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高校政治理论课对北部湾文化的开发与利用
本文关键词: 广西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北部湾文化 出处:《学术论坛》2012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区域文化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广西北部湾文化既有历史积淀,又具备时代气息;既有农耕文明,又蕴含海洋文明;既有民族特色,又融入东盟元素,蕴含了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广西高校思政课对北部湾文化的开发与利用路径有:将北部湾文化纳入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将北部湾文化编入思想政治教育教材;将北部湾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学相结合。
[Abstract]:Regional culture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resourc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Both agricultural civilization and marine civilization; It contains rich resource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he ways of exploiting and utilizing Beibu Gulf culture in the cours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Guangxi universities are as follows: bring the culture of Beibu Gulf into the curriculum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o incorporate Beibu Gulf culture into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extbooks; Beibu Gulf culture an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practice teaching combined.
【作者单位】: 钦州学院;钦州学院社科部;
【基金】: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广西沿海地区思想政治理论课特色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项目号2011JGA123)
【分类号】:G641
【正文快照】: “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1](P92)思想政治教育本质上是“创造人”的活动,与区域文化之间具有内在的耦合性。开发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亟需充分发挥区域文化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建设性作用,抑制、减少和转化区域文化某些不良因素的负面影响。然而,目前在学术界和高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竞业;人的本质的多维哲学反思——以“经验的预设”与“预设的经验”为路径[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2 孙显元;“以人为本”的社会结构观[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3 张艳;论古希腊的人本史观[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5期
4 刘曙光;社会发展过程与自然发展过程[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5 田启波,严一;系统地分析中国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动力——学习邓小平的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动力观[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6 刘曙光;知识经济与社会形态、历史时代[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6期
7 关海庭;中俄体制转型模式比较研究——从价值观念看渐进转型模式的合理性[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8 杨河;马克思认识论基本思想的形成及其历史意义——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到《德意志意识形态》[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9 庄福龄;毛泽东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10 赵家祥;为物质生产的决定作用原理辩护[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刘俊男;;国家起源的理论问题及中国个案分析[A];炎帝·姜炎文化与和谐社会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希希;论有效的课堂交往[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2 孙向军;知识生产力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3 王强;市场导向下的中国农业发展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4 王峰;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5 傅建明;我国小学语文教科书价值取向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6 王文滋;胡绳晚年学术思想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3年
7 郑家福;新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文化检讨[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8 朱耀辉;城市文明与近代西欧民族国家的兴起[D];复旦大学;2003年
9 杨仁厚;信息化发展效应的哲学分析[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10 吴功荣;中美外交思想传统的比较分析[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魏宛斌;越南革新与中国改革比较研究[D];郑州大学;2000年
2 欧健;新中国前30年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的回顾与反思[D];河南大学;2001年
3 李杰义;产权理论与金融企业制度的产权分析[D];中南林学院;2001年
4 郑晓梅;我国基础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策略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5 王牧华;生态主义课程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6 施莉明;注重职教特色 构建新时期开放型德育课程体系[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7 吴运涛;高等医学院校临床医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8 谭辉雄;试论社会党人的社会主义观[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9 吴娴兰;控制与服从:赏罚对学生行为的影响——“小学课堂教学生活片段”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10 李成义;我军人才发展战略的转变及对策[D];大连理工大学;200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翟鹏玉;;“那”生态文化资本的历史运演及其对中国-东盟文化交流的作用[J];贵州民族研究;2005年06期
2 覃乃昌;“那”文化圈论[J];广西民族研究;1999年04期
3 覃洁贞;;文化认同:环北部湾经济圈经济合作的重要环节[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彭六生;赵建军;马娜;赵思惠;;探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估存在的问题及科学地构建评估体系[J];企业家天地;2011年06期
2 顾训明;;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与途径的理论探索[J];德州学院学报;2011年S1期
3 蔡仲儒;;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研究[J];鄂州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4 张金华;;IE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思考[J];华章;2011年15期
5 蔡晓平;王丹丹;;网络舆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视阈[J];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6 师艳玲;韦海鸣;杨婧;;广西高校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思考[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1年05期
7 郑霞;;论网络环境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对策[J];西安社会科学;2011年03期
8 李晓科;;刍议大学生党员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年04期
9 崔佳;;浅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管理[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1年31期
10 段全武;;新形势下对加强高校辅导员工作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J];红河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柯涛;贾冰;李向红;;广西高校专利技术产业化问题与对策研究[A];中国管理科学文献[C];2008年
2 欧启忠;魏文展;李向红;万锋锋;覃克服;;基于Internet的高校科研管理信息系统模式[A];第三届广西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自然科学篇)[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陆崇林;共谱地校合作发展绚丽华章[N];钦州日报;2010年
2 记者 冯敏;“广西高校服务北部湾行”抵达北海[N];北海日报;2010年
3 记者 周仕兴;在服务大局中实现广西高校战略调整和发展[N];广西日报;2010年
4 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协副主席 广西艺术学院院长 黄格胜;服务广西新发展,高校大有可为[N];科技日报;2010年
5 记者 严丹;到南宁招贤才[N];北海日报;2009年
6 记者 周仕兴 见习记者 董文锋 实习生 廖艳明;广西高校厉兵秣马服务北部湾经济区建设[N];广西日报;2010年
7 本报记者 周仕兴 本报见习记者 董文锋;厉兵秣马北部湾 服务广西新发展[N];广西日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江东洲;建设有特色、高水平的综合性艺术院校[N];科技日报;2009年
9 吕逸;念好指导·服务·帮扶六字真经[N];科技日报;2009年
10 严远东 陈有转 靳芳卉;杏林春色好 良木已成林[N];广西日报;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欧永美;从单位制到契约制的高教制度变迁研究——以广西高校为例[D];广西师范大学;2002年
2 张锐;广西高校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1年
3 张社强;广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学生满意度研究[D];广西大学;2008年
4 程启原;广西高校科研基地技术创新扩散问题研究[D];广西大学;2008年
5 岑益梅;广西高校学生社团活动的开展对培养学生素质影响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7年
6 张人崧;广西高校科研服务地方经济的策略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7 谭源渊;广西高校硕士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制约因素及对策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8 蒋文;高校科研管理视角下广西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广西大学;2008年
9 刘哲;广西高校社会服务职能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10 张明洁;广西高校教师管理体制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D];广西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4538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14538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