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发达地区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的问题与应对策略——以贵州省为个案的调查研究
本文关键词: 欠发达地区 高校 科研成果 转化 贵州省 出处:《复旦教育论坛》2012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贵州省高校科研成果转化取得了一定成绩,也存在多样化的转化形式。有些获得了一定的经济成功,而有些尚未获得任何经济成功。不过,在多项指标上,贵州省高校不仅低于全国,也低于西部地区的平均水平。主要原因在于:企业生产的科技需求不明确;明确的企业科技需求得不到满足;高校的应用性科研成果供给不足;等等。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企业、高校与政府共同努力,建立产学官有机结合的科研成果转化机制。
[Abstract]:Guizhou university scientific research achievements have made some achievements, but there are also a variety of forms of transformation. Some have achieved certain economic success, while some have not yet achieved any economic success. However, in a number of indicator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Guizhou Province are not only lower than the national average, but also lower than the average level in the western region. The main reasons are: the demand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enterprises is not clear; The clear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needs of enterprises can not be met; The supply of applied scientific research result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insufficient;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effectively, it is necessary for enterprise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make joint efforts with the government to establish a mechanism for the transformation of scientific research achievements.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基金】:贵州省教育改革发展研究重大课题“贵州高等学校高层次人才引进暨科研成果转化的途径与政策研究”
【分类号】:G644
【正文快照】: 一、理论框架与研究方法1.先行研究概述目前,高校科研成果转化在世界各国都受到高度重视。其目的多种多样,主要是希望通过高校科研成果转化来带动经济发展。正因如此,经济越不发达的地区,对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的关注度就越高。我国也不例外。这从近年来相关研究论文数量的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马铮;;河南省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研究[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2 刘志会;;吉林省省属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的困境与合作机制构建[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10期
3 谢梅;贾玲;;西部大开发中四川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对策分析[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7期
4 吴大勇;王铁军;陈江春;;新疆高校科研成果转化制约因素分析与对策[J];科技管理研究;2009年11期
5 张根水;;论江西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老区建设;2011年08期
6 ;提高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率 促进与服务地方经济发展[J];天津政协;2011年12期
7 梁多煦;黎晖;;北部湾经济区建设背景下的广西高校科研成果转化发展现状与制约因素[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2年06期
8 申小刚;;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王通武;山西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现状、问题及发展对策分析[D];山西大学;2004年
2 徐琳;湖南省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8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文君;;提高绵阳科技城科技成果转化率的路径研究[J];中国城市经济;2011年01期
2 谢梅;何燕玲;;成都市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与民生科技发展的现状分析[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10年04期
3 张克荣;吴海涛;时伟;刘武艺;;安徽省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3期
4 刘宏波;刘任;张颖;;关于农业高校科研成果转化问题的思考[J];湖北农业科学;2012年03期
5 梁燕;耿燕;李相银;;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研究的现状分析及研究方向的探析[J];科技管理研究;2009年06期
6 钟劲松;;区域科技创新视角下的地方高校科研管理机制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1年11期
7 张根水;;论江西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老区建设;2011年08期
8 李爱珍;魏志玲;;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背景下南昌教育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J];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9 雒国胜;;医学院校科技成果转化问题研究[J];中国高校科技;2011年07期
10 李卓;刘斌;王庆红;杨金保;杨秋宇;;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与技术服务平台建设探索[J];中国科技信息;2012年17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史小猛;江西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问题研究[D];江西农业大学;2011年
2 张利平;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研究[D];郑州大学;2011年
3 刘明;山西高校对经济发展的科技支撑问题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0年
4 卢振华;风险投资促进山西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初探[D];山西大学;2010年
5 夏凌燕;自然灾害监测预警系统科技成果转化模式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梁多煦;王美彬;林兴志;;浅析“转制”阶段成人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的问题与对策[J];才智;2009年35期
2 李艳红;张晓琳;刘世民;;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探讨[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年04期
3 梁家琼;关于高校科技产业发展的理论分析[J];成都气象学院学报;1998年03期
4 李玉梅;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机制分析[J];科技和产业;2005年03期
5 郑晓燕,邢建欣;关于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问题的思考[J];东岳论丛;2004年05期
6 王义高;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的结症何在[J];发明与创新;2004年12期
