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学习共同体学习模式的实证研究

发布时间:2018-01-10 16:32

  本文关键词:学习共同体学习模式的实证研究 出处:《教育科学》2012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学习共同体 学习模式 实证研究


【摘要】:随着现代教育教学理论的发展,以"学习是社会参与"为教学隐喻的学习共同体成为教育领域新的诉求。为了探讨学习共同体学习模式的有效性,本文进行了基于学习共同体的英语教学实践,并运用测试和问卷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学习共同体学习模式有助于学生的学习,而且能被学生普遍接受。该研究结果是学习共同体运用的良好例证,对大学英语教学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education and teaching theory, the learning community, which takes "learning is social participation" as the teaching metaphor, has become a new demand in the field of education,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learning community learning model. This paper carries on the English teaching practice based on the learning community, and carries on the empirical analysis using the test and the questionnaire. 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learning community learning model is helpful to the students' learning. The results are a good example of the use of learning community and can promote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作者单位】: 沈阳师范大学大学外语教学部;
【基金】: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基于网络的大学英语学习共同体学习模式探索研究”(项目批准号GPA105016) 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信息技术环境下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改革研究”(JG12DB250)
【分类号】:H319;G642
【正文快照】: 一、前言在20世纪上半叶,以“学习是反应的强化”为教学隐喻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对知识的记忆,学习过分强调死记硬背,操练与练习是主要的学习方法。在60、70年代,以“学习是知识的获得”为教学隐喻的信息加工理论认为教师是知识的施与者,学习就是教师把可以分割的知识传递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希建华,张秀梅;远程教育与跨文化交流——专访国际远程教育知名学者夏洛特·古娜瓦德娜博士[J];开放教育研究;2005年01期

2 陈瑶;;课堂:一种有限的学习共同体[J];教育探索;2010年02期

3 高文;裴新宁;;试论知识的社会建构性——心理学与社会学的视角[J];全球教育展望;2002年11期

4 钟启泉;;从课堂失范走向课堂规范——兼评《学校的挑战:创建学习共同体》[J];全球教育展望;2011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莹;王先荣;;大学英语分层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2 阮成武;走向共生:教师教育与基础教育关系的重构[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3 钱莉娜;刘欣;;大学英语口语教学:问题与策略[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4 梁占歌;张振华;;建构主义思想对体育教育的启示[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5 方体跃;;浅谈教师的职业倦怠[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6 董学栋;;军校英语听力教学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7 李胜利;;谈英语教学中的人性化教育[J];安徽农学通报;2007年23期

8 邱永忠;;大学新生英语拓展学习的适应教育[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9 冯智明;;文化人类学理论方法在“中国文化概论”课程中的应用[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8期

10 陈治强;李艳军;贾西栋;;安康市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现状研究[J];安康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曾晓东;;“择校”行为与义务教育公共利益空间的“重构”[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2 韦美璇;;大学英语低分学生语音教学效果研究[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四辑)[C];2009年

3 张广奇;;大学英语教学与应用型人才培养[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八辑)[C];2011年

4 张朝珍;;论教师教学决策思想的历史嬗变及启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5 ;第六章 外语教学改革[A];高等教育改革创新理论与实践[C];2008年

6 刘春花;;教师文化:教师专业成长之应有视角[A];湖南省城市文化研究会第三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蔡彬;;基于师范性与实践性相统一的高职教师专业化发展[A];中国交通教育研究会2008年度交通教育科学优秀论文集[C];2009年

8 葛树强;;四六级口语考试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发[A];第九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9 贺君婷;李海英;;大学英语听说课程分级教学的实践探索及反思[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十辑)[C];2012年

10 宋蕾;;基于多媒体网络平台的大学英语任务教学法实证研究[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十辑)[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项茂英;大学英语教师角色多维角度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雷冬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预期目标的偏离与调控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3 方成智;艰难的规整[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4 郑爽;我国教师教育者开展自我研究的初步探索[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5 吴洪富;大学场域变迁中的教学与科研关系[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6 唐恒钧;顶岗实习中师范生专业素质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7 王洪席;过程课程观的构建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8 宋燕;和合学视野下教师合作研修共同体建构的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9 李丹;幼儿教师实践性知识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10 李传英;幼儿园课程知识的文化哲学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立改;运用策略训练提高大学生英语阅读自主性的实证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2 贾丽颖;新课改背景下教师文化的重新理解与建构[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周雯;对促进自主学习能力的英语新词教学的可行性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4 陈亮;正念思想下体验式大学英语教学实证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贾盈楠;小学男教师职业认同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任利娟;一位市级骨干教师专业成长的叙事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陈星;城市初中初任教师实践性知识现状及对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刘莉;教师职业自我意识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9 何淼;思想政治新课程与思想政治教师的继续教育[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10 高学明;预备数学教师与在职数学教师关于概率学科知识比较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程启军;徐伟;;实证主义的潜设:在“社会事实”与“理想类型”的连续体之中的平衡[J];南京社会科学;2008年01期

