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我国高等教育研究方法的基本路径
本文关键词: 高等教育 研究方法 创新 路径 出处:《现代教育管理》2012年1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研究方法各有长短,适切的研究方法有利于推动高等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发展,研究方法的选择和应用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中外高等教育研究方法存有显著差异,国内以定性研究为主导,定量研究不足且规范性不强;国外趋向于定量研究,研究方法多样化且特定主题偏好于选择特定的研究方法。根据高等教育研究的特性和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与研究现状,创新我国高等教育研究方法的基本路径是:加强定量研究,倡导研究方法的多样化;规范研究方法,注重适切性研究方法的选择;创新研究方法的课程,强化研究方法的训练。
[Abstract]:Research methods have their own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and appropriate research methods are conducive to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theory and practice. The choice and application of research methods are influenced by many factors. 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foreign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methods. Domestic qualitative research is the leading, quantitative research is not enough and normative; Foreign countries tend to quantitative research, research methods are diversified and specific topics prefer to select specific research methods.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and the development and research status quo of higher education in China. The basic ways of innovating the research methods of higher education in China are as follows: strengthening quantitative research and advocating the diversification of research methods; Standardizing research methods and paying attention to the choice of appropriate research methods; Innovate the curriculum of research methods, strengthen the training of research methods.
【作者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东北大学;
【分类号】:G649.21
【正文快照】: 高等教育是社会系统中的复杂子系统,涉及众多利益相关者和不同的活动领域,任何单一的研究方法都无法揭示高等教育问题的复杂性。高等教育研究需要多学科的综合研究,以全面揭示高等教育的复杂性。我国高等教育学学科地位一直饱受争议,尤其是对高等教育独特研究方法的质疑与诉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杨洪余,汤铭奇;中西方高等教育研究观念的差异及其对研究方法的影响[J];本溪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4期
2 丁洁;我国高等教育现行研究方法分析[J];高教探索;2005年04期
3 丁学芳;周燕;;高等教育研究方法的演变——基于人大复印资料《高等教育》(1980—2007)的分析[J];理工高教研究;2009年02期
4 高耀明;范围;;中国高等教育研究方法:1979-2008——基于CNKI中国引文数据库(新)“高等教育专题”高被引论文的内容分析[J];大学教育科学;2010年03期
5 高瑞;安心;;近十年高等教育学博士学位论文选题分析[J];教育导刊;2010年09期
6 伍醒;;“问题”与“理论”的平衡:再论“高等教育研究”与“高等教育学研究”的关系[J];现代教育管理;2010年10期
7 田虎伟;;高等教育研究博士学位论文中研究方法的调查分析[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7年08期
8 徐辉,季诚钧;高等教育研究方法现状及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04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冯向东;;高等教育研究中的“思辨”与“实证”方法辨析[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0年01期
2 王昌平;;我国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的几个理论问题[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3 赵一丁;李志民;;高校计算机专业VC++教改与实践[J];成功(教育);2010年07期
4 胡来林;安玉洁;;近十年来我国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的回顾与反思[J];电化教育研究;2006年02期
5 朱书强;刘明祥;;实证研究方法在教育技术学领域的应用情况分析——基于2005—2007年教育技术学五刊的统计分析[J];电化教育研究;2008年08期
6 王焕景;鹿秀娥;胡凡刚;;我国远程职业教育研究现状分析[J];电化教育研究;2010年11期
7 李晓阳;;跨学科研究:高等教育学研究范式的必然选择[J];大学(研究与评价);2007年05期
8 关广鹏;侯跃平;;化学教育领域研究方法运用的现状分析——基于《化学教育》2008年刊发论文的定量研究[J];化学教育;2009年08期
9 李瑞;邓慧杰;;浅论高教研究中实证性研究的彰显[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10 耿涓涓;对高等教育研究方法学术观点的文献分析[J];高教探索;2005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马力;;在“方法”的岔路口徘徊——对音乐教育研究方法的哲学解释学思考[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邓红;乡村少数民族儿童的学校生活:甘肃民族地区农村学校教育的田野考察[D];兰州大学;2011年
2 罗尧成;我国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3 田虎伟;我国高等教育研究方法的现状、问题及出路[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4 柴旭东;基于隐性知识的大学创业教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唐萌;大众化视域下我国高等教育质量观的理论建构[D];河南大学;2011年
2 吴琳;近十年我国高等教育学学位论文研究热点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3 杨亚斯;对北京体育大学近三十年学校体育学方向学位论文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4 李建铁;2000-2009高等教育学硕士学位论文主题分析[D];中南大学;2011年
5 张庆;近三年我国高等教育研究方法现状分析[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张舒;以人为本的高校学籍管理制度建设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7 张源;我国情报学研究方法应用现状调查[D];河北大学;2011年
8 何恋;重庆大学文化素质教育选修课的建设与实施[D];重庆大学;2011年
9 沈黔;高校“创业教育”课程:现状与对策[D];苏州大学;2011年
10 童强;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哲学思考[D];四川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佩雄;当代西方教育理论与马克思主义[J];外国教育动态;1983年03期
