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硕士培养与职业资格互通机制设计
本文关键词:专业硕士培养与职业资格互通机制设计
【摘要】:分析我国专业硕士培养与职业资格制度实施现状,针对专业硕士培养与职业资格分属不同部门、缺乏协调机制等原因造成的二者互通障碍,基于机制设计理论设计了以行业协会为纽带、以培养内容为核心、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专业硕士培养与职业资格互通机制,提出了保证该机制有效运行的对策建议。
【作者单位】: 重庆理工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
【基金】:重庆市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专业硕士培养与职业资格的互通机制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yjg121003)
【分类号】:G643
【正文快照】: 教育部在《关于加强和改进专业学位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指出,“专业学位人才培养与学术性学位人才培养是高层次人才培养的两个重要方面,在高校人才培养工作中,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但在实际培养中,专业硕士(简称:专硕)培养仍旧套用学术硕士(简称:学硕)培养模式,专硕与学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万运京;;教育硕士培养中的问题及对策探析[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2 牛楠森;;两年制硕士培养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高教发展与评估;2007年06期
3 陈晖;;以信息化手段加强教育硕士培养过程管理[J];陕西教育(高教版);2008年06期
4 李三平;马文杰;;数学教育硕士培养的进一步思考与建议[J];当代教师教育;2010年03期
5 乔章凤;周志刚;;中职硕士培养制度分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年03期
6 郭跃进;;中西方专业教育硕士培养的观察与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11年05期
7 连玉龙;郑玉建;冀晓丽;李富业;刘继文;;我国公共卫生硕士培养体系现状及思考[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11年08期
8 徐丽;韩小娇;;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研究[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1年04期
9 牛拥;;论教育硕士培养质量提高的制约瓶颈及解决途径[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12年03期
10 潘婉茹;李洪修;;教育硕士培养中的实践性缺失与对策[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3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健;曲鲁平;陶岩;;全日制体育硕士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A];科学发展·惠及民生——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八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中)[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王握文 特约记者 吴亚轩 通讯员 张立杰;探秘我军博士硕士培养“重镇”[N];解放军报;2013年
2 骆欣庆;专家热议旅游管理硕士培养之道[N];中国旅游报;2011年
3 记者 苏婷;农村学校教育硕士培养规模将扩大[N];中国教育报;2009年
4 杨晨光邋毛帽;教育硕士培养:基础教育的“充电器”[N];中国教育报;2008年
5 李蕙;二年或三年:啥样的硕士生更受欢迎[N];人民政协报;2004年
6 湖北省嘉鱼县人民法院 殷祚桂;研究生学历“泡沫时代”已经来临了吗?[N];中华读书报;2007年
7 记者 韩晓玲 实习生 华子博 通讯员 张全友;企业向武大预付订金下订单[N];湖北日报;2010年
8 王烽;EMBA热潮背后的人脉换生产力[N];中华工商时报;2012年
9 本报记者 范绪锋;热了考研 冷了什么?[N];中国教育报;2002年
10 记者 拓玲 实习生 邢文捷;我省初中升学率达99.93%[N];西安日报;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夏芳;中美比较视野下我国教育硕士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0年
2 范微微;中、美教育硕士培养的比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3 贺菲;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教育硕士培养方案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4 王龙;舞台实践在艺术硕士培养中的重要性[D];陕西师范大学;2013年
5 楚良勋;教育硕士培养资源优化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8年
6 金铃;教育硕士培养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7 叶设玲;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制度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3年
8 李琦;中外数学教育硕士培养模式的比较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9 柯雪娟;基于感知调查的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现状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10 宣雅馨;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培养模式调查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25358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12535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