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论大学学术同行评议中的利益冲突——以委托代理理论为视角

发布时间:2018-01-22 03:28

  本文关键词: 学术同行评议 委托代理理论 利益冲突 评审管理机构 评议专家 出处:《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学术同行评议是一种涉及价值判断的评价活动,是对某项学术工作的水平或重要性的鉴定。从委托代理理论来看,大学学术同行评议形成了一种嵌套式的委托代理关系结构。同行评议委托代理关系中的博弈模型表明,评审管理机构与评议专家很有可能因各自私人利益产生冲突。大学学术同行评议利益冲突的产生,源于委代双方的信息不对称、激励不相容以及契约不完备。因此,增加信息成本以防范利益冲突的可能性、注重职业伦理的"软"约束力作用及建立以奖惩机制为基础的同行评议反评估制度是防范利益冲突问题的有效策略。
[Abstract]:Academic peer review is an evaluation activity involving value judgment. It is an appraisal of the level or importance of a certain academic work.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rincipal-agent theory. University academic peer review forms a nested principal-agent relationship structure. The game model of peer review principal-agent relationship shows that. It is very likely that the review management organization and the appraisal expert will conflict because of their respective private interests. The conflict of interest in the academic peer review of the university results from the asymmetric information between the appointed and acting parties. Incentive incompatibility and incomplete contracts. Therefore, increase the cost of information to prevent the possibility of conflict of interest. It is an effective strategy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soft" binding role of professional ethics and to establish a peer-review counter-evaluation system based on reward and punishment mechanism to prevent conflicts of interest.
【作者单位】: 漳州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研究所;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大学学术同行评议研究:利益冲突的视角”(BIA110079)
【分类号】:G644.4
【正文快照】: 学术同行评议是一种涉及价值判断的评价活动,更具体来说,是对某项学术工作(如学术论文、著作、申请项目等)的水平或重要性的鉴定。承担此评价工作的主体是学术共同体内部从事相同或近似该领域的专家。换言之,学者某项学术工作水平的裁定并不能由自己完成,它需要依赖于学术共同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陈磊;;委托代理理论对我国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的启示[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2 童亚宾;谢芳;;委托代理理论在高校内部管理中的应用探析[J];当代经济管理;2006年03期

3 林培锦;;权力与利益视角下的学术同行评议制度优化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年11期

4 周颖,王蒲生;同行评议中的利益冲突分析与治理对策[J];科学学研究;2003年03期

5 陈敏;杜才明;;委托代理理论述评[J];中国农业银行武汉培训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6 郭磊;博弈论简论[J];山东经济;1999年06期

7 王振贤;;委托——代理理论及其借鉴价值[J];天津党校学刊;1998年01期

8 李必强,刘运哲;西方国家的委托-代理理论评析[J];武汉汽车工业大学学报;1998年05期

9 蔡文兰;;学生评教:防范和矫正教师“道德风险”的有效机制——基于“委托——代理”理论视角[J];教育科学论坛;2008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官庆;工程设计保险的逆向选择问题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3年02期

2 项勇,陶学明;基于寻租理论的工程监理博弈行为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5年01期

3 杨岑;彭盈;陈玉水;;招投标中的博弈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6年05期

4 项勇;任宏;;建设工程项目监理过程中寻租博弈行为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6年06期

5 项勇;陶学明;王永强;;不对称信息下建设项目委托代理激励机制理论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9年02期

6 杨太华;郑庆华;;建设工程中质检站、监理机构和承包商寻租行为的博弈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9年05期

7 阳霞;周文峰;;代建项目双层委托代理模型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0年03期

8 万可,汤卫君;头垄断厂家产品定价中的博弈论问题———兼评我国彩电行业价格大战[J];安徽大学学报;2002年01期

9 廖楚晖,薛刚;关于税收腐败有关问题的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10 杨卫军,韦苇;化解村级债务的对策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黎秀蓉;;“李约瑟之谜”的博弈论解读[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2 李五四;;不同信息环境下价格功能的历史考察——兼论营销·博弈价格功能下的经济政策效应[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3 李春;;城市社区公共服务多元协作组织研究[A];科学发展:社会管理与社会和谐——2011学术前沿论丛(下)[C];2011年

