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论新时期的高校教师激励机制

发布时间:2018-01-23 14:11

  本文关键词: 高校 教师 激励机制 出处:《教育科学》2012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高校教师激励机制的灵活运用是高校稳定队伍、吸引优秀人才的重要手段,学校应当以教师的需要为导向,深入分析教师需要的结构层次、特征,依据薪酬收入、环境保障、职业发展等方面的激励机理,更新观念、创新举措、塑造文化、建好生态,促使教师充分施展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人才在学校事业科学发展中的作用。
[Abstract]:The flexible application of the incentive mechanism of university teachers is an important means to stabilize the team and attract outstanding talents. The school should be guided by the teachers' needs and deeply analyze the structural level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eachers' needs. According to the incentive mechanism of salary income, environment security, career development, etc., we should renew the idea, innovate the measure, mold the culture, build the ecology, and urge the teachers to give full play to their ability. To maximize the role of talents in the scientific development of school undertakings.
【作者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人事处;
【分类号】:G645.1
【正文快照】: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给高等院校的发展既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也带来了诸多的挑战,尤其是近年来党和政府对高等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加深,各高校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表现在师资队伍建设的竞争更为突出。如何通过创新激励机制,来稳定队伍、吸引人才、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

【参考文献】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勇明;中国高校教师激励机制实证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苏国红,杨善祥;高校教师创造力保持与激励机制初探[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2 王怀宇,沈红;美国研究型大学教授发展的诸力分析[J];比较教育研究;2003年03期

3 杨秋艳;论高校管理中的有效激励[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4 王喜春;持续有效的激励机制是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保障[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5 张福明;高校激励约束机制新探[J];高教探索;2001年02期

6 赵世超,田建荣;创建合理有序的高校人才流动机制[J];高等教育研究;2003年04期

7 刘献君,吴鹏,周光礼,郭卉;高校教师聘任制改革的探索与有效性审查[J];高等教育研究;2003年05期

8 陈浩,薛声家;教育投入对中国区域经济增长贡献的计量分析[J];经济与管理;2004年10期

9 高允奔;浅谈高校教师的激励机制[J];江苏高教;2001年06期

10 丁桂莲;高校教师的成就动机及其激励探讨[J];科学管理研究;1997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吕航;激励与约束——对我国高校业绩津贴分配制度的实证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姚继军;高校内部分配制度改革的激励有效性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姬相轩;;谈高校人才培养计划的制定[J];知识经济;2011年15期

2 王磊;;河南省高校教师亚健康状况研究[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4期

3 何爽;;网络教育对高校的影响[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1年07期

4 王杏龙;李拥军;毛永江;;谈谈高校的教学组织形式[J];才智;2011年20期

5 程永锋;;对高校“两课”教学的若干思考[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年19期

6 白金峰;;探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有关问题[J];价值工程;2011年22期

7 易文翰;;浅谈生命教育在高校的贯彻和实施[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8 ;调查:高校为什么抢生源[J];课堂内外(高中版);2011年09期

9 金春子;;浅谈教师职业道德与学生素质教育之间的关系[J];才智;2011年19期

10 彭俐;;高校案例教学初探[J];华章;2011年1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何仕;;和谐校园建设与高校师生关系问题研究[A];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2007年年会优秀论文专辑(二)[C];2007年

2 斯琴图亚;;信息技术与高校课堂教学整合的研究[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3 李福华;赵普光;;人力资本产权视野中的高校人才柔性流动[A];2008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4 刘明达;;树立科学发展观,提升高校核心竞争力[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吴丹梅;王健;;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 深入推进高校反腐倡廉工作[A];高等学校纪检监察工作研究(六)[C];2008年

6 李九丽;;以高校廉政文化推动和谐校园建设[A];北京教育纪检监察工作研究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韩富;郑福平;田媛;;高等学校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建设研究[A];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技术物资研究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应会君;;关于高等教育办学自主权与高等教育特色化的思考[A];首届农林院校教育管理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9年

9 张雅君;;网络环境下高校信息资源配置研究——以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网络信息资源配置为例[A];信息资源配置理论与模型研究——2009信息化与信息资源管理学术研讨会专集[C];2009年

10 安怡;冯文全;徐安兴;;高校无形资产的内涵及其保护管理对策研究[A];2006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杨代金;高校的CPA培养之路[N];财会信报;2005年

2 本报记者 杨代金;高校的CPA培养之路[N];财会信报;2005年

3 ;高校存储渐成热点[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5年

4 本报记者:徐殿龙 实习生:刘晓阳;高校:门虽开费“坎”高[N];经济参考报;2005年

5 记者 张伟卿 实习生 徐勤雷;高校出现毕业后“留守一族”[N];济南日报;2005年

6 本报记者 苏长虹;高校“租房解禁”是喜是忧?[N];人民日报;2005年

7 扬州大学 陈景春;高校与产业发展互动[N];社会科学报;2005年

8 本报记者 李源;高校编辑出版学教育:跋涉在革新路上[N];中国图书商报;2005年

9 施恋林 王万隆;高校BBS呼唤贴心服务[N];文汇报;2005年

10 福州 廖文;给高校更名泼点儿冷水[N];中国信息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江文清;高校国有资产经营管理论[D];四川大学;2004年

2 赵君;新时期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队伍建设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3 樊本富;中国高校自主招生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4 周文泳;高校科研质量改进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5 樊明成;中国普通高校专业选择的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6 杨红霞;营利性高等学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郝运;美国高校服务学习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8 邓达;知识论域下的高校德育课程[D];西南大学;2008年

9 宋永刚;自我发展:高校学术人员管理的新视野[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10 李咏梅;新时期高校意识形态控制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费琳;从高校教师隐形流失谈高校人力资源整合[D];江苏大学;2005年

2 周定;湖南高校教师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3 肖玺;高校师资管理中“心理契约”的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5年

4 杨志强;新时期高校师德建设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5 杨睿;高校教师激励模型研究[D];广西大学;2005年

6 朱燕;高校教师的职业倦怠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7 王燕妮;教师培养研究生科研能力的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8 曹君;价值澄清理论评介与我国高校价值观教育[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9 杨盛花;制度分析理论视角下我国高校教学管理制度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10 蔡青;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化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4577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14577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c7e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