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大学合作教育项目实践模式及其启示
本文关键词:美国大学合作教育项目实践模式及其启示 出处:《教育发展研究》2012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20世纪以来,在美国崇尚务实精神的影响下,合作教育作为一项学术目标与实际工作经验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成为美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鉴于近年来合作教育格局的变化及其理念的更新,本文通过文献分析法、比较法对这一教育策略及目标高校合作教育实践模式的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在此基础上建构了合作教育项目的镜像运行模式。研究认为,传统的合作教育模式在整合学术构成后可以更加有效地支持学习者的全面学习、终身学习,而科学设计、严谨实施的合作教育课程体系以及积极的企业公民建设对于合作教育文化的养成至关重要。
[Abstract]:Since twentieth Century, advocating pragmatic spirit in the American influence, combined with cultivation of cooperative education as an academic goal and practical experience of the talent model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part of higher educ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In view of recent changes in the pattern of cooperative education and the renewal of ideas, through literature analysis, sort out and analyze the relevant the practice mode of cooperation on the education strategy and the goal of higher education of comparative law, on the basi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mirror operation mode of cooperative education program. The study shows that the traditional mode of cooperative education can more effectively support the learners in the form after the full integration of academic learning, lifelong learning, scientific design, strict implementation the cooperative education curriculum system and actively develop cooperation for building corporate citizenship education culture is very important.
【作者单位】: 上海大学成人教育学院;上海大学经济学院;
【分类号】:G642.4
【正文快照】: 一、引言美国高等教育领域的合作教育项目(Coopera-tive Education,简称Co-Op),亦称带薪实习,最早起源于美国俄亥俄州的辛辛那提大学(University ofCincinnati,1906)。时任辛辛那提大学工程学院院长(1906-1928)的赫尔曼·施奈德先生(HermanSchneider)如此评介这一志在揉和理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李剑萍;二十世纪中国成人教育矛盾问题的历史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8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张蓉;中国近代民众教育思潮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2 马云;共和国农村扫盲教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黄双令;国定贫困县隆林各族自治县实现“普九”探索[D];广西师范大学;2003年
2 王颖;农村乡镇成人教育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3 方秋香;西南大学举办成人教育的供给与社会需求分析[D];西南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曹培东;李文亚;;论大学生法律关系的多重性——以大学生实习期间受到意外伤害展开[J];煤炭高等教育;2006年06期
2 李鸿建;;社会属性视角:大学生劳动权益保护[J];当代青年研究;2006年1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素萍;;高校女生婚恋观认知偏差研究——以丽水学院为例[J];丽水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2 马先明;桑运川;刘璎瑛;崔莹;;坚韧性人格在农业院校大学生健康人格教育中的作用研究[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3 袁明锋;钟永淑;刘子金;;美术类学生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年17期
4 范在源;;大学生网络活动状况实证调查与分析[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0年23期
5 邓雁玲;;世界城市建设中的首都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J];中国青年研究;2011年08期
6 于腾腾;;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心理契约建构的教育策略[J];中国-东盟博览;2011年04期
7 卢俊松;;大学生社会主体意识淡化及思想政治教育策略[J];中国报业;2011年08期
8 沙印;;讲方法,用真情,探真知——浅谈大学班主任教育策略[J];群文天地;2011年12期
9 ;动态与信息[J];教学与教材研究;1996年02期
10 曲扬毅;;维多利亚大学 学与玩的“天堂”[J];留学生;2010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梁珂;;中等师范学校学生思想状况与教育策略[A];山东省师范教育学会2002年度师范教育研究优秀成果论文集[C];2002年
2 左铁镛;;积极推动产学研合作教育在中国大陆的开展与实践[A];海峡两岸面向21世纪科技教育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3 许成祥;杜国锋;;实施全过程工学交替 培养高素质土木人才[A];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建设的研究与实践——第九届全国高校土木工程学院(系)院长(主任)工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理工科院校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研究”课题组;刘春惠;;理工科院校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影响因素[A];电子高等教育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5 沈静;姚本先;;当代大学生需要的现状分析[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6 冯玫;;亚太国家高校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比较与河北省模式选择[A];河北省首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白勇;合作教育为破解大学生就业难题带来启示[N];中国民族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 温源;合作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成功模式[N];光明日报;2002年
3 华凌;先试深浅后跳水[N];科技日报;2008年
4 赵青邋杨士龙;加拿大:“合作教育”打造大学生就业“直通车”[N];中国国门时报;2007年
5 赵青邋杨士龙;加拿大合作教育打造就业“直通车”[N];经济参考报;2007年
6 记者 韩晓玲 实习生 隆栋 通讯员 罗益群 黎江东;专家提醒:认清利弊量力而行[N];湖北日报;2008年
7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校长 汪泓;创建现代化特色大学[N];光明日报;2004年
8 本报记者 夏静邋通讯员 张才刚;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N];光明日报;2007年
9 ;率先推进产学合作教育 成功造就真实育人情景 积极创新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N];中国教育报;2006年
10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校长 汪泓;创建现代特色大学的战略选择[N];光明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周涛;网络舆论环境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2 施炜;普通高校本科毕业生就业能力提升对策的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苏小坤;高校感恩教育对策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2年
2 林木;美国高校合作教育支持系统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
3 李百胜;高等学校产学合作教育有关问题的研究[D];苏州大学;2003年
4 卢敏;大学生网恋问题及其教育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5 黄敏;地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6 李晓;我国研究生联合培养模式研究[D];青岛大学;2009年
7 申彩虹;高校信息素质合作教育模式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8 谢静;高校产学研结合的发展模式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3年
9 于江;中美高校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比较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9年
10 张静;江苏省大学生廉洁教育研究[D];江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3787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13787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