2 佐藤学;钟启泉;;学校问题透视——形成学习共同体[J];全球教育展望;2003年07期

3 冯锐;殷莉;;论学习共同体形成和发展的社会性建构观[J];中国电化教育;2007年08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家全;;学习共同体为基础的高校英语科研团队建设的可行性探索[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2 马志辉;;大学英语研究性学习的有效实施:问题与策略[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3 郭永志;;基于学习共同体理论的大学英语学习模式构建研究[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10期

4 缪梅青;;在教师学习共同体中体验专业成长[J];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报(基础英语教育);2009年01期

5 吴彤军;;在网络虚拟环境中构建大学英语学习共同体[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S3期

6 易敏;;“学习共同体”视野下的科组建设——以英语科组为例[J];教育导刊;2010年07期

7 徐晓松;;“学—悟—创”英语学习模式实践探讨[J];英语教师;2008年05期

8 冯莉;;论教师在新课改下的角色重构[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0年04期

9 闫洪才;宋银秋;;大学外语多维一体主题教学自主创新学习模式的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11年01期

10 崔玉红;;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1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姚瑛;孙芳琴;;非英语专业少数民族大学生常用/不常用学习策略比较[A];贵州省外语学会2008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2 王蕾;;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外语教学模式改革的实验研究方案[A];教育技术应用与整合研究论文[C];2005年

3 王蕾;;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外语教学模式改革的实验研究方案[A];全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暨网络环境下外语教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王保昌;;听力学习成功者与不成功者在认知策略上的差异——一项实证研究[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杨彦;;两种词汇教学方法对词汇记忆效果的实证研究[A];2010年贵州省外语学会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6 何小平;;利用智能手机 尝试移动学习[A];全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暨网络环境下外语教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7 钟书能;;中国英语学习者英语名词化习得的认知语言学实证研究[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8 程春梅;;一项关于写作策略教学的实证研究[A];英语写作教学与研究的中国视角——第四届中国英语写作教学与研究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9 黄大网;南佐民;杨新亮;;数据驱动学习与英语写作教学中的语域知识传授——基于CLEC语料库的个案研究[A];英语写作教学与研究的中国视角——第四届中国英语写作教学与研究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10 唐树华;;原型与意义推断-动词break之原型与意义推断实证研究[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8条

1 王敏;“三变三化”,让英语学习轻松起来[N];莱芜日报;2008年

2 商报实习记者 王晨;英语学习书“逆向”策划有道[N];中国图书商报;2008年

3 吴荽如;《无敌》要让学习的旅程变精彩![N];中国图书商报;2006年

4 记者 赵秋丽 通讯员 付永;山东7所高校改革英语教学[N];光明日报;2006年

5 吕梁市柳林县庄上中学 张伍珍;怎样才能让小学生学好英语[N];科学导报;2010年

6 山东省高密市东牟小学 周庆敏;浅谈小学英语学习积极性的培养[N];学知报;2010年

7 本报记者 刘莹;华尔街英语和培生教育强强结合[N];科技日报;2009年

8 秦安县魏店中学 魏锋斌;如何提高农村英语教师素质[N];甘肃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仁强;认知视角的汉英词典词类标注实证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6年

2 张绍全;中国英语专业学生多义词习得的认知语言学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3 尚宏;不同译者思维过程与职业能力的实证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4 龙翔;中国英语学习者言语交际中语用失误之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周之南;中国高校学生英语口语策略实证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6 于洋;在搭配中学习科技英语次专业术语的实证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7 罗红卫;网络英语教学的情感设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8 暴丽颖;英语作为外语的学习环境中的语言石化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9 钟书能;中国英语学习者英语名词化习得的认知语言学实证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5年

10 徐翰;本科英语专业技能化口译教学的实证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尹玲;混合式学习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8年

2 罗利群;初级中学外语课堂一语使用的实证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5年

3 王猛;初中英语教学中文化积累策略的实证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4 周莹;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第二语言口语流利性发展的实证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5 洪珍;高一学生英语词汇记忆策略的实证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6 余澄;大学英语合作学习与学习动机之间关系的调查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7 卫琼;基于网络英语课程论坛学习共同体的社会交互行为的个案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8 胡爱晶;大学生外语课堂焦虑和口语参与意愿实证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9 邓兆红;高中英语课程标准视野下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实证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10 夏红英;广西高校双语教学调查与研究[D];广西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4059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14059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0c5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