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大学生道德评价的反思与重构

发布时间:2018-01-26 15:33

  本文关键词: 大学生 道德评价 反思 重构 出处:《海南师范大学》2012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大学生的道德素质一直备受人们的关注。在对大学生进行道德评价时,存在着两种矛盾的评价观点:“滑坡论”观点和“爬坡论”观点。之所以出现这两种不同的评价观点,是因为人们在评价大学生的道德状况时,存在着严重的错误倾向,主要表现在:对大学生进行的道德评价过程中缺少大学生主体的参与、大学生道德评价标准和内容陈旧、大学生道德评价方法单一和道德评价结果具有片面性等。造成这些错误的原因有:社会公众对大学生寄予过高的道德期望、传统道德观念的影响、道德评价主体的整体素质不高和大学生道德的复杂性等。在对大学生道德评价进行了反思的基础上,,本文认为应建立与时俱进的道德评价标准、遵循科学的道德评价原则、准确把握大学生道德评价的内容和构建多维的大学生道德评价方法体系等。研究大学生道德评价,不仅对大学生的道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且能够为大学生道德评价研究和大学生道德教育提供一些理论参考与依据。
[Abstract]:The moral quality of college students is always concerned by people. There are two kinds of contradictory evaluation views: "landslide theory" and "climbing theory". The reason why these two different evaluation views appear is because people are evaluating the moral status of college students. There are serious errors, mainly in the process of moral evalu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lack of participation of the main body of college students, college students' moral evaluation standards and content outmoded. College students' moral evaluation method is single and the result of moral evaluation is one-sidedness. The causes of these errors are: the social public placed excessive moral expectations on college students, and the impact of traditional moral concepts. The whole quality of the subject of moral evaluation is not high and the moral complexity of college students is not high. On the basis of reflecting on the moral evalu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this paper holds that the moral evaluation standard of keeping pace with the times should be established. Follow the principles of scientific moral evaluation, accurately grasp the content of the moral evalu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and build a multi-dimensional evaluation method system of college students' moral evaluation, and study the moral evalu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It is not only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moral development of college students, but also can provide some theoretical reference and basis for the study of moral evaluation and moral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学位授予单位】:海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G64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资讯[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4年07期

2 ;编读往来[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4年02期

3 陈德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5年16期

4 李平;大学生“回炉”的原因及对策[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5年16期

5 周剑平;贫困大学生就业困境分析[J];社会科学战线;2005年04期

6 刘东菊;;创业教育与大学生就业[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7 吕牧红;;大学生求职应防“三大陷阱”[J];法律与生活;2006年14期

8 袁方成;蔡杨;;香港与内地大学生就业之比较[J];学习月刊;2006年15期

9 赵天武;;大学生就业心理压力缓解策略[J];中国青年研究;2007年01期

10 傅鸿飞;;从大学生就业难看中国人才结构失衡[J];中国社会导刊;2007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西忠;;社会转型视阈中的就业基层导向——以大学生到村任职为视角[A];转型期的中国未来——中国未来研究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张宏志;;完善大学生就业机制的对策建议[A];第八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何静;武威;;完善大学生就业、创业机制的对策建议[A];第八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唐红兵;周章明;;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综述[A];2011年全国高校学生工作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董燕;;浅谈大学生就业形势与政府对策[A];政府管理创新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6 蔡劲松;;当前大学生就业现状与思考[A];宜春市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7 郭宇刚;;大学生自主创业促进其就业的可行性分析[A];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B卷)——第七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暨浑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论坛文集[C];2010年

8 ;第三节 大学生就业问题探讨[A];“高教强省”探索与实践——高教科研2008[C];2009年

9 刘娟;张佳欣;;北京地区大学生就业歧视研究[A];北京市第十三次统计科学讨论会论文选编[C];2006年

10 张玉霞;;试论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表现与调适[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六届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全国心理咨询师大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蒋晔 卢大敏 崔彦玲;我市大学生就业:两头乐观、中间低迷[N];常州日报;2005年

2 联超;大学生就业关键要转变观念[N];大理日报(汉);2005年

3 记者 张孺海 通讯员 董艳;他们更让人牵挂[N];湖北日报;2005年

4 齐智杰 记者 薛婧;观念陈旧仍是大学生就业软肋[N];黑龙江日报;2005年

5 杨忠阳;大学生就业 观念正随需求变[N];经济日报;2005年

6 王东升;大学生就业率也应挤挤“水分”[N];联合日报;2005年

7 王东升;大学生就业:观念决定前途[N];联合日报;2005年

8 王艳 孙宜华;大学生就业天地更加宽广[N];连云港日报;2005年

9 新华社记者 胡梅娟;大学生就业:多一些鼓励 少一些限制[N];闽西日报;2005年

10 本报记者 常亮;大学生就业先过三道“关”[N];盘锦日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武胜国;大学生“村官”政策实施绩效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孙祥;大学生就业区域流向及引导策略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1年

3 陈勇;大学生就业能力及其开发路径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4 邢繁辉;当代中国经济结构视域下大学生就业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2年

5 田圣会;大学生就业压力实证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6 刘春雷;当代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7 刘西忠;大学生村干部政策体系建构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8 薛利锋;我国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9 成长群;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10 郑朝静;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钱丹;大学生“村官”出口管理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2 郭娜;大学生就业问题中的政府责任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3 孙之光;政府扶持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D];吉林财经大学;2010年

4 那佳;大学生就业中公共部门作为研究[D];吉林财经大学;2010年

5 倪洪章;加强大学生廉洁教育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6 王U

本文编号:146596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146596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39d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