4 翁禾倩;黄源泉;李宇星;林心颖;;“绿色信贷”实施中制度缺陷的多维博弈分析[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11年

5 赵礼强;郭亚军;;制造商分销渠道战略选择的博弈分析[A];第二十六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7年

6 赵礼强;;多渠道冲突下制造商价格协调策略研究[A];中国自动化学会控制理论专业委员会D卷[C];2011年

7 王焱;;浅析公开招投标中不完全信息博弈[A];责任与使命——七省市第十一届建筑市场与招标投标联席会优秀论文集[C];2011年

8 吴晶;;投标人围标、串标的博弈论分析[A];责任与使命——七省市第十一届建筑市场与招标投标联席会优秀论文集[C];2011年

9 胡伟清;张宗益;;贿赂的经济学分析[A];2005年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5年

10 王雷;;效率与激励视角下公民财产权与国家征收权的均衡——来自城市房屋征收个案的法与经济学分析[A];2005年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江翔宇;公司型基金法律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李平英;产业组织结构与农产品质量管理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3 马晓丽;我国农产品市场信息不对称问题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4 刘家国;基于突发事件风险的供应链利益分配与行为决策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5 杨皎平;产业集群特性要素对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0年

6 刘嘉莹;第三方逆向物流系统构建及其运行优化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0年

7 徐连章;新制度经济学视角下的我国海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8 武辉;公共政策分析视角下会计准则的政策过程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9 丁武民;乡村发展过程中的金融支持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10 张红峰;大学组织变革中的博弈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雄;土地使用权征用法经济学分析[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张舒;基于博弈论视角的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林敏;社会医疗保险道德风险分析及其控制对策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10年

4 叶宗玲;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小型私营企业诚信问题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5 温新刚;基于双边道德风险规避的企业高管契约设计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6 张娜;技术创新中寡头垄断企业竞争策略选择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7 黄齐;量能课税原则与我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完善[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8 刘园园;环境法律政策的执行机制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9 贾学兰;信息不对称下的最优保险契约分析[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10 赵鑫;科学知识生产模式的转变及其意义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李晓光;;从激励补偿角度协调委托代理关系[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5年12期

2 赵霖平,王要武;委托-代理:高等教育宏观管理的探索点[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2年02期

3 芮明杰;;企业经营者的角色:代理人或管家[J];上海国资;2003年03期

4 张辉;竞争机制引入高校内部管理的政策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0年03期

5 朱芝洲;信息不对称条件下教师“道德风险”的防范与矫正[J];教育探索;2004年10期

6 文胜利,王彦坦;论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制约因素[J];教育发展研究;2000年01期

7 杨行勇;高校教师教学过程中的激励研究——基于委托代理理论[J];教育发展研究;2005年16期

8 张彦;;论同行评议的改进[J];社会科学研究;2008年03期

9 郭群;张建平;;企业内部控制中的委托代理关系分析[J];广东商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中国科协主席 中国科学院院士 韩启德;[N];光明日报;2009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骏,刘世清;从委托代理理论看会计监督[J];江西社会科学;2002年12期

2 杨宗原;;部门预算委托代理问题的分析与解决对策[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3 阮平南;赵琦;;民办高等教育发展中的监管机制分析[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7年01期

4 董丽霞;;解决经营者之间利益冲突问题的立法对策[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7年S1期

5 韩新君;;奥林匹克运动中的利益冲突及其法律协调[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7年12期

