育“久攻不下”的真正原因之所在,决不是如有的学者所指出的那样“源于素质教育致命的理论缺陷”,而其所谓的三条“理论缺陷”——“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还不是辩证的统一体”,“素质教育客观上否定或淡化了考试”,“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核心的不对应”[4]
——也是站不住脚的。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1.素质教育论及了素质、素质教育的性质和分类,讨论了素质教育的目的与任务、素质教育与全面发展教育的关系,创造了八大教育模式。其理论基本上是正确的;只要认真实施、努力推进,就一定能够收到应有的教育效果。
        2.人本教育由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学说、我国古代“以人为本”的传统教育思想,以及现代西方人本教育思想等三大部分构成。它是在我国素质教育的实践中形成起来的,而决不是西方教育思想的翻版。
        3.素质教育与人本教育并非对立,而是可以统一的。其关系是:人本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而素质教育是人本教育的具体落实;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4.素质教育反对应试教育,但不主张取消考试。应当在考试的目的、内容、方法和评价标准等几方面,不断地加以改革和改善。必须把考试同应试教育严格地区别开来。

参考文献:
[1][4]罗利建. 人本教育.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11、12-14.
[2]燕国材. 素质教育概论. 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2:18-66、146-278.
[3]燕国材. 素质教育论. 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7:47—70.

编缉 秦维宪

来源:《探索与争鸣》2009年8月


  本文关键词:论素质教育与人本教育,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1621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11621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903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