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职业素质本位的高职教育课程建构研究

发布时间:2016-10-17 21:16

  本文关键词:职业素质本位的高职教育课程建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湖南师范大学》 2012年

职业素质本位的高职教育课程建构研究

张良  

【摘要】:课程作为育人的方案和载体是实现教育目标的关键。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要实现面向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专门人才”的伟大使命,就必须重视课程建构问题并就此展开系统、深入的研究。 本研究根据新时期、新形势下国际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和我国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结合高职教育接受群体的整体特征,针对高职教育中一定范围内存在的知识本位课程和目前正在广泛推行的能力本位课程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和不足,依据相关的教育学原理,提出了职业素质本位是我国高职教育课程建构的理性选择的观点,阐述了职业素质本位的高职教育课程建构的方策,对职业素质本位的高职教育课程作了总体构划并尝试进行了初步构建。研究结果对深化我国高职教育课程改革,确保我国高职教育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全面提升学生的职业综合素质,促进学生职业生涯的和谐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 本研究共分六个部分: 第一部分,引论。阐述了研究的缘起、意义并对相关概念作了界定,对本课题研究的现状和相关文献作了梳理,概要介绍了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第二部分,趋势把握。通过对二战后国际职业教育课程变革历程的回顾和分析,认为二战后国际职业教育课程变革出现了课程价值取向走向社会需要与个人发展的统一、课程目标从工作指向转向生涯指向、课程内容从学科体系转向职业岗位、课程实施从封闭孤立转向开放衔接、课程重心由单一技能转向职业素质、课程管理从刚性规定转向弹性选择等基本走向;通过对MES、CBE、TAFE、BTEC、双元制和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领域等国际职业教育典型课程模式的分析,获得了重要启示:注重职业素质是国际职业教育课程变革的总体发展趋势。 第三部分,现状审视。对我国高职教育课程的现状进行了审视,认为现行我国高职教育课程中存在课程目标定位模糊、课程体系结构失衡、课程实施方式落后、课程评价机制简单和课程资源配置不当等弊端;对我国高职教育课程建构与实施中存在的知识本位、能力本位和人格本位等课程的价值取向进行了分析并分别指出其偏颇之处,认为课程建构价值取向的偏颇导致了我国高职教育素质教育的缺失,我国高职教育课程建构需要一种新的课程理念来统整和指导。 第四部分,理念确立。在分析职业素质及其构成的基础上,阐释了职业素质本位的基本内涵,并从知识经济发展、人力资源强国建设、适应职场频繁变更和应对激烈就业竞争等角度论证了职业素质本位的高职教育课程建构的必要性;从全面发展、生涯发展、终身教育和素质教育等理论视角论证了职业素质本位的高职教育课程建构的合理性;从职业素质本位课程建构的学术研讨、实践尝试、职场对职业素质本位课程建构的高度重视、高职院校办学条件的日渐改善和高职学生提升整体素质的现实需求等角度,论证了职业素质本位的高职教育课程建构的可能性,指出职业素质本位是我国高职教育课程建构价值取向的理性选择。 第五部分,方策阐释。就职业素质本位高职教育课程建构的方策展开思考,论述了建构职业素质本位的高职教育课程应当遵循的职业性、整合性、合作性、动态性、衔接性和模块化等原则;阐释了建构职业素质本位的高职教育课程应当采取的以综合素质的提高为目标,以学生的生涯发展为主线,以就业市场的需要为导向,以学生的知能准备为基础,以职业能力的培养为核心,以职业技能的训练为重点的策略;探讨了建构职业素质本位的高职教育课程的着力点,即要“立足我国国情,营造‘以人为本’的学校文化”、“倡导素质教育,弱化‘应试教育’的长期影响”、“借鉴西方经验,开发‘立体多元’的课程模块”和“推动校企合作,形成围绕‘职业素质’培养的教育合力”;同时还阐述了职业素质本位的高职教育课程体系建构与实施中应处理好通用性职业素质课程、专业性职业素质课程和发展性职业素质课程等几对课程之间的关系。 第六部分,体系初构。对职业素质本位的高职教育课程进行了总体构划,提出了“一种机制(基于学分制的课程管理)、两类空间(校内教学和校外教学)、三大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人格目标)、四个模块(通用性职业素质课程模块、专业基础性职业素质课程模块、专业方向性职业素质课程模块、发展性职业素质课程模块)、五类场境(产业、行业、企业、部门和岗位)和六个转变”的课程建构思路,阐述了职业素质本位的高职教育“4+1+1”模块化课程体系,即由通用性职业素质课程模块、专业基础性职业素质课程模块、专业方向性职业素质模块和发展性职业素质模块四个校内课堂教学主体模块、个校内课外实践活动课程模块和一个校外企业实践与顶岗实习课程模块共同构成职业素质本位的高职教育课程体系,并以所在高职院校的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方案为例,进行了初步的构建尝试。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G712.3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学锋;;具有中国特色高职课程开发的探索——努力构建工学结合、能力本位的课程体系[J];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2 丁德渝;丁力;罗成;吕红缨;陈曲进;;职业素质为本位的人才培养方案改革与探索[J];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2期

