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20世纪上半期留美学生与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

发布时间:2018-01-08 02:02

  本文关键词:20世纪上半期留美学生与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 出处:《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留美生 中国文化 传播途径 传播内容 留美教育 文化自觉


【摘要】:20世纪上半期,中国留美学生在中外跨文化交流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引进吸收西学的同时,也为对外传播中国文化做了许多具体而有益的工作,传播形式灵活多样,传播内容丰富多彩,由衣食住行的器物层面逐步深入到文化的精神层面,对外彰显的中国标志、中国元素更加丰富,为打破中美文化的隔膜、促进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做出不懈努力。其对外传播中国文化的工作,已构成20世纪上半期中外跨文化交流中一个值得注意的文化现象,说明即使在国势积贫积弱、文化交流有逆差的背景下,中国文化也没有中断走向世界的步伐、而且在充分吸收西方先进文化后生命力更加旺盛了。这一现象的出现,既是20世纪上半期留美教育大发展的产物,也体现了留美生的文化自觉、文化责任及对外传播中国文化的独特优势条件。
[Abstract]:In the first half of 20th century, Chinese students studying in the United States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cross-cultural exchanges between China and foreign countries. They also did a lot of concrete and beneficial work for the dissemination of Chinese culture. The form of communication is flexible and diverse, and the content of communication is rich and colorful. From the level of utensils of clothing, food, shelter and transportation to the spiritual level of culture, the Chinese symbol of external manifestation is more abundant. In order to break the gap between Chinese and American culture and promote Chinese culture to the world, it makes unremitting efforts to spread Chinese culture to the outside world. In 20th century, it has become a noticeable cultural phenomenon in the first half of the Chinese and foreign cross-cultural exchanges, which shows that even in the background of the weak and poor state, there is a deficit in cultural exchange. Chinese culture has not interrupted the pace of entering the world, and has become more vigorous after fully absorbing the advanced western culture. The appearance of this phenomenon is the product of the great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in the first half of 20th century. It also reflects the cultural consciousness, cultural responsibility and the unique advantages of spreading Chinese culture abroad.
【作者单位】: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11YJA770062)
【分类号】:G648.9
【正文快照】: 20世纪上半期,中国留美学生在中外跨文化交流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他们在引进吸收西学的同时,也为对外传播中国文化做了许多具体而有益的工作,传播形式灵活多样,传播内容丰富多彩,为打破中美文化的隔膜、促进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做出不懈努力。对近代中外关系史上如此重要的一段文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韦政通;白鹿薪传一代宗——国外弘扬中国哲学六十年的陈荣捷先生[J];读书;1995年03期

2 田涛;;中国第一个女留学生金雅妹——《纽约时报》有关金雅妹的报道[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毛为勤;《留美学生季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富伟;;胡适蒲学研究的理论反思[J];蒲松龄研究;2005年04期

2 吴春梅,王邦翠;立宪派与清廷决裂时间辨析[J];安徽大学学报;2000年01期

3 汤奇学,龚来国;汪康年与梁启超关系变化与《时务报》兴衰[J];安徽大学学报;2000年05期

4 王康;;舆论传播与五四学生运动——以五四时期《京报》为中心[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5 马勇;;新知识背后:以京师大学堂创建为中心的探讨[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6 方国武;;试析晚清文化传播的两种模式[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7 张昭君;儒学与梁启超文化思想的演进[J];安徽史学;2001年01期

8 程kW,姜继为;知识分子参政模式的重塑——梁启超对民初知识分子参政影响管窥[J];安徽史学;2003年01期

9 刘劲松;第一届国会选举再论[J];安徽史学;2003年03期

10 沈寂;庚子勤王运动的再认识[J];安徽史学;2004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丁钢;;书院传统及其现代精神[A];北京论坛(2011)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传统与现代、变革与转型:“教育传承与创新”教育分论坛论文及摘要集[C];2011年

2 王惠萍;;从《饮酒》(其五)的五个译本看译者的主体性[A];首届海峡两岸外语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第二辑[C];2011年

3 狭间直树;;历史家和其所写的传记——关于梁撰两种〈谭嗣同传〉及其它[A];北京论坛(2005)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全球化视野中亚洲的机遇与发展:“历史变化:实际的、被表现的和想象的”历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5年

4 黄升任;张谦;;论黄遵宪的教育思想及其实践[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5 杨齐福;;清末民初新教育发展缺失略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6 王晓雨;;“自由”一语探源——近代中日翻译互动之一瞥[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7 杨小辉;;觉醒与呐喊——20世纪初新知识阶层的“中等社会”论说[A];生命、知识与文明: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09年

8 郑海麟;;黄遵楷与戊戌变法之关系[A];近代中国(第八辑)[C];1998年

9 沈寂;;庚子勤王理念新探[A];近代中国(第十四辑)[C];2004年

10 手代木有儿;;梁启超的史界革命与明治时期的历史学——关于晚清的进化论和历史观[A];近代中国(第十四辑)[C];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东;马克思主义知识分子论[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耿强;文学译介与中国文学“走向世界”[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饶传平;论近代中国宪法中基本权利条款之演变(1908-1947)[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黄芳;跨语际文学实践中的多元文化认同[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刘珊珊;新民·新知·新文化:《新民丛报》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潘崇;清末五大臣出洋考察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杨玲;林译小说及其影响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8 王丽虹;延安鲁艺音乐教育中的政治因素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9 刘中黎;中国百年日札写作教育与教学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10 冀爱莲;翻译、传记、交游:阿瑟·韦利汉学研究策略考辨[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云;晚清立宪派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陈振媛;从功能翻译理论看《围城》的幽默翻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江丽萍;1920年名人学术讲演会述论[D];湘潭大学;2010年

