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论大学协同创新理念

发布时间:2018-01-28 04:19

  本文关键词: 协同创新 大学办学理念 现代大学制度 出处:《中国高教研究》2012年10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协同创新是一种新的大学办学理念,指大学基于集成、合作、融合与共享的价值准则,谋求创新,以更好地适应时代需要,提高功能活动效率、水平与质量的思想观念。它既是大学办学内生的需要,又是社会发展对大学所提出的新要求;既是大学创新由割裂走向融合、由分散走向集成的客观要求,又是大学自身突破传统创新的必然结果。大学是协同创新的主体,集成是其灵魂,提高办学水平是其根本目的,合作共赢是其保障。建设适应协同创新理念的制度是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应有之义。
[Abstract]: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is a new idea of running a university, which refers to the university based on integration, cooperation, integration and sharing of values to seek innovation, in order to better meet the needs of the times and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functional activities. The idea of level and quality. It is not only the endogenous need of running a university, but also the new requirement of the social development to the university. University innovation is not only the objective requirement of university innovation from fragmentation to integration, but also the inevitable result of university itself breaking through traditional innovation. University is the main body of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and integration is its soul. Improving the level of running a school is its basic purpose, and cooperation and win-win is its guarantee. It is the proper meaning of modern university system construction to build a system that adapts to the idea of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作者单位】: 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
【分类号】:G647
【正文快照】: 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大众化正在由初期向中后期过渡[1]。历史的经验表明,在新的发展阶段到来之际,高等教育必然迎来大学理念的创新。德国现代大学科研与教学相结合理念的产生是这样,美国大学服务社会理念的出现也是如此。我国高等教育无论规模还是结构功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别敦荣;张征;;世界一流大学的教育理念[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年04期

2 别敦荣,康宏;合作教育:我国研究型大学研究生教育发展的新方向[J];教育研究;2005年02期

3 别敦荣;徐梅;;论现代大学制度的公正性[J];山东社会科学;2012年08期

4 别敦荣;;以现代理念改革高校教学管理制度[J];中国高等教育;2007年20期

5 王子镐;;加强行业特色大学协同创新能力建设的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11年24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记者 杨晨光 万玉凤;[N];中国教育报;2012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天罡;张明君;张辉;;独立学院基层单位教学管理制度建设初探[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1年04期

2 张波;;大学本科教学管理制度研究十年回顾[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9年03期

3 高秋香;;高校订单教育的产生、现状及趋势[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年02期

4 别敦荣;张征;;世界一流大学教育理念的特点与启示[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年06期

5 王根顺;张亚丽;;多元互补——新时期我国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战略选择[J];高等理科教育;2006年01期

6 吴显光;;浅谈职业院校计算机实验室的维护管理[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2年24期

7 别敦荣;陶学文;;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反思与创新[J];高等教育研究;2009年03期

8 李文军;黄咏梅;李东升;;高校二级学院教学管理研究[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0年09期

9 张亚丽;;我国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多元化的探讨[J];理工高教研究;2008年04期

10 别敦荣;万卫;;论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1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陶学文;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及其创新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2 查远莉;研究生教育的国际合作与交流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3 徐平;我国研究型大学博士生培养模式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4 李云梅;中美大学工商管理本科课程比较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秀花;高等院校“以人为本”教学管理制度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2 洪坚;潍坊职业学院教务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山东大学;2011年

3 何东明;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管理创新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4 康英健;职业学校教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D];天津大学;2010年

5 牛圣;上海电机学院教务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6 张云霞;我国高校内部教学管理规定实施效果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7 欧文军;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的高校教学管理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年

8 陈世艳;我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教学管理制度改革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9 李智;我国全日制工程硕士的培养模式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10 隋旺枚;制度分析视角下我国高校教学工作长效机制初探[D];湖南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别敦荣;;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必须服务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J];大学(学术版);2012年01期

2 别敦荣;我国现代大学制度探析[J];江苏高教;2004年03期

3 别敦荣;吴国娟;;论大学制度的公正性[J];教育研究;2006年07期

4 王战军;新世纪的研究生教育[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0年04期

5 张酉水 ,袁成琛;建设一批高水平研究型大学[J];中国高等教育;2004年12期

6 许克毅,赵军;从扬弃到超越──研究生教育质量观的重构与发展[J];中国高教研究;2004年06期

7 别敦荣;徐梅;;去行政化改革与回归现代大学本质[J];中国高教研究;2011年1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应强,高桂娟;论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文化取向[J];高等教育研究;2002年06期