3 王一定;黄日强;;问题与出路:我国高职课程改革的理论视角[J];成人教育;2007年09期

4 李学隆;耿少禹;赵谦;;日本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成人教育;2008年07期

5 刘晓明;人文教育与高职培养目标[J];常州工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6 金本能;;生态观: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选择[J];池州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7 刘雪岚;罗卫东;;论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内涵[J];党史文苑;2006年02期

8 黄仁贤;黄炎培职业道德教育思想探微[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年02期

9 沈化;;高职教育:从专业技能到综合素质的跨越——德国的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趋势之借鉴[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10 杨一鸣,朱小蔓;论现代高等教育的品质提升[J];高等教育研究;2001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耿淑玲;基于人文关怀的科学课程的构建[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2 肖化移;高等职业教育质量标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3 徐国庆;实践导向职业教育课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4 胡弼成;高等学校课程体系现代化研究[D];厦门大学;2004年

5 匡瑛;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与变革之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6 壮国桢;高职教育“行动导向”教学体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7 高宝立;高等职业院校人文教育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8 张晋;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9 崔清源;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社会适应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萍;从能力本位到素质本位[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2 王少华;员工素质模型理论与实践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3 祝艳秋;基于能力素质模型的人力测评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山东科技大学;2005年

4 宁德;素质模型及其构建技术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5年

5 何金伟;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职业性研究[D];湖南大学;2006年

6 郝超;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模式的探索与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7年

7 李晓勤;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8 张琦英;技术素养视野下的高职课程体系创新的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9 杨小勇;人格本位:高等职业教育模式的理念和策略[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10 李海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9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子超;;双重孤独之后的幻影——谈《聊斋志异》中的狐鬼恋[J];蒲松龄研究;2006年04期

2 张成武,唐瑛;简析肯定自我与否定自我及其应用[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3期

3 杜黎;音乐教学中歌唱心理因素分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3期

4 蒲永峰,周中梁;成功数学教育研究[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5 陈久奎;胡剑;;试述后现代知识观视野下的新课程观[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1期

6 欧光琳;;班主任对学生的心理惩罚及其避免[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S1期

7 何光伟;;基础设计教学方法探讨[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8 韩云洁;张海峰;;后现代主义视域下的课程观及其启示[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9 周中梁;张鸿;谢菊;;试论素质教育与人才培养[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1期

10 蔡文君;杜学元;;从羌族民俗文化透视羌族女性社会地位的变迁[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浅析大学生心理教育课程的建设[A];2011年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年会暨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2年

2 李怀涛;;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3 赵春明;;改革: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与发展[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4 曾晓东;;“择校”行为与义务教育公共利益空间的“重构”[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5 蒋磊;;独立院校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途径探究[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九辑)[C];2011年

6 王涛;皮明建;高鹏;;农用地价格研究[A];河南地球科学通报2009年卷(下册)[C];2009年

7 李杨;;具体性的追寻——读马尔库塞《历史唯物主义现象学论稿》[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9)[C];2011年