7 叶琳;国外科技成果转化的经验与启示[J];发展研究;2004年08期
8 李玉清,田素妍;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现状、制约因素及对策[J];高等农业教育;2005年02期
9 高江勇;;地方高校科技创新的思考与选择[J];高等农业教育;2006年09期
10 张俐俐,张文敏;国外高校与地方经济发展互动模式的启示与借鉴[J];高教探索;2005年06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李俊卿;中、美、日、德大学科技体制比较研究[D];河北大学;2000年
2 钟蓉戎;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股份制模式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3 冯振珉;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机制研究[D];湖南大学;2006年
4 杨琼;我国高校技术转移制度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俞福君;马细珍;;经济欠发达地区高校科技创新定位分析——基于大学科研管理的差异性[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年17期
2 王建波;;知识经济时代的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05年11期
3 甘均良;;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现状与原因分析——以湖南省高校为例[J];经济师;2008年06期
4 梁小挥;;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问题与对策[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9年12期
5 张炜;;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另类思考[J];科学学研究;2005年06期
6 马葆基;;欠发达地区地方高校的定位与发展[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年11期
7 闫飞;;运用体育教学手段对高校“问题学生”进行转化的探析[J];安徽农学通报(下半月刊);2010年16期
8 张文红;;欠发达地区高校信息化和电子政务建设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遵义医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9 张文红;;欠发达地区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问题探讨[J];贵州社会科学;2007年07期
10 唐秀忠;;关于欠发达地区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思考[J];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徐燕;彭万章;;贵州省欠发达地区的界定及其特征分析[A];现代地理科学与贵州社会经济[C];2009年
2 杜刚;;贵州省高校农机专业开发与创新能力建设[A];农业机械化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农业机械学会成立40周年庆典暨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3 姜大仁;;后记[A];改革开放与欠发达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理论研究[C];2008年
4 王菊梅;;高校学报与学校科研[A];学报编辑论丛(第十四集)[C];2006年
5 余红;;欠发达欠开发民族地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路径选择——以贵州省贵阳市为例[A];贵阳市经济社会文化大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研究[C];2010年
6 杜刚;;贵州省高校农机专业开发与创新能力建设[A];中国农业机械学会成立40周年庆典暨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7 杨书林;;小议地方高校如何提高社会服务能力[A];第一届贵州博士论坛论文集[C];2010年
8 陈讯;;欠发达地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探索[A];“社会学与贵州‘十一五’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5年
9 马贤惠;;欠发达地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选择[A];2006中国科协年会第三分会场论文集[C];2006年
10 郭秀英;;新时期高校档案馆(室)科技论文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A];网络环境下的高校社科信息资料建设——全国高校社科信息资料研究会第十一次年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汪敏华;转化科研成果 高校大有可为[N];解放日报;2002年
2 沈捷;南理工一半科研成果成功转化[N];新华日报;2001年
3 李白蕾;272名大学生出征服务欠发达地区[N];福州日报;2007年
4 陈胜伟;浙江大学生开展“欠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调研[N];农民日报;2006年
5 本报特派记者 朱雪军;科教兴国 路在脚下[N];江西日报;2005年
6 刘爱;欠发达地区更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N];贵州日报;2006年
7 本报记者 彰彤 实习记者 聂成艳;当科研成果沦为“泡沫”[N];江苏科技报;2006年
8 陈超然;欠发达地区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N];农民日报;2005年
9 宋黔云;高亢激越的人生之歌[N];贵州日报;2007年
10 徐梅 刘超凡;贵州引导大学生面向基层就业[N];西部时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颖丽;欠发达地区吸纳科技人才机理及保障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2 郑钟扬;科研成果生产制度及其在中国的实践[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3 李廷勇;欠发达地区技术创新测度与实证研究[D];山西大学;2004年
4 杨凌;欠发达地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模式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1年
5 刘淑华;欠发达地区生产性服务业影响因素与发展战略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6 张庆滨;欠发达地区区域创新能力评价与培育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2年
7 余欢;贵州省旅游资源保护法制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8 肖慈方;中外欠发达地区经济开发的比较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9 于庆华;贵州省经济增长过程中的就业问题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10 吴丹;欠发达地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及其效应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骆科建;当前贵州省大学生创业教育问题研究[D];贵州大学;2010年
2 史艳萍;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专业技术人员绩效考核改进研究[D];贵州大学;2005年
3 刘龙;新农村建设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县级政府职能研究[D];河南大学;2007年
4 方一兵;我国欠发达地区地方高校技术创新界面研究[D];广西大学;2002年
5 蒲琨;欠发达地区文化变迁对城市化的影响研究[D];贵州大学;2006年
6 尹思源;中国欠发达地区财政转型问题与对策研究[D];贵州大学;2006年
7 罗侃;英国高校科研评估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8 陈华;高校学科带头人能力建设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9 王逊;欠发达地区信息化建设的对策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10 郭旭;高校优秀教师教学技能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46061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14606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