2 徐忠;教师聘任制度改革是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重要一环[J];上海教育;2003年22期

3 张德祥;关于“现代大学制度研究”的几点思考——在“现代大学制度研究”开题会上的发言[J];辽宁教育研究;2005年08期

4 李居忠;李达;;大学建设的制度性思考[J];理论学习;2006年10期

5 江彦;;建立现代大学制度 提升高校办学水平 江苏省高校领导干部学习研讨会在南通召开[J];江苏高教;2007年05期

6 黄珊;;论现代大学制度建构的人性假设基础[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09期

7 王长乐;;现代大学制度建设:正在进行时抑或还只是梦想[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8年02期

8 陈莎莎;;海南大学三亚学院:现代大学制度的探路者[J];中国改革;2008年10期

9 周清明;;浅析现代大学制度的基层学术组织重构[J];高等教育研究;2009年04期

10 张建初;;现代大学制度下的大学治理结构[J];教育评论;2009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克瑞;;从利益合谋到权力监督:中国现代大学制度的变革分析[A];2010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姚孟春;胥辉;;构建现代大学制度必须破解“三个难题”[A];农业职业教育改革创新与发展——云南省农业教育研究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3 孙霄兵;;加强教育法学研究,建设现代大学制度(代序)[A];通过章程的大学治理[C];2011年

4 陈立鹏;杨阳;;论我国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基于大学章程的视角[A];通过章程的大学治理[C];2011年

5 黄布毅;王占波;胡炜;代振华;;学科集群与产业集群协同创新机理探微[A];第五届全国技术预见学术交流会暨全国技术预见与科技规划理论与实践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6 李祖超;;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的经济学分析[A];2005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7 杨永才;陈家璧;;成立教授委员会,建立二级学院管理新模式[A];中国光学学会2010年光学大会论文集[C];2010年

8 郑磊;;大学章程四题[A];通过章程的大学治理[C];2011年

9 陈春艳;;高校去行政化的途径选择[A];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政府管理创新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学术年会论文集(《吉林政报》2010·专刊2)[C];2011年

10 杨永才;陈家璧;;成立教授委员会,建立二级学院管理新模式[A];2006-2010年教育部高等学校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及协作委员会2010年全体会议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特约记者 黄进;积极探索现代大学制度建设[N];江苏教育报;2009年

2 全国政协委员、东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 盛连喜;现代大学制度如何凸显中国特色[N];中国教育报;2010年

3 本报评论员;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N];中国教育报;2010年

4 记者 柴葳;建设现代大学制度试点工作会议召开[N];中国教育报;2010年

5 记者 唐景莉;探索建立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N];中国教育报;2010年

6 南开大学法学院教授 侯欣一;从清华崛起看现代大学制度建立[N];深圳特区报;2011年

7 谷贤林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建立现代大学制度面临现实困境[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8 严蔚刚 东北师范大学;由分好权转向用好权[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9 侯泉林 贾宝余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国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回顾和思考[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10 记者 李玉兰;建立现代大学制度试点学校和地区公布[N];光明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陈亚玲;论我国学术转型与现代大学制度的建立[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2 朱家德;权力的规制:大学章程的历史流变与与当代形态[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3 朱家德;权力的规制:大学章程的历史流变与当代形态[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4 黄敏;基于协同创新的大学学科创新生态系统模型构建的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1年

5 郭平;我国公办大学内部治理结构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建;我国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历史发展与现实选择[D];兰州大学;2012年

2 王晶;依法治校视域中的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0年

3 王书华;现代大学制度中的学生权利研究[D];江苏大学;2010年

4 陈立中;服务型政府视角下的现代大学制度创新[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5 杜秀丽;软法视野下的我国现代大学制度[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6 刘小娟;自主办学理念下我国现代大学制度探析[D];曲阜师范大学;2012年

7 欧阳峻翔;构建传承书院精神的现代大学制度[D];湖南大学;2010年

8 付瑞红;基于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9 刘丽平;现代大学制度视域下教授治学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渤海大学;2012年

10 赵博颉;现代大学制度下的大学内部治理结构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46974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146974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01c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