4 曾香花;梁启超新民思想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5 陈维根;《中国新报》的宪政思想宣传[D];湘潭大学;2010年

6 汪斌;宋恕的佛学思想[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7 褚金勇;现代性视域下的“五四”文学革命[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8 马诗书;梁启超与乾嘉学派关系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9 范晓滢;江西高校大学精神的培育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10 吴敏;中西艺术结合的宁馨儿[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张振助;庚款留美学生与中国近代教育科学化运动[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7年05期

2 王扬宗;;杨铨与“中国无科学”问题[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3期

3 崔志海;关于美国第一次退还部分庚款的几个问题[J];近代史研究;2004年01期

4 徐鲁航;“庚款留学”在中国的主要影响[J];天津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年02期

5 刘正祥;美国退还庚款始末[J];文史杂志;1996年06期

6 茆诗珍,徐飞;庚款留美发端考——梁诚首倡庚款留美计划的历史考察[J];中国科技史杂志;2005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国平;;宋代私学与理学传播:以书院为中心[J];民办教育研究;2003年05期

2 陈登;蔡晓玲;严瑜;严永旭;;促进培训成果有效传播的思考[J];国家林业局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3 王雅琴;;论民歌的沉寂[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4 胡玉玺;;《武林风》栏目对武术在当今社会传播与发展的启示[J];少林与太极(中州体育);2010年01期

5 葛桂录,陈冰;论中国文化向世界传播的主要途径[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2期

6 冯u_;;反思与重建——评《生命之树与知识之树》[J];山东社会科学;1991年03期

7 梁晓虹;;从民间丧俗看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1年02期

8 温力;;中国武术套路产生的传统文化背景[J];体育科学;1992年03期

9 殷国明;;中国文化与美国文化:转型期的导向和历史选择[J];开放时代;1993年05期

10 崔大华;;墨子:中国文化源头上的一位巨人[J];黄淮学刊;1995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欧阳有旺;;中国文化产业的比较优势和国际化竞争战略[A];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暨中国区域协调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石国贞;;论国际化趋势下提升大中华认同感的现实依据[A];21世纪中国公民教育的机遇与挑战——两岸四地公民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林炜双;孙李银;李明子;赵嘉颀;梁桑;刘霓;高腾;景怀斌;;公务员组织潜规则的表现与形成机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严建强;;“中国热”的法国特征及其解释[A];中西初识二编——明清之际中国和西方国家的文化交流之二[C];2000年

5 岳晓东;;幽默风格、气质乐观、心理健康:493名广州、香港、澳门大学生的调查[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6 陈永涛;;近代传教运动中传教士对中国文化的两种基本态度及简评[A];“传教运动与中国教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翟双;杨莉萍;;叙事心理治疗的特征及其与中国文化的契合[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8 李敏;;关于人文文化与社会文化教育的若干思考[A];中国共产党与现代中国[C];2001年

9 王蒙;;全球化视角下的中国文化[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06.4)[C];2006年

10 张梦阳;;文化的内蕴与对“人”的呼唤——写于林非先生著《鲁迅和中国文化》再版的时候[A];全国中外近现代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北京语言大学 路文彬;中国文化的“礼”传统[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3年

2 欣文;《中国文化年鉴》(2005)组稿编辑工作启动[N];中国文化报;2006年

3 梁秋克;《中国文化年鉴》新一轮组稿编辑工作启动[N];中国文化报;2007年

4 李大伦;漫谈中国文化[N];郴州日报;2006年

5 卞毓方;一位文化老人的“和谐观”[N];人民日报;2007年

6 蒙木(书评人);中国文化的读本?[N];中国图书商报;2006年

7 宋冰;中国文化年:让世界感受中国魅力[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7年

8 商报记者 任志茜;张大春:重新识字,钻进中国文化的酱缸[N];中国图书商报;2008年

9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 张海晏;中国文化“和”的精神[N];光明日报;2008年

10 秦风邋毛毛;劲草更兼疾风[N];人民政协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詹春花;黑塞与东方[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2 桑丽;网络舆论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3 陈岩波;中国古代医学书籍发展史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5年

4 张磊;中国与国际刑事法院:现状与展望[D];吉林大学;2007年

5 孙成武;中国共产党与20世纪中国文化的变革[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6 王文;庞德与中国文化[D];苏州大学;2004年

7 姚德权;基于执政安全视野的新闻出版规制问题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8 包仕国;全球化进程中中国文化安全的衍进与重构[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9 殷瑜;布莱希特在中国:1949-2006[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10 卿立新;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论及其应对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晓东;韦政通文化哲学思想研究[D];南昌大学;2007年

2 徐梁峰;将中国文化融入大学英语教学[D];浙江大学;2008年

3 蔡慧清;德克·卜德研究三题[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4 刘加波;近代西方法律思想在华传播途径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6年

5 董利民;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对我国现代竞技体育的影响[D];云南师范大学;2006年

6 成茜;中国文化内的“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差异[D];重庆大学;2007年

7 胡菊花;从后殖民主义翻译研究视角看中国文化的输出[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8 邹丽娟;中俄茶文化比较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9 孙青;中国文化因素在外宣材料英译中的体现[D];中国石油大学;2008年

10 陈莹;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文化的境遇与发展思路[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39513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139513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25f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