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高校创新性信息素养教育模式的探析——以华盛顿大学“本科生图书馆资源研究奖励计划”为例
本文关键词: 信息素养教育 美国高校 本科生图书馆资源研究奖励计划 出处:《图书馆学研究》2012年08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通过对华盛顿大学图书馆"本科生图书馆资源研究奖励计划"的探析,总结出该计划在教育方式、教育内容、教育评价、交流合作等多方面的优势特点。借鉴该计划的成功经验,对我国现阶段信息素养教育的发展提出探索教育新模式、充实教育内容、利用网络信息技术作为支撑、加强图书馆对外交流合作等一系列改革建议。
[Abstract]: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undergraduate Library Resource Research Award Program" of th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Library,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educational methods, contents and educational evaluation of the program. Based on the successful experience of the program, the author puts forward a new educational model for th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literacy education in China at the present stage, enriches the educational content, and uses net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s the support. A series of reform suggestions such as strengthening the library's external exchange and cooperation.
【作者单位】: 浙江大学图书馆;
【分类号】:G258.6;G642
【正文快照】: “本科生图书馆资源研究奖励计划”(LibraryResearch Award for Undergraduates)是一项鼓励本科生充分利用图书馆资源、培养娴熟的信息素养技能,从而进行原创性学术研究的奖励计划。2002年,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始创“本科生图书馆资源研究奖励计划”。到目前为止,该计划已经在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晓英;徐一忠;张金风;;关于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变革的思考[J];全国新书目;2007年19期
2 邱晓娜;;对增强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探讨[J];中国科技信息;2008年03期
3 蒋引娣;;论当代大学生的信息素养教育[J];焦作大学学报;2008年03期
4 杨强,范官军,黄平;试论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J];中国科技信息;2005年13期
5 朱红英;徐容;;大学生的信息素养教育与培养途径[J];科学教育;2005年06期
6 陈家明;;论信息素养教育与创新人才的培养[J];科技资讯;2007年24期
7 孙玉洁;孙玉红;刘芳;;当代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J];中国西部科技(学术);2007年12期
8 徐晓琳;熊建萍;;高校信息素养课程设计[J];图书馆学研究;2008年01期
9 尚慧;;谈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年30期
10 吴月芳;;网络环境下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策略[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年3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冯翠玲;;美国高校管理探析及其启示[A];2009年全国高校学生工作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方鹏;曲福田;;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经费筹措及中美差异分析[A];2010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张雪;;美国高校农科本科课程体系的特点及启示[A];第二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4 皮国萃;;从“专业”到“平衡”——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者的发展趋向及其对中国的启示[A];第二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5 张晓萨;薛月莉;;大学生信息素质和信息素养教育初探[A];和谐社会中的图书馆建设与发展——陕西省图书馆学会第六次科学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6 王连森;李静;曾斌;王秀成;;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多元文化关照[A];和谐共生:2007年全国博士生(教育类)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7 杜晓利;;美国高等教育布局的特点与启示[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08年
8 李兵;;高校音乐本科生毕业论文写作问题之我见——综述训练方法及其信息素养教育[A];全国高校社科信息资料研究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3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9 康婷;;国外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经验与启示[A];当代中国辽宁发展·创新·和谐——辽宁省第二届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获奖成果文集[C];2009年
10 牛道生;;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8)——外国高等教育史研究[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练玉春;美国高校以新形态进入中国高教市场[N];光明日报;2007年
2 朱梅骄;美国高校人才培养与教育改革的几个动向[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1年
3 杨舒怡;美国高校男女合宿,能禁得住诱惑吗?[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4 高纪;美国高校兼职教师占一半[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0年
5 记者 张小军;“电子学习”将席卷美国高校[N];人民日报;2001年
6 袁亚新;美国高校排行榜张榜[N];科技日报;2002年
7 浙大留学服务中心;就读美国高校怎样申请奖学金[N];浙江日报;2002年
8 中国驻休斯敦总领馆查卫平编译;盘点美国高校2004年度表现[N];中国教育报;2005年
9 陈琳;扩张生物科学研究,美国高校“圈地”凶猛[N];第一财经日报;2007年
10 卢林;美国高校“军备竞赛”为哪般?[N];文汇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禹;人力资源开发背景下美国高校职业生涯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2 黄燕;文化视野下的中美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3 彭永春;美国高校多元文化教育演进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4 游敏惠;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5 韩延伦;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课程设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6 陈敏;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师资队伍专业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张洁;我国研究生事务管理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朱燕;美国大学生学术不端的防治研究[D];北京大学;2008年
9 齐泽旭;新制度经济学视野下美国高等学校教师管理制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10 李联明;后“9·11”时代美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新发展研究[D];南京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武澎;美国高校信息素养教育研究[D];河南大学;2009年
2 李波;美国大学创业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3 文小莉;美国高校的办学理念与校园文化建设[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4 赖亚曼;美国高校教师薪酬制度研究[D];汕头大学;2007年
5 周小情;美国高校教师薪酬制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6 冯玉芳;美国高校教师教学评价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4年
7 丁玉宝;美国高校教师管理机制探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8 冯军霞;美国高校公民教育中的服务性学习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9 司金鹏;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研究[D];河南大学;2008年
10 李新红;美国高校终身教职制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45791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14579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