8 马尔库塞;李杨;;历史唯物主义现象学论稿[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9)[C];2011年

9 邱国良;郑延恒;;论高校辅导员与大学生的民主沟通[A];2009年全国高校学生工作年会论文集[C];2009年

10 高峰;;社会秩序何以可能?——基于存在论的研究视角[A];2010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危机预警预控管理系统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凯波;屈骚评论与汉代文学思想[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郝文斌;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实证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夏菲;论英国警察权的变迁[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周颖;网络英语学习生态系统中的教师作用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朱锦平;会议口译专业口译能力与外语能力的追踪对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赵风云;英语师范生学科教学能力发展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7 胡文辉;语言评价理论的价值哲学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8 秦曼;海洋渔业资源资产的产权效率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9 余正琨;论科学发展观对三大规律认识的丰富与发展[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王员;建国初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基本经验[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永木;人力资本对农村家庭贫困的影响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余晓玲;以农地为依托构建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李凤兰;湖北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方华梁;研究型大学科技成果转化的路径与政策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5 曾焕平;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阶段教育公平的实证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6 马玉芳;农林高职院校学生素质拓展模式构建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7 徐本禹;百里杜鹃风景名胜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8 任士春;巢湖市城镇化进程中农村中小学体育现状与发展对策[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9 李静;大学生大爱精神培育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10 郭云英;统筹城乡视域中的农村城镇化问题研究[D];南昌航空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立新;;回归实践:教育学学科立场的自我意识[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2 裘士京;试论中国文化的特征[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年02期

3 陈九如;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探究[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4 朱光应;对高职教育学制"三改二"的理性思考[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5 夏和先,吕露光;职业教育与素质教育的理论界说及其他[J];安庆师院社会科学学报;1998年03期

6 吕鑫祥;面向21世纪的职业教育观(上)[J];北京成人教育;2000年03期

7 高培;澳大利亚高职现状及启示[J];北京成人教育;2000年06期

8 刘炎,铁军;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课程体系探索[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01年02期

9 石亚军;;话说人文素质及其教育[J];比较法研究;2006年04期

10 王晓洁;;对高职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思考[J];国家林业局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院长 冯国平;[N];中国改革报;2008年

2 本报记者 刘微;[N];中国教育报;2003年

3 曾湘泉;[N];中国教育报;2004年

4 高天明 马福迎 蒋建华 管锡基 况晨光;[N];中国教育报;2005年

5 实习记者  郝文婷;[N];中国教育报;2006年

6 上海市教科院高职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马树超;[N];中国教育报;2006年

7 杨德广;[N];中国教育报;2007年

8 温家宝;[N];人民日报;2005年

9 本报首席记者 姜澎;[N];文汇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长江;中国近现代科学教育变革的文化反思[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2 周勇;综合理科课程设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3 于海波;科学课程的文化阐释与时代建构[D];西北师范大学;2003年

4 胡弼成;高等学校课程体系现代化研究[D];厦门大学;2004年

5 匡瑛;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与变革之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6 刘子贵;论“两种文化”矛盾与人文精神的构建[D];吉林大学;2006年

7 姜美玲;教师实践性知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壮国桢;高职教育“行动导向”教学体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9 刘健智;综合与分科科学课程的标准和实施结果的比较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10 赵继红;论马克思哲学的人文关怀向度[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晓玲;高职学生思想道德现状与教育对策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2 何旭明;科学与人文[D];中南大学;2003年

3 潘光花;完形视域与认知范式——论格式塔学派关于记忆与问题解决研究对认知心理学产生和发展的促进[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4 张玲;高等职业教育教师的继续教育探讨[D];天津大学;2004年

5 付俊薇;主要发达国家高职课程的比较研究与借鉴[D];河北大学;2004年

6 孙双华;综合职业能力为本的高职教育课程开发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7 王秀红;普通高中学生技术素养现状调查及教育对策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8 林晓亮;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基本职业能力探讨[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9 秦洁;基于合作的高中语文教学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屈君;合作教学理论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实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湘阳;李华楹;;高职院校实践教学评价体系之职业技能鉴定[J];考试周刊;2007年36期