2 周萌;;内容分析法及其在社会学中的应用评述[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3 胡水清;;博士学位论文质量保障的实践与反思[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8年01期
4 张黎,马静萍;高等教育研究的发展与高等教育研究方法论[J];高等农业教育;2002年10期
5 丁洁;我国高等教育现行研究方法分析[J];高教探索;2005年04期
6 耿涓涓;对高等教育研究方法学术观点的文献分析[J];高教探索;2005年05期
7 卜卫;试论内容分析方法[J];国际新闻界;1997年04期
8 陈丽萍,马玉女;思辨方法和实证方法的分离与交错——浅析高等教育研究方法之一域[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4年11期
9 潘懋元;高等教育研究的比较、困惑与前景[J];高等教育研究;1991年04期
10 周川;致力于高等教育学的理论发展——读《多学科观点的高等教育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02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小强;;独特对象 独特方法——关于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的思考[J];江苏高教;2007年01期
2 杜辉;;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方法及其继承和创新[J];前沿;2011年11期
3 胡钦晓;;我国高等教育学研究方法发展评析[J];教育与现代化;2006年04期
4 陈铭贵;;浅析高等教育研究方法的移植问题[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0年06期
5 雷家彬;;高等教育的多学科研究方法之辨[J];江苏高教;2009年06期
6 罗依平;马爱军;;变革中的中国政治学:方法与创新[J];河北学刊;2009年03期
7 龚玉;;我国高等教育学研究方法探析[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9年03期
8 李枭鹰;;国内第一部高等教育研究方法著作——潘懋元教授主编的《高等教育研究方法》评介[J];大学教育科学;2008年05期
9 顾钰民;经济学研究方法创新与经济理论发展[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10 葛大凤;彭雪华;;高等教育学与教育学关系试述[J];商情(教育经济研究);2008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段云;张剑英;;西方管理会计研究的发展趋势分析——来自美国《管理会计研究杂志》1989-2006年的经验证据[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8年学术年会(第十五届年会)暨中央在鄂集团企业财务管理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2 黎军;赵翔宇;;试论教育科学研究创新——以教育人类学为视角[A];“首届中国教育人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王欣;;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创新实践模式[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河北卷)[C];2010年
4 丁宏伟;;现代水族馆展示发展的几个新理念[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马建平;;科技报道的创新要以“赢利”为目的[A];中国科技新闻学会第九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蒋丹;;我国高等教育中校企合作的模式探索[A];2007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7年
7 郑贵军;;营销学课程教学创新探讨[A];中国市场营销创新与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8 梁爱文;;创新高职专业建设的路径分析——基于区域经济发展的视角[A];云南省高等教育学会高职高专教育分会2008年优秀论文集[C];2008年
9 朱明仕;;我国转型期社会心态与政府公共管理创新初探[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第20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10 殷红博;李红;李家煦;;我国民办幼儿园师资培训创新研究及博凯幼儿园的实践[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北京卷)[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瞿明智;“一材多练”巧创新[N];重庆日报;2001年
2 阿元;创新农业经营组织制度[N];辽宁日报;2002年
3 岳东峰;创新是共产党人的生命力[N];陕西日报;2001年
4 张军(作者单位: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制度“落后”有助于创新[N];中国财经报;2002年
5 中江利通印刷机械有限公司 熊伟光;创新才有机会[N];中国机电日报;2002年
6 宋言行;创新 创新 再创新[N];中华建筑报;2001年
7 本报记者于贵华;创新是企业生存之本[N];工人日报;2002年
8 焦云霞;“三个代表”是不断创新的思想[N];山西发展导报;2000年
9 记者 桂小纯;抓好五项创新 促进结构调整[N];山西日报;2000年
10 记者 栾辅学 通讯员 韩廷斌;赛信公司依靠“三创新”求发展[N];厂长经理日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田虎伟;我国高等教育研究方法的现状、问题及出路[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2 刘小强;学科建设:元视角的考察[D];厦门大学;2008年
3 李力;跨国公司技术创新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4 马世兵;我国证券公司经纪业务创新及其风险管理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5 郭瑞萍;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5年
6 饶钢;我国教育电视台发展模式之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7 廉高波;中国农村经济组织:模式、变迁与创新[D];西北大学;2005年
8 许宁;中国经济开发区发展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7年
9 谢瑞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投融资机制创新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8年
10 姚毓春;创业型经济与就业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孟远哲;民营企业内部营销与企业文化创新的探讨[D];武汉大学;2005年
2 于江涛;政治生态视角下当代中国政党制度论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3 戴彬彬;学习型社区建设的理论与实践[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4 王仁志;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与创新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5年
5 李祥;近年来羊城晚报版面风格研究[D];暨南大学;2005年
6 周长群;我国家电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5年
7 吴方辉;论企业集团可持续发展的运行机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8 王久永;经济全球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创新[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9 金大龙;我国军代表制度创新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5年
10 甘璐;我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法律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4466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14466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