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高校辅导员职业伦理的几个基本问题

发布时间:2018-02-02 15:21

  本文关键词: 高校辅导员 职业伦理 基本问题 出处:《思想理论教育》2012年19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高校辅导员职业伦理是辅导员职业伦理关系和辅导员职业共同体的性质、内在要求的体现,是与辅导员特定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知识和行政管理工作事务紧密相关,是规约其特殊的职业角色——教师和干部双重身份的规范,它属于伦理的层面,有别于一般规约高校教师或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法律法规,有别于高校教师自我约束的职业道德修养。
[Abstract]:The professional ethics of counselor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the embodiment of the relationship of counselors' professional ethics and the nature of counselors' professional community. It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special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professional knowledge and administrative affairs of counselors, and is the norm of its special professional role-teachers and cadres. It belongs to the level of ethics. Different from the general rules and regulations of university teachers or university administrators, different from the self-discipline of college teachers' professional ethics.
【作者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基金】:2011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高校辅导员职业发展与职业伦理研究”(项目编号:11JDSZ3028)的研究成果
【分类号】:G641
【正文快照】: 一、高校辅导员职业伦理的构成要素作为社会现象的伦理,是由伦理关系、伦理实体、伦理规范和伦理秩序四个要素构成的。川高校辅导员职业伦理离不开作为社会现象的伦理的一般性,辅导员职业伦理关系、辅导员职业伦理实体、辅导员职业伦理规范和辅导员职业伦理秩序共同构成了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刘云林;教育伦理规范形式合理性探析[J];道德与文明;2003年01期

2 刘云林;论高校德育效益的实现[J];江苏高教;2003年05期

3 唐永春;法律职业伦理的几个基本问题[J];求是学刊;2003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亚明;;多元纠纷解决机制的法文化探析[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6年02期

2 李庆真;乡村情缘在农村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效应[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3 李远行;大共同体本位?小共同体本位?——中国农村基层组织性质探析[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4 何宏光;李远行;;中国社会语境下关系网的发生、运作和变迁[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5 任丙强;家庭与近代资本主义的兴起——对马克斯·韦伯观点的阐释[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6 陈亚鹏;李向利;;中国信用制度的法理思考[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7 贾莉莉;徽州民居村落聚居形态的有机更新[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6期

8 李改维;李蒙;;传统村落公共开敞空间的特征分析——以陕西党家村为例[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5期

9 蒋艳;;当代中国农村家庭结构变化的原因分析[J];安徽农学通报;2007年02期

10 王云飞;李庆连;;农村社会结构的变迁与社会秩序的确立——从农民法律意识谈起[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景新;麻勇爱;詹静;;江南村落土地的产权分化与制度安排——基于诸葛古村落土地契约文书的研究[A];中国制度变迁的案例研究(土地卷)第八集[C];2011年

2 王汝能;;发展检察文化促进执法规范的思考[A];首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5年

3 陈景信;;我国农村家庭关系弱化分析及其现实思考[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甘超英;;“三农”问题的若干宪法观察与思考[A];新农村建设的制度保障[C];2005年

5 杨豪;;从理论构建到客观事实:近代华北农村社会分层研析——以冀县为中心的考察[A];燕赵历史文化研究之三·冀州历史文化论丛[C];2009年

6 杜靖;;五服-姻亲与宗族——一个汉人社会研究的新框架[A];传统中国研究集刊(第六辑)[C];2009年

7 文必正;;中国特色产业集群关系营销的理论探索[A];中国市场营销创新与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8 王敬尧;;农村政策运行中的乡村干部暗行为分析——以Y乡为观察对象[A];村民自治进程中的乡村关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1年

9 李晖;;农村养老的制度演绎与惯性生存[A];首届湖湘三农论坛论文集(中)[C];2008年

10 陈立旭;;地域文化与浙商合作精神[A];“浙学传统与当代浙江精神”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五好;道德教育中人伦价值的重构[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李长娟;社会性别视角下乡村女教师生涯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韩振华;人际信任的影响因素及其机制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淡乐蓉;藏族“赔命价”习惯法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5 赵鑫;组织创新氛围、知识共享与员工创新行为[D];浙江大学;2011年

6 马永俊;现代乡村生态系统演化与新农村建设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年

7 徐健;农户人际关系网络结构、渠道行为与契约型农产品交易关系稳定性[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8 李雁;新时期文学中的乌托邦精神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刘丁鑫;新农村道德建设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10 巩英春;当代信息社会背景下的文化资本批判[D];吉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冬梅;客家地区农村女性闲暇生活方式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林超;编码方式、自我构念对自我参照效应的影响[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肖易儒;林权纠纷解决机制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9年

4 张t,

本文编号:14848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14848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4ed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