6 张学娟;;弱势群体的利益冲突与协调[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8期

7 姜翰照;;诠释高校后勤委托代理双方的行为取向[J];中国成人教育;2008年20期

8 常瑞;;从国际“防止利益冲突原则”看我国的煤矿安全监管体制改革[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12期

9 孙海涛;周菲菲;;美国成年私人专业监护人制度的启示[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10 王园园;周亚;李克强;;生源地助学贷款风险补偿机制研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钱水苗;徐迪;;水权交易中的政府定位[A];水资源、水环境与水法制建设问题研究——2003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3年

2 彭莉;;自然保护区中社区“共管”问题初探[A];林业、森林与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法制建设研究——2004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三册)[C];2004年

3 庄德水;;中国公职人员利益冲突政策的现状及发展对策[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第20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余红成;李希昆;;国际河流水资源利益冲突的法律分析[A];水资源、水环境与水法制建设问题研究——2003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3年

5 沈文萍;;动物法律地位问题研究[A];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与环境资源法的热点问题研究——2006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一)[C];2006年

6 李妙颜;;缓解社会各阶层利益冲突途径探讨[A];“落实科学发展观 构建和谐社会”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李妙颜;;缓解社会各阶层利益冲突途径探讨[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8 牛广召;杨航征;;“牛玉琴现象”的法律分析与解决[A];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与环境资源法的热点问题研究——2006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四)[C];2006年

9 吴泽斌;刘卫东;;农村集体土地流转的非对称利益冲突[A];2009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10 汪天喜;;权威分配和信息传递[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市纪委监察综合室主任 黎罗清;关于防止利益冲突的几点思考[N];岳阳晚报;2011年

2 本报记者  李豫川;避免利益冲突鲍尔森计划售股“博”官印[N];中国证券报;2006年

3 谢鹏程;拷问腐败之源[N];法制日报;2007年

4 刘传葵;禁止利益冲突交易[N];证券时报;2006年

5 冬柏;魔兽事件折射中外利益冲突[N];国际商报;2009年

6 通讯员 翁赵力;杭州:给利益冲突套上缰绳[N];中国纪检监察报;2011年

7 方程;融资融券:利益冲突考验监管机制[N];第一财经日报;2006年

8 金岩石;“国六条”难以平衡各方利益[N];财经时报;2006年

9 本报特约评论员 罗必良;“无直接利益冲突”考验政府执政能力[N];南方日报;2006年

10 屈丽丽;环境趋冷 PE市场隐现冲突“三重门”[N];中国经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敬伟;基于互惠性偏好的委托代理理论及其对和谐经济的贡献[D];重庆大学;2010年

2 李宝龙;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监理责任保险赔付问题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3 陈振福;论对金融混业经营中利益冲突的法律规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4 张兴华;基于共同代理的信托公司治理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5 孙百亮;当代中国市民社会的利益冲突与均衡[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吴清旺;房地产开发中的利益冲突与衡平——以民事权利保障为中心[D];西南政法大学;2004年

7 孙威;公司与其管理者利益冲突及法律规制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8 栗志坤;零售连锁分店店长的激励与约束一个委托代理理论分析[D];山东大学;2010年

9 陈峗;国企改革中政企利益冲突与协调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10 曹艳杰;我国部门预算审查与监督[D];厦门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颖;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供应链成本管理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2 俄登攀;证券投资基金治理机制研究[D];青岛大学;2004年

3 黄贤福;银行控制股东关联贷款法律规范的资本范式及利益冲突[D];西南财经大学;2004年

4 商益坚;论信托外部关系的法律调整[D];武汉大学;2005年

5 王凯;我国证券分析师监管制度研究[D];北京大学;2008年

6 谢小明;公共服务民营化中的利益冲突与协调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7 杨梅;论优先股股权的法律保护[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8 胡治宇;从冲突论视角看农民工就业不平等现象[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9 陈洁;券商自律机制—“中国墙”制度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10 陈萍;私立幼儿园主要利益相关者的利益相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45350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145350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bf9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