2 杜志永;;关于高职实验室管理的思考[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9年12期

3 彭新立;;师德建设在高职院校的探索与实践[J];现代交际;2010年11期

4 封士彩;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方向及相应的教学改革[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2年03期

5 卢兆梅;对我国高职教育管理的理性思考[J];闽西职业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6 史素文;;对高职院校招生工作的几点思考[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7 朱顺祥;;中西部高职院校资金来源思考[J];时代文学(理论学术版);2007年06期

8 李竹成;;建设类高职教育以服务行业为宗旨,以改革创新求发展——全国首届建设类高职院校书记院长论坛综述[J];中国建设教育;2009年11期

9 刘玮;;谈科研在高职发展中的作用[J];教育与职业;2005年31期

10 陈向阳;;试论高职院校中的技术伦理教育[J];中国高教研究;2006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世玮;杨力彬;;创新:高职教育健康发展必须高扬的大旗[A];中国建设教育协会2004年优秀论文参评论文集[C];2004年

2 吕岚;;高职教育要关注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A];2009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09年

3 孙孝玲;王丽娜;;科学发展观与高职教育[A];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当代中国全面发展(上)[C];2005年

4 陈晓江;万青松;;高职数学课程体系的新构建[A];2005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05年

5 刘凤仙;杨滨虹;赵秀梅;;试论检验医学高职教育[A];吉林省预防医学会2004年预防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6 朱晓观;;完善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工作的思考[A];高等职业教育的春天——2006年“高等职业教育与应用型人才培养”专家论坛文集[C];2006年

7 刘世刚;;高职教育产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初探[A];云南省高等教育学会高职高专教育分会2008年优秀论文集[C];2008年

8 陈小全;张继红;;案例型学习方法在计算机教学中的探索与应用[A];2009年中国高校通信类院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9 李伟丽;;高等职业院校职业资格证书的选择与评价[A];2010北京高教学会高职研究会学术年会“金商祺”杯优秀论文专辑[C];2010年

10 胡雪芳;周燕;;高职教育产学研结合初探[A];中国民办教育家优秀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顾定海 通讯员 邵维妮;[N];联合时报;2003年

2 特约记者 姚传盈;[N];人民政协报;2001年

3 本报记者 杨若浩;[N];中国贸易报;2011年

4 本报记者 王鸣琦 通讯员 张勃 肖鑫鑫;[N];陕西日报;2011年

5 记者 曹娴 通讯员 杨续波;[N];湖南日报;2011年

6 陈波 金亚白 钱月航;[N];常州日报;2009年

7 记者 黄慧;[N];亚洲中心时报(汉);2010年

8 周建明;[N];中国文化报;2008年

9 本报记者 马萌;[N];徐州日报;2010年

10 本报记者 李明;[N];辽宁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良;职业素质本位的高职教育课程建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2 宋彦军;高职教育服务质量评价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3 王全旺;高职教育与劳动力市场需求协调发展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4 樊秀娣;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基本建设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5 王前新;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发展战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6 壮国桢;高职教育“行动导向”教学体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7 倪筱琴;林业高等职业院校发展动力机制的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9年

8 祝士明;高职教育专业质量保障体系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9 彭志武;高等职业教育学制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10 张建鲲;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课程群论[D];天津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崔涛;山东省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2 蒋友琴;广西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3 张祝平;高职院校精神培育探析[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4 李淑娥;高职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探索[D];厦门大学;2007年

5 张莹;地方本科院校举办高职教育热潮下的冷思考[D];曲阜师范大学;2008年

6 龚丽;我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7 李强;高职教育课程设置研究[D];河海大学;2007年

8 刁洪斌;“五位一体”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9 廖茂俍;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南昌大学;2008年

10 王卿;在高职院校开展信息素养教育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本文关键词:职业素质本位的高职教育课程建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4348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14348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0da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