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院校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基于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电子信息类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实验区的思考
本文关键词:本科院校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基于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电子信息类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实验区的思考 出处:《中国高教研究》2012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长期以来,工程教育脱离产业需求,培养的学生不能适应企业和社会需求。如何定位和培养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工程应用型人才是工科高校改革面临的关键问题。以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电子信息类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例,深入分析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及基本素质,构建电子信息类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新体系,追求人才培养的社会适应性,以实现地方高校特色化发展。
[Abstract]:For a long time, engineering education has been divorced from the demand of industry.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can not meet the needs of enterprises and society. How to locate and cultivate engineering applied talents that meet the needs of social development is a key problem in the reform of engineering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 Electronic and Information Workers of Guilin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cultivation of applied talents is an example.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characteristic development of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is paper deeply analyzes the goal and basic quality of engineering applied talents training, constructs a new system of electronic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applied talents training, and pursues the social adaptability of talent training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characteristic development of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作者单位】: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教务处;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教学研究科;
【分类号】:G642.0;TB-4
【正文快照】: 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高等教育要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更新人才培养观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我国拥有庞大的工科学生数量和世界最大规模的工程教育,但长期以来,工程教育实践环节严重缺位。如何定位和培养符合社会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李曼丽;;变革中的实践教育理念——清华大学工业工程系案例分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年02期
2 刘颖;;改革考试方法 适应现代工程技术人才培养[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年02期
3 解念锁;改革实习教学 培养学生工程素质[J];理工高教研究;2005年04期
4 徐达奇;;地方工科院校的发展与定位[J];理工高教研究;2006年04期
5 刘建国;刘志新;;工科院校面向大工程观的教育改革[J];江苏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6 罗承选;蔡世华;;企业对高等工程教育的参与、支持体系的构建[J];煤炭高等教育;2006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陈乐;基于EO匹配的科技人力资源迁移能力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马中平;示范性软件学院人才培养目标及途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韩立强;张鸣放;黄金林;;应用型本科工程教育的定位初探[J];中国高等教育;2007年10期
2 邵波;;工程应用型创新人才:内涵及其培养体系研究[J];大学(研究与评价);2007年10期
3 罗三桂;张俊平;董黎;童华炜;庞永师;;以专业教育评估为导向的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2008年05期
4 张洪田;吕秋君;张显悦;;工程应用型本科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与创新[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9年Z2期
5 干洪;徐达奇;;高素质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途径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年06期
6 周旭章;汪财生;蔡艳;张慧恩;;构建培养高质量的工程应用型人才的实践教学体系[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年12期
7 巴彤;;“零适应期”教育模式下制图教学改革的探讨[J];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1期
8 李满;;工程教育与工程科技人才的培养[J];华北科技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9 吴彦红;吴瑞梅;艾施荣;;工程应用型本科教育实践能力培养的探索[J];农机化研究;2006年04期
10 李颖宏;徐继宁;田红芳;;工程应用型人才的渐进、贯通式实践能力培养体系建设[J];北京教育(高教版);2008年12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周兰珍 葛金华 本报记者 丁秀玉;做人·做事·学习·创造[N];科技日报;2006年
,本文编号:14320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14320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